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e8akv"></pre>
      1.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禁18,无码h片在线观看网站,丰满岳乱妇久久久,成年无码av片在线蜜芽,制服丝袜人妻有码无码中文字幕,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安全管理網

        導航:安全管理網>> 安全管理>> 其他>>正文

        傷亡事故統計指標及其計算方法

          
        評論: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14日

        應用傷亡事故統計指標是為了便于在進行事故統計時有統一的衡量標準。目前所用的指標通常為事故傷害頻率和傷害嚴重度。

        一、我國現行計算方法

        (一)事故傷害頻率是一個相對指標,用于反映企業生產過程中職工受事故傷害的情況(比率)并作為比較不同部門間傷害情況的基準之一。

        對于事故傷害頻率,目前世界各國的計算方法尚不統一。我國國家標準GB6441—8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中規定:

        1.適用于企業以及各省、市、縣上報傷亡事故時使用的計算方法為:

        (1)千人死亡率

        表示某時期內,平均每千名職工中,因工傷事故造成殘廢的人數。即:

        千人死亡率=×10 (1)

        (2)千人重傷率

        表示某時期內,平均每千名職工中,因工傷事故重傷造成的人數。即:

        千人重傷率=×10 (2)

        2.適用于行業、企業內部事故統計分析使用的傷害頻率(表示某時期內,每百萬工時,事故造成傷害的人數。傷害人數指輕傷、重傷、死亡人數之和)計算方法為:

        百萬工時傷害率=×10 (3)

        式中實際總工時的計算,可采用精確或近似二種算法,目前國內傾向于采用如下方法計算:

        (1)當出勤率是對全部職工而言時

        總工時數=全部職工滿勤的工時數×出勤率-因停產造成的非工作小時+加班工時數 (4)

        (2)當出勤率僅對工人而言時

        總工時數=全部工人滿勤的工時數×出勤率+全部職員的工時數-因停產造成的非工作小時數+加班工時數 (5)

        具體計算過程中還須注意:

        a.出勤率為勞資部門統計的結果。

        b.停產期間的檢修工作時間和勤雜工作時間不是非工作時間,而停產期間的學習(政治學習或業務學習)時間為非工作時間。

        c.正常情況下,每日工作時間按8小時計。

        d.全部職工(或工人)的滿勤工時數

        =全部職工(或工人)人數×(日歷日數-非工作日數)×每日工作時間 (6)

        e.加班工時數要精確計算,把工人和職員每次的加班時間相加。

        f.全部職員的工時數

        =全部職員滿勤工時數-(全部職員的歇工日數)×每月工作時間 (7)

        3.在許多行(企)業里,還常利用一定量的實物生產過程中所發生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來計算死亡率及百萬元產值死亡率等。常用表達式為:

        百萬噸死亡率=×10 (8)

        萬立方米木材死亡率=×10 (9)

        (二)傷害嚴重率

        傷害頻率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或部門某一時期內的安全狀況,但它畢竟只是企業中發生事故傷害人次的反映。因此,僅利用傷害頻率來評估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并不十分理想,至少可以說,并不全面。譬如,兩個同行業、同規模的企業,在某一統計時期內,甲企業發生死亡、重傷事故3人次,乙企業出現輕傷事故3人次,如僅以傷害頻率作為比較指標(參數),就會輕易得出甲、乙兩企業安全管理績效相同的不合理結論。為此,人們又引入傷害嚴重率這一概念。

        國標GB6441—8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中定義傷害嚴重率為一定時期內,平均每百萬工時發生事故造成損失工作日的數值。即:

        傷害嚴重率=×10 (10)

        式中損失工作日數可參照GB6441—86附錄B表B、B及B和本書第二章第五節中損失工作日數計算或選取方法來確定。

        該計算方法對于某企業(單位)發生人身傷害事故而出現輕傷、重傷和死亡的多寡,即對事故嚴重程度,能用損失工作日數來加以區別,從而反映出企業對嚴重傷害事故和一般傷害事故的控制效果。當(嚴重)傷害事故得以控制時,傷害嚴重率就會出現下降趨勢。

