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底依據
1、設計圖紙、圖紙會審紀要及相關文件。
2、有關現行規范。
二、工程放樣圖
詳見門診樓各相關建筑圖。
三、技術數據
1、標高-0.05m以下部分采用MU10機磚M5水泥砂漿砌筑,無基礎梁時,在標高-0.05m處做20厚1:2水泥砂漿(內摻水泥重量5%防水劑)防潮層一道。
2、框架填充墻:
(1)、除圖中注明者外,外墻采用240厚MU5粘土空心磚,用M5水泥石灰混合砂漿砌筑,內墻采用180厚MU5粘土空心磚,用M5水泥石灰混合砂漿砌筑。
(2)、除圖中注明者外,女兒墻采用240厚MU7.5粘土磚,M5水泥砂漿砌筑。
(3)、除圖中注明者外,120厚磚墻采用MU7.5粘土磚,M5水泥砂漿砌筑。
(4)、除圖中注明者外,電梯井道四周墻體改為240厚普通燒結粘土磚。
3、構造柱:
(1)、當墻厚不小于180而長度大于5米時,或當墻厚小于180而長度大于4米時,均需在墻中部及墻端交接處設構造柱。
(2)、屋面女兒墻每隔3~4米設構造柱;懸墻端部設構造柱。
(3)、構造柱采用C20砼現澆。
(4)、砼墻,柱及構造柱均設拉結筋與墻體連接。
四、工藝流程
抄平放線擺磚立皮數桿砌磚清理砂漿
五、普通磚砌體質量標準
1、主控項目
(1)、磚和砂漿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砌體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查不應少于5處。
檢驗方法:用百格網檢查磚底面與砂漿的粘結痕跡面積。每處檢測3塊磚,取其平均值。
(3)磚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內外墻分砌施工。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高度2/3。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20%接槎,且不應少于5處。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4)臨時間斷處,當不能留斜槎時,除轉角處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須做成凸槎。留直槎處應加設拉結鋼筋,拉結鋼筋的數量為每120mm墻厚放置1Φ6拉結鋼筋(120mm厚墻放置2Φ6拉結鋼筋),間距沿墻高不應超過500mm;埋入長度從留槎處算起每邊均不應小于500mm,對抗震設防烈度6度、7度的地區。不應小于1000mm;末端應有90°彎鉤。(本工程按7度抗震設防烈度計算)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20%接槎,且不應少于5處。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合格標準:留槎正確,拉結鋼筋設置數量、直徑正確,豎向間距偏差不超過100mm,留置長度基本符合規定。
橋梁工程安全技術總交底
全套建筑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匯總
施工作業安全技術交底大全
全套隧道安全技術交底
裝飾裝修安全技術交底
全套消防安全技術交底記錄
分部分項工程安全技術交底(通用)
節假日安全技術交底
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
磚砌體施工技術交底
外腳手架拆除安全技術交底
人工挖孔樁安全技術交底
施工現場用電安全技術交底
土方開挖工程技術交底
建筑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匯總
高空作業施工安全技術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