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規定
第 1 條 使用范圍
1.本規程適用于電話維修工。第 2 條 上崗條件
1.? 電話維修工應掌握有關通訊設備的性能、結構、原理及測試、調整、檢修方法和操作 要求等,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2.? 電話維修工應熟悉并遵守有關通訊線路、交換機、電話機的有關規程和《煤礦安全規 程 2022》的有關規定,能獨立工作。
第 3 條 安全條件
3.? 防爆電話(含本質安全型)的防爆性能、絕緣性能等安全指標必須符合《煤礦機電設 備完好標準》性能要求。
4.? 通訊線路和交換機的各種安全保護裝置應工作正常、可靠,通訊線架空路入井處必須 裝設熔斷器和防雷電裝置。
5.? 通訊線路的吊掛應符合《煤礦安全規程 2022》規定。通訊線路外線作業必須遵守有關外線作業安全操作規定。井下通訊線路嚴禁利用大地作回路。
6.? 通訊機房必須設有合格的防滅火設施。
7.? 維修班要配齊以下資料:通訊設備說明書、工作原理圖、配線圖、工作日志、故障記 錄、測試記錄、工具材料登記表、崗位責任制以及其他單項記錄。
8.? 較大的工程和技術比較復雜的工程,事先必須制定詳細的作業計劃,報請有關領導審 批后才能開工。
9.? 通訊維修工應了解當日維修任務及影響范圍,并通知有關用戶。 二、維修操作
第 3 條 本安電話機的修理:
1.? 電話機檢修完畢后必須做到零部件齊全、無銹蝕,外殼應無損傷。所有防爆面及間隙 必須符合《煤礦機電設備完好標準》中對防爆面性能的有關要求。
2.? 絕緣要求:127V 及以下不低于 0.5MΩ。
3.? 各部位螺釘、彈簧墊、墊圈等應齊全完整。
4.? 擰卸凹窩內的螺釘時,應使用專用工具。
5.? 按線路圖校對電話機接線,接線應正確,連接應良好,元件、導線應齊全無損。
6.? 將以上檢查結果、安裝日期、使用地點填入記錄簿內。 第 4 條 本安電話機的日常維修
1.? 電話機應盡量避免安裝在有潮氣、淋水、積水的工作地點。
2.? 定期清除話機灰塵、油污和潮氣。螺絲應緊固,送、受話器通話效果應良好,鈴聲應 響亮,話機無失爆。
3.? 為使話機保持完好通話狀態,維修人員要經常巡查維護,每月不少于 1 次,并填寫好檢修記錄。
第 5 條 礦用防爆接線盒的使用維修應符合《煤礦安全規程 2022》中的有關規定,并做到:
1.? 防爆接線盒要兩端吊掛,不準利用電纜支持重量。
2.? 定期處理盒內的灰塵和潮氣,檢查進線壓緊裝置的膠墊是否老化或損壞,并測試其接 線端子排的絕緣狀況。
3.? 在運行中不用的進出線孔應用擋板密封。第 6 條 井下通訊電纜的敷設與連接維護:
1.? 井下通訊應使用允許用于井下的通訊電纜,井巷內放電纜因長度所限,必須有中間接頭時,可將接線盒放在水平位置固定好,不應使接頭承力,電纜吊掛鉤的寬度應不小于 25mm。
2.? 電纜的斷頭應及時封補,以免芯線受潮。
3.? 電纜必須吊掛整齊,不得吊掛在水管或風管上;如果電纜與水管、風管在巷道同一側 敷設時,電纜必須吊掛在管子上方,并離開 0.3m 以上的距離。
4.? 橡套電纜的連接必須用熱補或同熱補有同等效能的冷補及防爆接線盒連接,熱補或冷 補后橡套電纜必須經浸水耐壓試驗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
5.? 電纜敷設不得過緊,應略有馳度,并且每 100m 內應有 1~2m 余量。
6.? 通訊電纜不能與動力電纜交叉混掛,它們之間至少要有 0.1~0.2m 以上的距離。
7.? 要定期巡查電纜,每月不少于一次,檢查有無撞傷或擠壓、掉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 處理。
第 7 條 調度電話:
1.? 檢查調度專用通訊設備時,應先取得調度員的同意。
2.? 調度電話在交接班前應進行通訊試驗,如有故障不通時,調度員應將情況通知維修人 員進行處理,盡早恢復通話。
第 8 條 總配線架:
1.? 總配線架每年清掃一次,線對和跳線的焊接每年檢查和校核 1 次。
2.? 總配線架接地電阻每年測試 2 次,接地電阻不大于 4Ω。
3.? 總配線架跳線必須按跳線表、配線表、電話號碼表進行,不準隨意改變跳線。 第 9 條 整流器、蓄電池維修:
1.? 整流器的啟動和停止:接通負載后再開機,負載電源由小到大逐步調到額定值。關機 時,將電流由大調小,先斷交流后斷負載。
2.? 定期檢查和測試整流器各點的電壓、電流,觀察各點波形,掌握各點電壓、電流及波 形的參考值。
3.? 各點過壓、過流、報警等保護動作應靈敏可靠。
4.? 整流器主回路(整流元件、主變壓器、扼流圈)對地絕緣電阻不小于 1MΩ,系統工作接地線不少于 2 條,接地電阻應小于 4Ω,保護接地應小于 10Ω。接地電阻每年春秋兩季各測試一次,測試時應分組進行,不準兩組同時斷開。