        此外,GB6441—86還引入傷害平均嚴重率這一概念,借以表示每人次受傷害的平均損失工作日。計算式為:

        傷害平均嚴重率= (11)

        二、國際上其他各國的計算方法

        國際上對傷害頻率的計算方法不盡相同,但大致上卻可分為如下三類:

        1.千人死亡(重傷)率

        此種算法基本與我國的千人傷亡指標相同。即:

        千人死亡(重傷)率=×10 (12)

        用此指標的國家有前蘇聯、英國、法國、南朝鮮及東歐諸國等。各國應用上式計算千人傷亡率的唯一區別在于分母,有的國家采用平均職工人數,有的則采用在冊職工人數。

        2.按300個工作日為一個工人數計算年千人負傷率

        用此指標的國家主要有前聯邦德國、意大利、瑞士、荷蘭等。

        3.按百萬工時計算傷害頻率

        美國國家標準學會(ANSI)制訂的標準,Z16.1—1973規定將統計期間發生的事故傷害人次(指喪失勞動能力人次)乘以10(表示500名工人每年工作50周、每周工作40小時)除以同一時期內暴露于危險作業環境中的工人一小時數。即:

        喪失勞動能力傷害頻率=(13)

        式中暴露的工人一小時數應為實際工作的小時數。若此項不易得到,可用估計小時數。按下法計算:

        (1)實際暴露小時數

        如有可能,應在工資單或定時器上記錄,僅包括實際工作小時和實際加班小時。

        (2)估算的暴露小時數

        該期間內全部的人數乘以日數再乘以每天平均小時數。若各部門每天工作小時數不同,應分別估算而后相加,可得總小時數。加班小時數的估算也應被包括在內。并請指出估算的依據。

        (3)未工作小時數

        是指實際的或估計的未工作小時數。休假、患病、臨時差遣、住院、葬禮等項花去的時間,不應被包括進全部工作的小時數。最終的數字應盡可能接近代表實際工作的小時數,即暴露于事故危險中的小時數。

        日本、瑞典和新加坡等許多國家都采用了類似指標。國際勞工局(ILO)的專家們及在第十屆國際勞動統計會(1962)上亦建議采用近似算法。

        對傷害嚴重率,各國算法也不相同,美國采用下式計算:

        喪失勞動能力傷害嚴重度=×10 (14)

        第六屆國際勞動統計會議(1947)則提議按

        工傷事故嚴重率=×10 (15)

        進行計算時用每1000工時為計算單位,來確定由于工傷事故而造成的各種喪失勞動能力傷害的全部損失工作日數。日本等國就是應用這種指標。但1962年的第十屆國際勞動統計會議又取消了這種算法。其原因在于一些國家以每暴露1000工時損失工作日數作為計算基準(如上述的日本),另些國家則以每百萬工時損失工作日數作參考,還有部分國家則以平均雇員數或年計的300工作日數為計算單位等等。此外,各國對事故造成受害者喪失勞動能力而損失工作日數的計算方法也存在差別,尤其當事故造成受害人永久性傷殘或死亡時,這種現象就更突出。如國際勞動統計會議上規定殘廢或永久性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傷害,其損失工作日數為75000天,美國Z16·1標準的規定為6000天,而其BLS—OSHA標準則要求按實際情況計算損失工作日數。顯然,這些差別極不利于國際間的交流和比較。故第十屆勞動統計會議的最終結論是:在正式推薦出新算法前,對傷害嚴重率需作更進一步的研究。

        三、計算傷亡事故統計指標時應注意的問題

        進行傷亡事故統計及有關指標計算時,應注意下列問題:

        1.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實事求是是一切工作的基本原則,傷亡事故的統計分析更是如此。發生事故后,必須按國標GB6442—86的有關規定,認真進行調查,根據事故的事實材料,對事故的性質、類別、原因和責任等作出科學的判斷。同時按要求認真記錄傷害情況并據實上報。目前,仍有一些企業為避免受經濟處罰而瞞報輕傷乃至重傷或將工傷死亡轉報成比照工傷死亡等。有必要采取措施杜絕此類現象。這樣,才能保證所作的統計分析建立于可靠的基礎之上。

