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附則
第一節安全檢查制度
一、每年元旦、春節、五一、國慶四大法定節日,廠部組織安全大檢查,督促各作業區認真做好節日期間的安全保衛,要害部門管理和易燃、易爆、電器、吊具的安全檢查。
二、安全管理人員要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檢查和防暑、防寒的季節性安全檢查,對查出的重大隱患,應立即通知有關單位進行整改或先采取臨時、可靠的預防措施并限期落實整改措施,同時報告分管安全廠長。每月要組織不少于兩次的安全文明生產檢查。
三、機動部設備專業人員每月中旬對廠房建筑、工藝設備及其防護、信號裝置等進行安全可靠性檢查,發現隱患,積極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并報告安全部門。
四、作業區班組每周迸行一次安全檢查,根據“三定四不推”(即定時間、定人員、定措施;個人不推班組、班組不推作業區、作業區不推廠、廠不推公司)的原則,及時解決。發現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故隱患,應及時上報廠、部有關領導。
五、崗位操作人員對所用設備的安全防護、信號裝置,每班都要進行逐項檢查,并做好交接班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報告作業區采取措施,在緊急情況下有權停止操作。
六、各作業區作業長和班組長是當班生產、檢修的安全第一責任人,當班必須認真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或處理。發現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人和事,應立即制止并做好記錄。
第二節安全教育制度
一、安全教育有:廠部、作業區、班組(崗位)三級教育形式。
二、凡進廠的新工人,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經教育考試合格后,才能上崗。
三、因各種原因離開操作崗位15天以上者,需要復工,都要進行安全操作規程的學習和考試,不合格者不能上崗。
四、對調換工種的工人必須進行新崗位(工種)的安全教育及安全考試,合格后方能上崗操作。
五、對特殊工種工人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及考核換證工作。
六、經常組織員工收看安全電影、錄像,剖析事故案例,防止重復性事故發生。
七、廠部每年分期分批對全體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并組織全員安全考試,參考率必須達98%以上。
第三節安全互保制度
一、員工在生產活動中,要結成互保對子,訂立互保合同,報作業區批準。
二、互相督促對方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操作,做到“三不傷害”,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
三、互相監督提醒對方按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和按操作規程作業。
四、發現不安全隱患應互相提醒,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發生事故。
五、互相檢查包機設備及其防護信號裝置和所用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六、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發現對方思想情緒和精神狀態異常,應及時提醒,防止發生意外。
七、共同協助搞好交接班工作。如互保一方因事不在,另一方要和其他同志形成自然互保。
八、凡發生事故,互保對子應負連帶責任。根據情節,給予應有的處分。
第四節工傷事故調查分析報告制度
一、全部在冊員工發生因工傷亡事故,均應按國家《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的規定執行。農民工、外包工、臨時工在生產區域內發生的因工傷亡事故,按“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管理,并上報集團公司安全部門。
二、凡發生重傷、死亡或重大爆炸、火災、中毒事故,當班作業長必須立即用電話向廠領導、調度室、工會、安全部門報告,并保護好現場。事故現場未經安全部門同意,不得擅自撤除。
三、發生工亡或其他惡性事故,廠部領導要立即組織力量進行調查,查清事實,分清原因,提出處理意見,制定防范措施,并于事故發生后5~7日內寫出事故調查報告,上報集團公司安全部門。
四、發生輕傷工傷事故,當班作業長應立即報告部門領導和公司安全部門,事故責任單位需在事故發生的24小時內填報“職工工傷事故報告表”送交集團公司安全部門。
五、發生重大險情事故,事故單位必須如實填寫"重大險情事故登記表"報公司安全部門備查。
六、發生工傷事故和險情事故都必須根據“四不放過”的原則,召開事故分析會,認真查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嚴肅處理肇事者。
冶金企業車隊安全生產責任制
冶金企業生產車間安全生產責任制
冶金企業人事勞資科安全生產責任制
冶金企業保衛科安全生產責任制
冶金企業財務科安全生產責任制
冶金企業供銷科安全生產責任制
冶金企業化驗室安全生產責任制
冶金企業質檢科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責任考核制度
鋼鐵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
電焊機使用與維護安全管理規定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管理制度
氧氣、乙炔安全使用管理辦法
壓鑄車間生產管理制度
鑄造廠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度
安全管理獎發放與考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