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由來
職業安全健康是世界各國政府關注的熱點問題,是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職業安全健康已經不受國界的限制,國際上安全衛生標準協調一體化的呼聲越來越高,美、歐等工業化國家提出:由于國際貿易的飛速發展和發展中國家對經濟活動越來越大的參與,各國職業安全衛生的差異使發達國家在成本價格和貿易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地位,這些國家認為,發展中國家在勞動條件改善方面投入不夠,使其生產成本降低,由此產生“不公平”競爭,是不能接受的。并且進行協調一致的行動對發展中國家施加壓力和采取限制行為。
職業安全健康從來就不僅僅是技術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已被發達國家越來越多的用來當作貿易保護主義的擋劍牌。早在關貿總協定(GATT)烏拉圭回合談判協議中就已提出:各國不應由于法規和標準差異而造成非關稅貿易壁壘和不公平貿易,應盡量采用國際標準。在近年的眾多經濟貿易和勞工國際安全衛生會議上,美國、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政府代表和專家都一再提出這個問題。在第十三屆世界職業安全衛生大會上(1993,新德里),當時的美國勞工部長金克爾代表西方發達國家明確提出要把人權、勞工條件、環境保護納入國際貿易范疇,將勞動者權益和安全衛生狀況與經濟問題掛鉤,即轟動一時的所謂“社會條款”。北美和歐洲已在自由貿易區協議中規定,只有采用同一職業安全衛生標準的國家和地區才能參與貿易區的國際貿易活動,以期共同對抗以降低勞動保護投入作為貿易競爭手段的地區,共同對那些職業安全衛生條件差而又不采取措施改進的國家與地區在國際貿易中進行制裁和譴責。西方國家正努力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并盡力爭取國際勞工組織(ILO)等國際組織的合作以推進這一戰略。經濟發達國家正企圖借人權、保護勞工健康之名,保護發達國家的經濟利益,制造非關稅貿易壁壘。目前,許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如泰國、馬來西亞、巴西、我國臺灣等都采取了實際對策,以應付變化。
1996年12月在新加坡的WTO首屆部長級會議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成員在維護人權,保證公平競爭的借口下堅持把勞工狀況和勞工權利為核心的勞工標準作為大會的議題,發達國家成員認為,。在WTO的文件內應明確規定:當進口國家發現其進口產品是由沒有達到國際公認勞工標準的國家生產時,有權對該產品征收關稅,或限制進口該產品。盡管發展中國家堅決抵制,但在發達國家的堅持下,經過激烈的辯論和討價還價,發展中國家作出了讓步,以妥協的方式把“核心勞工標準”作為“新題目”列入議題,并放在宣言顯要位置。大會通過了新加坡部長會議宣言,“核心勞工標準”被明確地列入宣言的23個內容之中。
二ISO與OSHMS國際標準
近年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一直在努力使職業安全衛生標準體系發展成為ISO9000和ISO14000類似的標準,1994年5月,在澳大利亞召開的ISO/TC207全會上,加拿大和挪威提交了制定OSHMS標準的提案,會議決定將OSHMS標準議題提請ISO/TMB討論,1995年ILO、WHO(世界衛生組織)參加了ISO組織的OSH特別工作小組和相關工作,1996年9月ISO組織示能就此達成一致意見。1997年1月ISO/TMB決定:ISO暫不開展OSHMS工作。但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仍在本國或所在地區發展這一標準,英國1996年制定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導則》(BS8800)關于1999年提出議案,要求將BS8800轉換為ISO標準,2000年4月經投票表決,因贊成票不到成員總數的2/3,該提案未能通過。
三、ILO與OSHMS國際標準
國際勞工組織(ILO)是聯合國唯一的由成員國三方代表(雇主、雇員、政府)組成的組織,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之一。ILO自1919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制定國際最低勞工標準,通過國際勞工公約、國際勞工組織建議書和實施規則的形式,來約束和指導成員國勞動保護立法一致性。至2001年3月,國際勞工組織已通過了OSH方面的公約30個、建議書28個、實施規則25個,ILO成員國一旦簽署了國際勞工公約,就應通過立法等方法,確保公約在本國有效貫徹實施。ILO要求成員國政府定期報告簽署條約的執行情況。ILO建議書和實施規程對成員國起參考、指導作用。我國是ILO的會員國,現已簽署和批準采納其中公約10個、建議書18個、實施規則10個。
1997年ILO與IOHA(國際職業衛生協會)合作對15個國家、地區和標準經組織制定了24個OSHMS標準、規則和導則進行比較分析和研究,1998年ILO開始組織制定OSHMS技術導則(草案)。1999年4月在巴西召開的第十五屆世界職業安全衛生大會上,國際勞工組織(ILO)的負責人提出:國際勞工組織(ILO)將像貫徹ISO9000和ISO14000標準一樣依據ILO的155號和161號公約等推行企業安全衛生評價和推行規范化的管理體系,按照制定的質詢表,逐一評價企業安全衛生狀況。1999年ILO開始制定國際化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制(OSHMS)文件,2001年4月27-29日ILO召開專家會議審核、修訂并通過了OSHMS技術導則(草案)。ILO成員國三方代表各有7名專家共21人參加了會議,EU(歐盟)、WHO和美國勞工部職業安全衛生局等16個國家和組織也派觀察員列席會議。專家會議決定將OSHMS技術導則更名為OSHMS導則。2001年6月ILO第281次理事會(ILO的執行機關)會議上審議、批準、頒布OSHMS導則。在ISO對OSHMS說不的情況下,ILO制定的OSHMS導則已駛上了快車道。
中國加入WTO,給中國企業職業安全衛生及勞工保護形成的壓力是自然而然的結果,如果中國企業不從根本上改善管理機制和勞工狀況,就很難保持競爭力,不可能獲得與國外企業“平等”的權力,這等于給中國企業及發展中國家造成一道“綠色壁壘”,用美國談判代表巴爾舍夫斯基的話說,簽署中美雙邊協定有利于用經濟手段達到政治目標,中國加入WTO后,不但要加快經濟改革,還必須加速社會政策改革。在隨后的美國西雅圖和泰國曼谷WTO部長級會議上勞工標準等問題再次成為焦點。
這些新的國際動向將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潛在的影響應引起政府和經濟界的重視,并盡快采取防范對策,最大程度地消除不良后果。近幾年來,國際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和安全衛生科學技術發展迅猛,我國的安全衛生狀況不僅比不上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國家中也相對落后,差距主要表現在法規體系不健全,職業安全衛生基礎研究與應用技術起步晚且發展慢。這種落后的狀況使我國在國際交往中處于被動,必須盡快解決這些問題,否則,必然影響到我國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無論從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促進社會主義市志經濟健康發展,還是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都必須注重安全生產,強調勞動保護。
四、對策措施
1.建立僅威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統一高效的監督、指導安全生產;
2.努力實現安全生產法制化,加快制定《安全生產法》的配套法規,形成安全法規體系;
3.結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全面推進安全健康管理體系;
4.以科技進步推進安全生產,提高本質安全度。
姚正東
特種設備的管理臺賬表格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總臺帳
項目應急救援預案臺帳
傷亡事故登記表
死亡事故登記臺帳
重(輕)傷事故登記臺帳
特種作業人員臺帳
職業危害管理臺賬
傷亡事故統計指標及其計算方法
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是什么?
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類型
為什么乙炔鋼瓶不能橫躺臥放?
氬弧焊工安全操作規程
作業現場安全管理
我國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是什么?
保潔安全措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