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為防止進入受限空間作業過程中窒息、中毒、爆炸等事故發生,保障作業人員生命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2范圍
2.1本規定適用于公司范圍內所有受限空間作業,包括外來施工單位或人員。
2.2進入受限空間前應辦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
2.3“受限空間”是指生產區域內管道、煙道、下水道、溝、坑、井、池、涵洞等封閉、半封閉的設施及場所。
3職責
3.1進入受限空間作業所在部門,作業前必須制定作業方案,向安全環保部申請《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并嚴格落實現場安全防護措施。
3.2安全環保部負責作業許可證的簽發,對安全防護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安全監管。
3.3作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本規定及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防護用品,確保作業安全。
4工作程序
4.1《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的辦理、使用
4.1.1《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的辦理
4.1.1.1受限空間作業部門或單位負責人,到安全環保部辦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
4.1.1.2安全環保部應對作業程序和安全措施進行確認后,簽發《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
4.1.1.3作業前,作業部門或施工單位應對作業內容進行危害識別,制定相應的作業程序及安全措施,并將安全措施填入《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內。
4.1.2《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的使用
4.1.2.1進入受限空間作業部門或施工單位負責人應向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及作業程序和安全措施的交底。
4.1.2.2受限空間作業完工后,在《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的完工驗收欄中,進入受限空間作業部門或施工單位現場負責人簽名。
4.1.2.3《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一式三聯,一聯由安全環保部留存,一聯作業部門留存,一聯由現場作業負責人持有。
4.1.2.4《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有效期限為72小時,當作業中斷4小時以上時,再次作業前,應重新對環境條件和安全措施予以確認;當作業內容和環境條件變更時,需要重新辦理《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
4.1.2.5《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是受限空間作業的依據,不得涂改;如確需修改時,應經簽發人在修改內容處簽字確認;如果《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中安全措施、氣體檢測、評估等欄目不夠時,應另加附頁;《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和附頁應妥善保管,保存期為一年。
4.2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措施
4.2.1受限空間作業部門或施工單位現場負責人對作業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內容應包括所從事作業的安全知識、緊急情況下的處理和救護方法等。
4.2.2應制定安全應急預案,內容包括作業人員緊急狀況時的逃生路線和救護方法,現場應配備的救生設施和滅火器材等。現場人員應熟知應急預案的內容,設備外的現場應配備一定數量符合規定的應急救護器具和滅火器材,設備的出入口不得有障礙物,保證其暢通,便于人員出入和搶救疏散。
4.2.3無《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和監護人員,禁止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當受限空間狀態改變時,為防止人員誤入,在受限空間的入口處設置“危險!嚴禁入內”警告牌。
4.2.4為保證受限空間內空氣流通和人員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風,必要時采取強制通風方法,但嚴禁向受限空間內充氧氣;進入受限空間內的作業人員每次工作時間不宜過長,應安排輪換作業或休息。
4.2.5在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切實做好工藝處理,檢查受限空間內部,具備作業條件。
4.2.6進入受限空間作業,不得使用卷揚機、吊車等運送作業人員,作業人員所帶的工具、材料須進行登記;作業結束后,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交驗。
4.2.7上述措施如在作業期間發生異常變化,應立即停止作業,待處理并達到安全作業條件后,方可再進入設備作業。
4.3作業監護人員的資格與職責
4.3.1作業監護人員應熟悉作業區域的環境和工藝情況,有判斷和處理異常情況的能力,懂急救知識。
4.3.2作業監護人員在作業人員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負責對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安全措施不落實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時,有權提出拒絕作業。
4.3.3作業監護人員應清點出入受限空間作業人數,并與作業人員確定聯絡信號,在出入口處保持與作業人員的聯系,嚴禁離崗;當發現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制止作業,并立即采取救護措施。
4.3.4作業監護人員應隨身攜帶《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并負責保管。
4.3.5作業監護人員在作業期間,不得離開現場或做與監護無關的事。
4.4作業人員職責
4.4.1持有經審批同意、有效的《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方可施工作業。
4.4.2作業前,應充分了解作業的內容、時間、要求,熟知作業中的危害因素和《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中的安全措施。
4.4.3《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所列的安全防護措施應經落實確認、監護人員同意后,方可進入受限空間內作業。
4.4.4對違反本規定的強令作業、安全措施不落實、作業監護人員不在場等情況有權拒絕作業,并向上級報告。
4.4.5服從作業監護人員的指揮,禁止攜帶作業器具以外的物品進入受限空間;發現作業環境異常時,應立即停止作業。
5本管理規定涉及的表格
《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
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
| 編號 | 申請作業部門、單位 | ||||||||||||
| 所屬部門 | 設施名稱 | ||||||||||||
| 原有介質 | 主要危險因素 | ||||||||||||
| 作業內容 | 填寫人 | ||||||||||||
| 作業人 | |||||||||||||
| 監護人 | |||||||||||||
| 采樣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析數據 | 分析項目 | 含氧量 | 可燃氣 | 分析人 | |||||||||
| 分析結果 | 采樣時間 | ||||||||||||
| 開工時間 | |||||||||||||
| 序號 | 主要安全措施 | 確認人簽名 | |||||||||||
| 1 | 作業前對進入受限空間危險性進行分析 | ||||||||||||
| 2 | 設備打開通風孔進行自然通風,檢查受限空間內部,具備作業條件 | ||||||||||||
| 3 | 作業人員清楚受限空間內存在的危害因素,內部附件等 | ||||||||||||
| 4 | 作業監護措施:消防器材()、救生繩()、氣防設備() | ||||||||||||
| 5 | 其他補充措施: | ||||||||||||
| 6 | |||||||||||||
| 7 | |||||||||||||
| 監護人意見 | 施工部門、單位現場負責人意見 | 所屬部門審批意見 | 安全環保部審批意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月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月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月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月日 | ||||||||||
| 完工驗收:年月日時分簽名: | |||||||||||||
注:此表格一式三聯,一聯安全環保部留存,一聯作業所屬部門留存,一聯現場作業負責人持有。
交叉作業告知單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和培訓考核…
特種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職責
特種設備檔案管理制度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管理制度
氧氣瓶使用安全管理規定
乙炔氣瓶使用安全管理規定
叉車管理規定
電梯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氣瓶安全管理和使用規定
起重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鋼絲繩使用安全規范
氧氣瓶的安全存放及使用
特種設備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
金屬管道法蘭跨接防靜電規定與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