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要求
(1) 上下溝槽應走安全梯或土坡道、斜道。
(2) 安裝作業現場應劃定作業區,設安全標志,非作業人員不得入內。
(3) 管徑大于1500mm時,作業人員應使用安全梯上下管子,嚴禁從溝槽底或從溝槽幫上的安全梯扒、跳至管頂。
(4) 進入溝槽前,必須檢查溝槽邊坡穩定狀況,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作業;在溝槽內作業過程中,應隨時觀察邊坡穩定狀況,發現坍塌征兆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離危險區,待加固處理,確認合格,方可繼續作業。
(5) 進入管道內作業應符合下列要求:
1) 作業過程中,管道內應通風良好,隨作業隨清理,保持管道內清潔。
2) 作業時一旦發生意外情況,管外監護人員必須立即將作業人員拽出管外搶救。
3) 進入管道內作業,管道外必須設專人監護,管道內外人員應相互呼應保持聯系,確認安全。
4) 管徑小于700mm時,人不宜進入管道內清理,需進入時,應采用行走靈活的輪式工具小車。小車必須拴牢安全繩索;由管外監護人控制。
5) 進入管道內作業前,必須打開井蓋進行通風。進入前,必須先檢測其內部空氣中的氧氣和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確認空氣質量符合安全要求,并記錄后方可進入作業。如未立即進入作業,當再次進入前應重新檢測,確認合格并記錄。作業中必須對作業環境的空氣質量進行動態監測,確認合格并記錄。
2. 下管與穩管
(1) 穩管作業,管子兩側作業人員不通視時,應設專人指揮。
(2) 在砂礫石基礎上采用三角架倒鏈或起重機穩管,調整基礎高程時,不得將手臂伸入管子下方。
(3) 施工前應根據管徑、材質、長度、質量和現場環境狀況確定下管、穩管的方法,選擇適宜的機械和工具,制訂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
(4) 調整管子中心、高程時,作業人員應協調一致,并應采取防止管子滾動的措施,手、腳不得伸入管子的端部和底部;管子穩定后,必須擋掩牢固。
(5) 施工中,排管、下管宜使用起重機具進行,嚴禁將管子直接推入溝槽內。管子吊下至距槽底50cm時,作業人員方可在管道兩側輔助作業,管子落穩后方可松繩、摘鉤。
(6) 三角架倒鏈吊裝下管,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將管子放在梁上時,兩邊應用木楔楔緊。
2) 跨越溝槽的作業平臺臨邊必須設防護欄桿。
3) 跨越溝槽架設管子的排木或鋼梁應據管子質量、溝槽寬度經計算確定;梁在槽邊與土基的搭接長度,應視土質和溝槽邊坡確定,且不得小于80cm;排木或鋼梁安設后應檢查,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
(7) 人工下鋼筋混凝土管應符合下列要求:
1) 下管前方嚴禁站人。
2) 管徑小于或等于500mm的管子可用溜繩法下管。
3) 下管必須由作業組長統一指揮、統一信號、分工明確、協調作業。
4) 使用大繩下管時,作業人員應用力一致,放繩均勻,保持管體平穩。
3. 管道接口
(1) 接口采用橡膠圈密封的塑料管,氣溫低于-10℃不得進行接口施工。
(2) 承插式管接口安裝機具應根據接口類型選取,頂拉設施宜采用倒鏈和裝在特制小車上的頂鎬等。
(3) 管道接口中需斷管或管端邊緣鑿毛時,錘柄必須安牢,鏨子無飛刺,握鏨的手必須戴手套,打錘應穩,用力不得過猛。
(4) 在管基上人工移送管子、調整管子位置與高程、管子對口,應由作業組長指揮,作業人員的動作應協調一致,手、腳不得放在管子下面和管口接合處。
(5) 承插式柔性接口安裝時,應由作業組長統一指揮,非作業人員不得進入安裝區域,作業人員動作應協調一致,頂拉速度應緩慢、均勻。
(6)采用電熔法連接的塑料管接口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熔接面應潔凈、干燥。
2) 熔接時不得用手觸摸接口。
3) 熔接時氣溫不得低于5℃。
4) 通電熔接時,嚴禁電纜線受力。
5) 電熔設備、電極接線和熔接時間應符合塑料管生產企業的規定。
6) 電氣接線、拆卸作業必須由電工負責,并符合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的具體要求。
(7)采用粘結劑粘結的塑料管接口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粘結劑、丙酮等易燃物,必須存放在危險品倉庫中;運輸、使用時必須遠離火源,嚴禁明火。
2) 粘結接口作業時作業人員應佩戴防護用品,嚴禁明火,嚴禁用電爐加熱粘結劑;氣溫低于5℃不得進行粘結接口施工。
橋梁工程安全技術總交底
全套建筑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匯總
施工作業安全技術交底大全
全套隧道安全技術交底
裝飾裝修安全技術交底
全套消防安全技術交底記錄
分部分項工程安全技術交底(通用)
節假日安全技術交底
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
磚砌體施工技術交底
外腳手架拆除安全技術交底
人工挖孔樁安全技術交底
施工現場用電安全技術交底
土方開挖工程技術交底
建筑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匯總
高空作業施工安全技術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