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撲救火災、搶險救人的戰斗中,遇到有毒氣體時,消防指戰員常需佩戴防毒面具,防止有毒氣體進入呼吸器官。但是,如果不知道防毒面具的主要技術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不考慮各人呼吸功能的情況盲目佩戴使用,相反會戕害自身,造成不必要的傷亡。近年來,在撲救火災的戰斗中,由于不會使用防毒面具而造成的傷亡事故時有發生,慘痛的教訓值得我們牢牢記取。
目前,我國消防隊伍裝備的防毒面具分為隔絕式和過濾式兩大類。隔絕式防毒面具主要有氧氣呼吸器和自給式空氣呼吸器;過濾式防毒面具的型號較多,現在使用較廣的是MD—2型。
佩戴氧氣呼吸器
先查看面具氣壓表上的指示數字。人在正常呼吸時,每分鐘需供氧1.3升。所以,根據氣壓表上指示的儲氧量就能確定使用時間。如氣壓表指針為200kg/cm2時,鋼瓶內儲有200升氧氣,可使用154分鐘;100升氧氣可用77分鐘;50升氧氣可用38分鐘。實際佩戴時供氧量要大于1.3升/分,因此使用時間要相對縮短。在估算時,還要把返程時間計算在內,否則,氣用完了就可能撤不出來。
有嚴重呼吸器官障礙的人,如鼻中隔歪曲、哮喘、鼻竇炎等,不宜使用。佩戴中如出現頭昏、胸悶、喘不上氣等不適感時,多為供氧不足,此時,應適當減輕活動量,并可短促地按壓幾下手動補給鈕,增加供氧量。但是,此按鈕不可多按,因使用它時耗氧約40升/分,約等于正常使用時的30倍。撳此按鈕,會減少使用時間。
注意清凈罐的發熱情況。使用防毒面具時會感到呼吸的空氣越來越熱,這是由于人體呼出的廢氣經清凈罐內吸收劑凈化后循環使用的緣故,吸收劑與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熱量,因此空氣被加熱。佩戴中的清凈罐溫度可達60~70℃,用手觸摸感覺燙手,這是正常現象,不必害怕。相反可利用這一現象掌握清凈罐的使用情況,如清凈罐上部發熱,表示反應剛開始;中部發熱,表示反應進行了一半;下部發熱,表示吸收劑反應完畢,不能繼續使用了。
佩戴空氣呼吸器
自給式空氣呼吸器是新近研制成功的隔絕式防毒面具,與氧氣呼吸器相比有很多優點,但使用時間較短,充足空氣只能使用46分鐘。為了保證佩戴者的安全,上面裝有定時報警笛,使用半小時便能發出報警笛聲,提醒你鋼瓶里的空氣不多了,這時佩戴者可根據撤離現場需要的時間決定是否返回。
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
顧名思義,過濾式防毒面具能夠過濾掉外界空氣中的有毒氣體后供人呼吸,其本身沒有儲氣鋼瓶,這就要求使用環境里的空氣含氧量不低于18%,如果地下室、礦井巷道、隧道等空氣中含氧量較低的地方著火,燃燒時空氣中的含氧量將會更低,過濾罐雖能濾毒卻不能補充氧氣,佩戴者會因缺氧而窒息。
過濾式防毒面具的型號很多,但它們的濾毒能力都是有限度的,只能針對性地濾除某些低濃度的毒氣,像濃度很高的酸、氨、氯、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都不能濾除。現在普通裝備的MD—2型過濾式防毒面具,主要用于濾除低濃度的一氧化碳和氫氰酸。我們知道,火場上一氧化碳含量為1%時,人呼吸數次后,幾分鐘便會死亡。賽璐珞燃燒后能生成38.4%的一氧化碳,毒性極大,撲救這類火災時,如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就有中毒的危險。
濾毒罐內裝有過濾紙、沙布、活性炭等,易吸潮,受潮后就失去了濾毒能力。火場上水蒸氣很大,過濾罐一般每次使用時間在3小時以內。
總而言之,消防指戰員進入有毒氣的現場,最好佩戴隔絕式防毒面具;在撲救一般建筑物火災時,可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無論佩戴何種面具,都要使復面與自己的頭部結合緊密,不能有一點松動漏氣。進入有毒現場后嚴禁脫下復面。進行火情偵察時應組成2人小組,并與外界建立聯系,防止發生意外。
警惕!“冷煙花”不能隨意燃放!
廠內防火防爆十大禁令
CNG加氣站防火防爆十大禁令
罐區防火防爆十大禁令
化工企業消防安全常識
火災、爆炸的原因
民爆行業生產故障處理六句口訣
如何預防射頻輻射的危害?
常見火災類型及火災發生的原因
滅火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滅火器常識
爆炸現象及其分類
火場當中“緊急避險”的方法
燃燒的充分條件
重大火災隱患與一般火災隱患的界定標準
總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