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份材料報導:1983年,我國心血管病專家洪昭光教授在美國搞預防醫學研究,一次到社區參觀,參加美國芝加哥西方電氣公司一個午餐會,老板說,今天開會給55歲至65歲這10年當中不得病的人發獎,一個人發一件T恤衫,一個網球拍,還有一個信封,里面裝了一張支票,是象征性的少量獎金。啊,大家鼓掌,都很高興。回去一想,這個美國企業家太聰明了,因為他的員工10年不得病,可省幾百萬醫藥費,你才給他一件T恤衫,一個網球拍,你想他創造的財富有多少?他的公司有健身房、游泳池、網球場,鼓勵大家去運動,不得病。有專家預測,心血管病預防花上1元錢,醫療費能省上100元錢。而我們現在的觀念是重視醫療到位,醫療費花去5萬、10萬沒問題,但預防費卻一分也沒有。所以觀念要轉變,從治病轉變到預防上來。
通過這個報導,反思我們的安全生產,存在同樣的問題。據一位安全專家講,在事故預防上每投入1元錢,就能減少事故損失15~100元。因此必須要轉變觀念,切實把安全工作的重心放在預防上。
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但一些單位“安全第一”講的多(會議多、文件多、檢查多、發生的事故也多),“預防為主”做的少(“三同時”執行不嚴、宣傳教育培訓少、安措經費投入少、整改落實少等)。安全工作搞形式的多,實際做的少;安全計劃措施多,真正到位的少。有的單位 不注重抓事前預防,不善于抓事故苗頭,不懂得小題大作,警鐘長鳴;不善于舉一反三,借鑒其他單位的事故教訓。安全工作仍然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出了事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以前有句話形容不重視安全,不舍得在安全上投入,出了事故不得不花錢處理,叫“無錢買藥,有錢買棺材”,非常形象。現在這種現象雖然比以前好轉,但觀念沒有根本改變,如果什么時候安全工作從“治病”轉變到“預防”上來,我們的安全局面就好轉了。(姚士東)
特種設備的管理臺賬表格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總臺帳
項目應急救援預案臺帳
傷亡事故登記表
死亡事故登記臺帳
重(輕)傷事故登記臺帳
特種作業人員臺帳
職業危害管理臺賬
傷亡事故統計指標及其計算方法
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是什么?
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類型
為什么乙炔鋼瓶不能橫躺臥放?
氬弧焊工安全操作規程
作業現場安全管理
我國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是什么?
保潔安全措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