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活動中通過分析操作過程中的動作,發現各種危險因素,并總結出一套安全操作方法。其危險辨識、預知操作步驟如下:
(一)選擇一項操作過程作為分析對象。
主要選擇曾重復發生事故的操作或采用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的操作。
(二)對此項操作進行分析。
先把整個操作過程分解成幾個有次序的連續動作,每一個動作做什么都應詳細寫出來收使用高壓水滅火的第一步是:取下墻上的滅火器),并編號。
(三)辨別危險(KYT訓練)。
對每一個動作都要問問自己這樣做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故,并用下列方法找出答案:
(1)有沒有物體碰人的危險?
(2)操作人員會被物體刮著、夾著嗎?
(3)操作人員會被絆倒或滑倒嗎?是跌倒在設備旁還是跌落在地面上?
(4)操作人員的推、拉、舉等動作,會使他扭傷嗎?
(5)作業環境中有沒有毒氣、蒸汽、煙霧、粉塵、熱輻射等有毒有害因素?
在尋找操作中的危險和潛在事故隱患過程中,必須對操作全過程進行細微的觀察,直至把各種危險和潛在事故都辨認出來為止。
(四)對每個可能的事故或危險,要問自己或與有經驗的操作者討論怎樣作才能避免事故,提出安全的操作方法。
(1)改變能夠引起事故的各種具體條件。如果找不到新的操作方法,就應在現行操作方法的基礎上,通過改變某些具體條件如(工具、材料、設備的位置等),來消除危險。
(2)改變操作程序。在改變操作程序的過程中,應考慮班組成員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而后將新的操作程序確定下來。
最后,把所得出的改變后的操作方法再加以核查、試驗,并與從事這項操作的班組成員一起研究討論,提出一個比較完善的安全操作程序。
危險預知活動自始至終都要有班組成員參加。這種方法最大的收獲是可以得到一個比較安全的、適合于工作條件的、能夠用于實際操作的程序,同時也是對班組成員的一次很好的安全技術培訓。通過分析還為可改進操作方法提出明確的建議,這些建議不僅有利于消除隱患,防止事故,而且還能提高生產效率。
從“班前班后五分鐘”與“六化”淺析…
員工違章,管理人員應該如何處理才好!
班組早會(四規范、六必講、七步法)
如何規范班組管理制度?
班組管理一定要小心的破窗效應
班組長現場管理的職責和權限
當好工廠班組長的45個要訣
5S管理的九大要領(車間班組必讀)
班組管理制度
如何搞好班組建設工作
如何做好班組安全工作
班組民主管理
基層班組安全活動及內容
班組長職責
班組建設與班組安全管理
班組管理中的四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