        2.選擇合適的計算基準

        企業進行傷亡事故統計分析時,除作一般趨勢分析,作業持續時間對傷害頻率的影響分析,傷亡事故的季節性特征分析外,還常需進行不同性別、工種、年齡域(段)、技術等級等的傷害頻率分析計算。這時,就須選擇合適的計算基準,否則,就極可能導致分析結果失真。我國現大多數企業進行不同工種等的傷害情況分析時,往往采用某一工種發生的事故傷害人次數占整個企業總的事故傷害人次數的百分比這一指標,并借以同其他工種進行比較。顯然,這樣做并不科學,因為不同工種的人數可能不一樣,在同一標準下比較是不合理的。如假定某一企業有車工1000人,鉗工200人,某一統計時期內受傷害人次各為5和3,占該企業事故傷害人次總數的百分比分別為10%和6%,如按現行方法,就會得出車工受傷害的可能性較大這一結論,顯然不合理(沒考慮車工人數比鉗工多得多這一因素)。為此,建議采用另一作法,即將各工種工傷百分數對職工人數百分數的比率進行比較,這樣作不甚直觀。下式進行上述傷害頻率的計算(以工種為例):

        某工種千人傷亡率=×10 (16)



        某工種傷害頻率=×10 (17)

        3.采取措施擴大樣本容量

        對大多數企業而言,一年統計時間內的傷亡事故次數往往是極有限的,要從這有限的樣本中得出準確可靠的統計結論,進而對企業的安全狀況作出合理的評判,往往也是很困難的。為此建議仿照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作法,將歇工不到一天的微傷事故和險肇事故也列入統計范圍內。這樣作,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企業安全管理人員的工作量,但可擴大樣本容量,有利于統計分析結果的準確和可靠,從而為企業領導的決策提供有力依據。

        我國從前乃至現階段事故宏觀統計分析中仍存在的另一重大缺陷,是僅可進行一些絕對指標如事故殘廢人次、重傷人次等,以及簡單的相對指標的分析,而難以進行更深入細致的統計分析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我國現行統計上報制度中規定,企業只向負責職業安全衛生監察的勞動部門上報事故傷害人次、發生經過及原因、類別等(由企業這技部門負責),而不上報企業(在冊)平均職工人數、出勤總工時、產量及產值等指標。這樣,勞動部門在進行傷亡事故綜合統計分析時,就只能得出有關事故的一些絕對指標,而千人死亡(重傷)率一類的相對指標往往就難以求得,結果也只能進行一些絕對指標間的比較,反映不了不同時期安全管理的實際狀況(如上一年度比下一年度的傷亡人數少,并不能說明上一年度的安全狀況較下一年度好,因為下一年度的職工總數有可能比上一年度高,結果千人傷亡率也可能低),也不便于國際間交流。為此,建議國家統計局擴大企業上報事故傷害時的參數范圍,即在向勞動部門上報企業傷害情況時,將企業的職工人數、產量、產值等數值亦隨之報上,以便于傷亡事故統計工作向更深層次發展。

        四、常用傷亡事故統計分析方法舉例

        傷亡事故統計分析方法有多種,不過其中應用較普遍、也較直觀的方法乃是傷亡事故趨

        網友評論 more
        創想安科網站簡介會員服務廣告服務業務合作提交需求會員中心在線投稿版權聲明友情鏈接聯系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av|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二页| 国产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漫画 | 夜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爰爰| 性色a∨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亚洲二区|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国产视频最新| chinese性内射高清国产| 色多多性虎精品无码av| 国产精品男女午夜福利片 | 亚洲人妻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日女人视频在线观看| 九九热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日韩V欧美V中文在线| 中文字幕色偷偷人妻久久| 麻豆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色欲av亚洲一区无码少妇| 大石桥市| 国产精品自拍视频我看看|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网站| 人成午夜免费大片| 激情综合五月丁香亚洲| 4虎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 长腿校花无力呻吟娇喘|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天堂av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扎鲁特旗| 黄色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无遮挡吃胸膜奶免费看| 伊人激情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五区|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社区一区二区| 灌云县| 欧美熟妇xxxxx欧美老妇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