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吊裝前的準備包括:
1)正確佩戴個人防護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和手套,高處作業還必須佩戴安全帶和工具包。
2)檢查清理作業場地,確定路線,清理障礙物;室外作業要了解當天的天氣預報;起重機要將支撐地面墊實墊平,防止作業中地基沉陷。
3)對使用的起重機和吊裝工具、輔件進行安全檢查;不使用報廢元件,不留安全隱患;熟悉被吊物品的種類、數量、包括狀況以及周圍聯系。
4)根據有關技術進行最大受力計算,確定吊點位置和捆綁方式。
2、起重機司機安全操作技術
認真交接班,對吊鉤、鋼絲繩、制動器、安全防護裝置的可靠性進行認真檢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
1)開機作業前,確認處于安全狀態方可開機;所有制動器是否置于零位;起重機上和作業區內是否有無關人員,作業人員是否撤離到安全區;起重機運行范圍內是否有未清理的障礙物;起重機與其他設備或固定建筑物的最小距離是否在0.5m以上;電源斷路器裝置是否加鎖或有警示標牌;
2)開車前,必須鳴鈴或示警;操作中接近人時,應給斷續鈴聲或示警。
3)司機在正常操作過程中,不得利用極限位置限制器停車;不得利用打反車進行制動;不得在起重作業過程中進行檢查和維修;不得帶載調整起升、變幅機構的制動器,或帶載增大作業幅度;吊物不得從人頭頂上經過,吊物和起重臂下不得站人。
4)嚴格按指揮信號操作,對緊急停止信號,無論何人發出,都必須立即執行。
5)吊載接近或達到額定值時,或起吊危險時,吊運前認真檢查制動器,并用小高度、短行程試吊,確認沒有問題后在吊運。
6)起重機各部位、吊載及輔助用具與輸電線的最小距離應滿足安全要求。
7)有下述情況時,司機不應操作;起重機結構或零部件有影響安全工作的缺陷和損傷;吊物超載或有超載可能,吊物質量不清;吊物被埋置或凍結在地下、被其他物體擠壓;吊物捆綁不牢,或吊裝不穩,被吊重物棱角與吊索之間未加襯墊;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作業場地昏暗,看不清場地、吊物情況或指揮信號。在操作中不得歪拉斜吊。
8)有主、副兩套起升機構的,不允許同時利用主、副鉤工作。
9)用兩臺起重機吊運同一重物時,每臺起重機都不得超載。吊運工程應保持鋼絲繩垂直,保持運行同步。
3、司索工安全操作技術
司索工主要從事地面工作,例如準備吊具、捆綁掛鉤、摘鉤卸載等。司索工的工作質量與整個搬運作業安全關系極大。
1)準備吊具。對吊物的質量和重心估計要準確,如果是目測估算,應增大20%來選擇吊具;每次吊裝都要對吊具進行認真的安全檢查,如果是舊吊索具應根據情況降低使用,絕不可僥幸超載或使用已報廢的吊具。
2)捆綁吊物。對吊物進行必要的歸類、清理和檢查,吊物不能被其他物體擠壓,被埋或被凍的物體要完全挖出。切斷與周圍管線的一切聯系,防止造成超載;清除吊物表面或空腔內的雜物,將可移動的零件鎖緊或捆牢,形狀或尺寸不同的物品不經特殊捆綁不得混吊,防止墜落傷人;吊物捆扎部位的毛刺要打磨平滑,尖棱利角應加墊物,防止起吊吃力后損壞吊索;表面光滑的吊物應采取措施來防止起吊后吊索滑動或吊物滑脫;吊運大而重的物體應加誘導繩,誘導繩長應能使司索工既可握住繩頭,同時又能避開吊物正下方。
3)掛鉤起鉤。吊鉤要位于被吊物重心的正上方,不準斜拉吊鉤硬掛,防止提升后吊物翻轉、擺動;吊物高大需要墊物攀高掛鉤、摘鉤時,腳踏物一定要穩固墊實,禁止使用易滾動物體做腳踏物。攀高必須佩戴安全帶;掛鉤要堅持"五不掛",即起重或吊物質量不明不掛,重心位置不清楚不掛,尖棱利角和易滑工件無襯墊物不掛,吊具及配套工具不合格或報廢不佳,包裝松散捆綁不良不掛等,將不安全隱患消除在掛鉤前;當多人吊掛同一吊物時,應由一專人負責指揮,在確認吊掛完備,所有人員都離開站在安全位置以后,才可發起鉤信號;起鉤時,地面人員不應站在吊物傾翻。墜落可波及的地方;
4)摘鉤卸載。吊物運輸到位前,應選擇好安置位置,卸載不要擠壓電氣線路和其他管線,不要阻塞通道;摘鉤時應等所有吊索完全松弛再進行,確認所有繩索從鉤上卸下再起鉤,不允許抖繩摘索,更不許利用起重機抽索。
5)搬運過程的指揮。無論采用何種指揮信號,必須規范、準確、明了;指揮者所處位置應能全面觀察作業現場,并使司機、司索工都可清除看到;在作業進行的整個過程中,指揮者和司索工都不得擅離職守,應密切注意觀察吊物及周圍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發出指揮信號。
電梯安裝安全技術交底
管道試壓、沖洗與通熱安全技術交底
管道加工安全技術交底
管道及設備、保溫作業安全技術交底
防止起重機傾翻安全技術交底
電引式電梯、液壓式電梯安裝安全技術…
少先式起重機操作員安全技術交底
低壓蒸汽鍋爐操作工安全技術交底
電焊工安全注意事項
電動吊籃使用安全技術交底
施工電梯安全技術交底
電焊工安全技術交底
塔吊司機安全技術交底
塔吊安裝安全技術交底
信號工、塔吊司機安全技術交底
塔吊安裝拆除安全技術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