眾所周知,傷亡事故不僅會造成職工傷亡,同時還會給國家、企業及個人帶來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認清傷亡事故經濟損失問題,對于了解事故的危害程度,尤其是從經濟方法探討事故規律,研究安全與經濟效益間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一、經濟損失的統計范圍
工傷事故的經濟損失一般包括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兩大類。而對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的劃分方法則有多種,其中較流行的主要為以下三種:
1.以事故損失與事故本身的關系來劃分。直接經濟損失就是事故造成人身傷亡和毀壞財產而損失的全部費用。除直接經濟損失以外因事故造成的其他經濟損失為間接經濟損失。這種劃分法,為我國勞動部門、企業主管部門和廠、礦企業所采用。
2.以事故損失與保險公司的關系來劃分。直接經濟損失就是保險公司支付的各項賠償費,把不由保險公司補償的事故損失定為間接經濟損失。這種劃分法,在國外應用得比較普遍。
3.從事故損失與“被傷害人”的關系來劃分。直接經濟損失就是與被傷害人直接相關的費用。除此以外都是間接經濟損失。這種劃分法,在研究部門有所應用。
我國國家標準GB6721—8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中規定經濟損失的具體統計范圍和指標為:
直接經濟損失
間接發經濟損失
二、經濟損失的計算方法
不難看出,GB6721—86中規定的經濟損失統計指標實際上共有16項。其中部分指標的計(測)算方法如下:
1.醫療費用。指用于治療受傷害職工的開支,如醫藥費、治療費、住院費等在衛生部門支出的費用,以及為照顧受傷者請(派)專人護理的開支。醫療費用一般都記錄在受傷害職工的治療單位,護理費用則由事故發生單位支付,統計時只須如實將結算的費用填上即可。對于那些受傷害職工醫療時間超過事故處理結案時間的傷亡事故,在統計醫療費用時,可按下式予以測算。即:
M=M+·D (24)
式中:M——被傷害職工的醫療費,萬元;
M——事故結案日前的醫療費,萬元;
P——事故發生之日至結案之日的天數,日;
D——延續醫療天數,指事故結案后還須繼續醫治的時間。由企業勞資、安全、工會等按醫生診斷意見確定,日。
2.歇工工資。指受傷職工被傷害后實際歇工(包括治療和休息時間)期間,企業發給他本人的工資(不論是在工資基金中的開支,還是在保險福利費中的開支),都應列為經濟損失如實統計上報。若歇工日超過事故結案日時,可應用下式測算。即:
L=L(D+D) (25)
式中:L——被傷害職工的歇工工資,元;
L——被傷害職工日工資,元;
D——事故結案日期的歇工日,日;
D——延續歇工日,指事故結案后被傷害職工還需繼續歇工的時間,由企業勞資、安全、工會等與有關單位酌情商定,日。
3.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傷亡職工本身善后處理的各種事務性費用,如交通費、差旅費、其親屬的安置費等;二是事故在處理過程中的事務性費用,如調查處理事故工作期間的聘請費用、接待費用等。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均以實際支出情況如實統計。
4.現場搶救費用。現場搶救費用是指發生事故時,外部人員為了控制和終止災害、援救受災人員脫離危險現場的費用(救護傷員的費用列在醫療費用中統計),如火災事故的現場滅火所支付的費用。
5.清理現場費用。清理現場費用是指清理事故現場的塵毒污染及為恢復生產而對事故現場進行整理和清除殘留物所支出的費用。如化工廠的輸液管道發生炸裂,造成人身傷亡事故,為恢復生產,就要清理現場外泄液體,修復管道等,做這些工作支付的費用應在清理現場費用內統計。
6.事故罰款和賠償費用。事故罰款是根據國家和主管部門有關法令和規定,對事故發生單位的罰款,不包括對事故責任者的罰款。賠償費用指企業因發生事故導致不能按期完成合同以致造成外單位的經濟損失,以及損壞公共設施而賠償的費用。GB6721—86所列的賠償費用主要是指事故發生單位對社會對其他單位的賠償,不包括對個人的賠償和因污染環境的賠償。
事故罰款和賠償費用只須按實際付出金額統計即可。
7.固定資產損失價值。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的生產資料,包括兩部分:一是生產過程中勞動者使用的機器設備、生產工具等;二是為保證生產正常進行所必需的建筑物(如廠房、構筑物)、運輸工具等。
固定資產損失價值按下列情況分別計算:
a.報廢的固定價值按下列情況分別計算:
固定資產損失價值=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殘值
上式中: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折舊價值。
固定資產原值是指企業在基建完成或購置或自制的固定資產的當時所實際支付的金額。
固定資產的折舊價值(又稱損耗價值),是指固定資產在參加生產過程中不斷發生的損(磨)耗程度的估價(見國務院發布的《國營企業固定資產折舊試行條例》國發[1985]63號)。而對于使用年限已等于或超過規定折舊年限(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見國發[1985]63號《國營企業固定資產折舊試行條例》的附件:國營企業固定資產分類折舊年限表)而仍有使用價值的固定資產,其損失價值建議按原值的20%~10%計算。各主管部門可根據本部門行業特點自行酌定估價辦法。