5.? 對于 60V 蓄電池每組選定 5 只標定電池,24V 蓄電池每組選定 2 只標定電池。標定電池一經確定不得任意變動并應涂有明顯標記。
6.? 蓄電池應經常檢查并記錄以下項目:每個電池極板有無變形、彎曲、短路、脫落。隔離板、彈簧板、絕緣子不應有位移、連接線應接觸良好,沒有腐蝕現象,外殼完整沒有裂紋、 溢酸等。
7.? 蓄電池每年進行一次容量試驗和核對放電試驗,放出保證容量的 50%~60%,然后單獨充電。
8.? 蓄電池在充電過程中每 2h 記錄一次電壓、電流,放電時 10h 記錄一次。
9.? 蓄電池室應設排風扇、照明燈等,電氣設備應符合防爆要求,嚴禁明火。 第 10 條 自動交換設備維修:
1.? 交換設備的測試和檢查維修時間應按設備相關要求進行。
2.? 機房報警 3 次以上,要詳細查找原因,直至排除障礙。
3.? 公共設備的障礙,不準采取閉塞方式解決。 第 11 條 完全無音的故障處理。
1.? 首先在配線架甩掉外線,試聽是否有音,判斷是否為保安器、端口故障。
2.? 由近及遠檢查各分線箱是否有音。
3.? 檢查通訊電纜是否斷線。
4.? 檢查電話機是否故障,確定故障后,然后按規定進行處理。在處理故障過程中,嚴格 按照《煤礦安全規程 2022》以及有關規定進行。確實做到安全無誤。
第 12 條 “聽不清”故障處理
1.? 檢查電話機送、受話器是否故障。
2.? 檢查線路是否有電力線交叉造成的干擾。
3.? 檢查分線箱、分線盒內有無混線現象。第 13 條 “撥不出要不進”故障處理
1.? 檢查配線架相應端口、保安器或用戶板是否故障。
2.? 檢查話機是否故障。
3.? 檢查電話機是否串接太多。
4.? 檢查線路是否有損傷,致使絕緣下降現象。三、收尾工作
第 14 條 清點工具、材料、配件、儀器、做好檢查檢修記錄。
第 15 條 井下隔爆電話檢修結束后,通知交換機可以對該路呼叫,并解除預設的閉鎖。四、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預案
第 16 條 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1.登高作業風險
2.斜巷軌道行車傷人風險第 17 條 防范措施
1.? 戴好保險帶
2.? 梯子專人把扶,做好安全監護
3.? 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的管理規定第 18 條 事故應急預案
1.? 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做好預防、預測、預報和預警工作,將日常管理和應急救援工作結合起來,做好平時的風險評估、物資準備、隊伍建設、 完善裝備、預案演練等工作。
第 1 條 通訊中斷及意外事故情況發生時應立即采取的措施:
2.? 迅速限制事故發展,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對人身、設備安全的威脅;
3.? 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持正常設備的運行和對重要用戶的通訊暢通;
4.? 事故解決后要盡快恢復并且運行設備;
5.? 盡快恢復對已停通訊地區或用戶的通訊;
6.? 調整并恢復正常通訊運行方式。
7.? 通訊中斷及意外事故的處理步驟:
(1)???? 由信息科值班人員向礦調度室匯報事故所影響的范圍、造成事故的原因及事故的 性質。
(2)???? 與外網發生中斷時,應向上級通訊部門匯報事故狀況。
(3)???? 指揮搶修人員積極搶修。
(4)???? 搶修結束后向礦調度室匯報。
8.? 設備故障造成通訊事故的處理方法:
(1)???? 準確判斷故障的根源;
(2)???? 對有備扳的設備準確判斷并更換以解決故障;
(3)???? 對不能恢復解決的故障,應及時向廠家或上級通訊部門求助。
綜采二隊自動化割煤工藝安全技術操作…
筑壩安全操作規程
巡壩安全操作規程
尾礦壩工安全操作規程(濕排)
司磅工操作規程
爆炸物品安全員操作規程
爆炸物品保管員操作規程
爆炸物品爆破工操作規程
攪拌機操作規程
鏟車司機操作規程
井下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皮帶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井下探放水操作規程
非煤礦山爆破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鉆探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信號工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