b.損壞的固定資產,以修復費用計算。
8.流動資產損失價值。流動資產指企業生產和流通領域中不斷變換形態的物質,如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在制品、半制品、成品等。
流動資產損失按下列情況分別計算:
原材料、燃料、輔助材料等均按帳面值減去殘值計算;
成品、半成品、在制品等均以企業實際成本減去殘值計算。
9.工作損失價值。工作損失價值表示的是被傷害職工少為國家和社會創造的價值。其計算方法為:
V=D
式中 V——工作損失價值,萬元;
D——一起事故的總損失工作日數;
M——企業上年稅利(稅金加利潤),萬元;
S——企業上年平均職工人數;
D——企業上年法定工作日數,日。
10.資源損失價值。資源可概分為物質資源(如礦藏資源)、自然資源(如森林)。傷亡事故造成的資源損失,主要是物質資源損失。
資源損失價值可利用“環境資源損害價值計算法”,即將受到損害的各個項目定下來,然后逐項計算損失并相加,其和就是資源損失價值。用公式表示:
B=∑X
式中 B——資源損失價值;
∑X——各項資源損失價值之和。
傷亡事故造成資源損失的情況有時比較復雜,對個別難以計算的項目,建議商定或以估算的方法決定。
11.處理環境污染的費用。處理環境污染的費用主要包括下面幾部分:
(1)排污費:傷亡事故造成的超標排污,導致了環境污染所支付的被償費用,如環保機構按其超標排污的數量和濃度所收取的排污費。
(2)賠損費:傷亡事故造成環境污染支付給受災害單位(或個人)的賠償費用,如因排放污水損害農田所付出的賠損費。
(3)保護費:由于環境污染而迫使有關單位采取防護措施的費用。如因噪聲污染所付出的增加隔音設備費。
(4)治理費:這是消除或減輕環境污染所支付的費用,如因消除廢水污染所付出的建設污水處理池的費用。
12.停產、減產損失價值。按事故發生之日起恢復正常生產水平時止進行統計計算。
13.補充新職工的培訓費用。GB6721—86中規定,技術工人的培訓費按每人2000元計;技術人員的培訓費用按10000元計;其他人員培訓比照上二類酌定。
14.對分期支付的撫恤、補助等費用,按審定支出的費用,從開始支付日期累計到停發日期。被傷害職工供養未成年直系親屬撫恤費累計統計到16周歲(普通中學在校生累計到18周歲)。被傷害職工及供養成年直系親屬補助費、撫恤費累計統計到我國人員的平均壽命68周歲。
注:式(24)、(25)計算的結果乃對一人而言,對多人傷害,值應累加。
三、經濟損失的評價指標與程度分級
有了上述各項具體統計指標,就可得到傷亡事故經濟損失:
E=E+E (16)
式中 E——傷亡事故經濟損失,萬元;
E——傷亡事故的直接經濟損失,萬元;
E——傷亡事故間接經濟損失,萬元;
考慮到企業規模、產值等的差異,BG6721—86還采用千人經濟損失率(R)和百萬元產值經濟損失率(R)這兩個相對指標表分別表示統計年間全部職工中平均每1000名職工和企業平均每創造100萬元產值同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大小,借以衡量企業的安全生產狀況、評價傷亡事故對企業經濟效益影響的相對程度。其中:
R=×1000 (27)
R=×100% (28)
上二式中:E——全年內經濟損失,萬元;
S——企業平均職工人數,人;
V——企業總產值,萬元。
這兩項指標將事故經濟損失分別同企業的勞動力和經濟效益聯系在一起,能反映出事故給企業全體職工的經濟利益和企業經濟效益帶來的不良影響。
除此之外,該標準還在評價事故嚴重程度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目前的具體情況,對事故經濟損失的嚴重程度進行了如下分級:
一般損失事故——經濟損失小于1萬元的事故;
較大損失事故——經濟損失大于1萬元(含1萬元)但小于10萬元的事故;
重大損失事故——經濟損失大于10萬元(含10萬元)但小于100萬元的事故;
特大損失事故——經濟損失大于100萬元(含100萬元)的事故。
在事故經濟損失計算過程中,由于間接經濟損失的計算有時十分困難,人們有時采用對直接經濟損失乘以一系數的方式來表示間接經濟損失,并推薦了許多不同的比例系數,如海因里希認為直接經濟損失與間接經濟損失之比為1:4,美國每年的事故報告中基本上按1:1計,我國部分專家則認為應為1:7。但這個比值受事故主類型和行業性質的影響較大,所以針對不同的行業和傷害類型,如何正確確定這二者間的比值,也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此外,事故的損失有時是無法用經濟損失值來表達的。如人的生命、肢體價值多少,恐怕是難以確定的。從這點出發,減少傷亡事故的發生,就顯得更為必要了。
特種設備的管理臺賬表格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總臺帳
項目應急救援預案臺帳
傷亡事故登記表
死亡事故登記臺帳
重(輕)傷事故登記臺帳
特種作業人員臺帳
職業危害管理臺賬
傷亡事故統計指標及其計算方法
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是什么?
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類型
為什么乙炔鋼瓶不能橫躺臥放?
氬弧焊工安全操作規程
作業現場安全管理
我國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是什么?
保潔安全措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