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進入密閉爐崗位嚴格遵守《密閉爐崗位通用安全規程》。
??????? 2?禁止吸煙及攜帶火種,禁止在崗位上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與生產無關的物品,保持各崗位環境的整潔和工作通道的暢通。
??????? 3?各崗位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現場的通風風機全部打開,以防CO中毒或爆炸事故發生;
??????? 4?檢修需動火,必須執行動火六大禁令
??????? 4.1?動火證未經批準,禁止動火;
??????? 4.2?不與生產系統可靠隔絕,禁止動火;
??????? 4.3?不進行清洗、置換不合格,禁止動火;
??????? 4.4?不消除周圍易燃物,禁止動火;
??????? 4.5?不按時做動火分析,禁止動火;
??????? 4.6?沒有消防措施,禁止動火;
??????? 5?凡進入設備或容器內,必須執行化工部“進入容器、設備的八個必須”,以確保人身安全。
??????? 5.1?必須申請、辦證、并得到批準。
??????? 5.2?必須進行安全隔絕。
??????? 5.3?必須切斷動力電,并使用安全燈具。
??????? 5.4?必須進行置換、通風。
??????? 5.5?必須按時間要求進行安全分析。
??????? 5.6?必須佩帶規定的防護用具。
??????? 5.7?必須有人在器外監護,并監守崗位。
??????? 5.8?必須有搶救后備措施。
??????? 6?緊急停電操作
??????? 6.1?四樓或監控畫面上突然發現電極筒內冒黑煙。
??????? 6.2?電極軟斷、硬斷、下滑危及人身和設備的電極故障。
??????? 6.3?導電系統出現放電現象或發生短路。
??????? 6.4?爐內設備大量漏水,具體反映在:當氫氧分析儀顯示的氫含量超過18%,而且呈跳躍式繼續上漲時。
??????? 6.5?爐底、爐壁嚴重燒穿。
??????? 6.6?變壓器發生故障及其油冷卻系統發生大量漏油。
??????? 6.7?電石爐出現大塌料或者電極電流瞬間下降超過30KA。
??????? 6.8?液壓系統發生大量漏油。
??????? 6.9?動力電突然跳閘導致循環水供應中斷。
??????? 6.10?發生火災或其它嚴重事故。
??????? 6.11?凈化系統氧氣含量超標(O2含量突然超過0.8%),出現設備故障(粗氣或凈氣風機故障及防爆膜爆裂)。
??????? 7?降負荷停電
??????? 7.1?當環形加料機的某個料倉連續兩個小時未上料。
??????? 7.2?當凈化系統氫氧分析儀檢測出氫含量超過15%,而且還在連續不斷的上漲。
??????? 7.3?電石爐變壓器出現輕瓦斯報警。
??????? 7.4?在出爐過程中出爐小車突然發生脫軌。
??????? 8?報警裝置處于完好備用狀態。
??????? 9?為防止氣體泄漏等意外事故發生,必須備置必要的檢測儀、防毒面具,急救護具。
??????? 10?操作人員作業過程中如感到身體不舒服(如頭痛、呼吸困難嘔吐等),應立即通知組長或有關人員,到空氣新鮮的地方休息或到醫院進行治療,禁止繼續操作,以免發生事故。
??????? 11?巡視檢查和檢修作業時,戴好安全防護用具,隨身攜帶CO氣體檢測器,隨時檢測CO的濃度,保持與中控室聯系,以防種種原因而造成CO中毒。
??????? 12?進入產生和存貯CO氣體的工作場所,必須先觀察CO在線檢測值或使用CO檢測儀進行檢測,符合進入條件或檢修條件,人員方可進入,其它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工作現場CO的濃度超過70PPM,工作人員勞保用品必須穿戴齊全,佩戴CO過濾式防毒面具。工作現場CO的濃度超過400PPM,工作人員停止繼續作業,迅速撤離或跑到通風處及上風向處,立即通知配電工和值班領導采取停電措施,停電后再查找原因。氧氣濃度在18%以下,有毒氣體濃度2%以上地方,各種型號濾毒罐都不能起到防護作用。
??????? 13?密閉爐入口處應設置警告標志,現場符合進入條件或檢修條件,維修人員方可進入,由專人對其進行監護;
??????? 14?不得隨意進入井下或溝內工作,必須做好各項安全措施及通風措施,專人監護方可作業。
??????? 15?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的安全注意事項
??????? 15.1?面罩的外表應平滑,無氣泡、無毛刺,無影響氣密的缺陷。
??????? 15.2?濾毒罐外表應平滑,無毛刺,標色(白色)正確,無影響致密的缺陷。
??????? 15.3?面罩觀察眼窗? 視物真實且清晰,鏡片不能破碎。
??????? 15.4?導氣管應具有良好的伸縮彈性,彎曲成180°時應保證氣流通暢,氣密好。
??????? 15.5?佩戴面罩時氣密性完好,無漏氣現象。每次使用如下:
??????? 15.5.1?在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前,先將濾毒罐上蓋扭開、下膠蓋打開,然后將濾毒罐上口接在導氣管的母口上,導氣管公口接在過濾式防毒面具上。
??????? 15.5.2?佩戴防毒面具時,使用者首先要根據自己的頭型大小選擇合適的面具,使面罩緊貼面部,無明顯壓痛感。佩戴防毒面罩的方法:將中、上頭帶調整到適當位置,并松開下頭帶,用兩手分別抓住面罩兩側,屏住呼吸,閉上雙眼,將面罩下巴部位罩住下巴,雙手同時向后上方用力撐開頭帶,由下而上戴上面罩,并拉緊頭帶,使面罩與臉部確實貼合,然后深呼一口氣,睜開眼睛。
??????? 15.5.3?負壓測試:用手掌捂住濾毒罐,吸氣會使面具輕微向內陷、摒住呼吸五秒鐘以上,面具應保持內陷狀態。
??????? 15.5.4?正壓測試:用手常捂住面具下方的出氣閥并均勻呼氣,面具應會輕微鼓漲 但不會有空氣逸出。
??????? 15.5.5?如果上述任一測試失敗,則應重新調整面具主體及頭帶組合,并重復以上測試直至氣密,測試失敗禁止使用。
??????? 15.6?佩戴時應注意不要讓頭帶和頭發壓在面罩密合框內,也不能讓面罩的頭帶爪彎向面罩內。另外,使用者在佩戴面具之前應當將自己的胡須剃刮干凈。
??????? 15.7?每次使用完后,面具必須清潔干凈,不使用時,應將整個面具存放在密封的塑料袋內。
??????? 15.8?過濾式防毒面具應專人專用,禁止人為損壞或破壞。
??????? 16?濾毒罐安全注意事項:
??????? 16.1?安全員負責檢測濾毒罐的有效性。定期稱量罐的總重量,認真做好記錄,告知維修負責人和使用人。濾毒罐內藥劑極易吸潮失效,當罐體總重量大于罐體上標注的重量時,必須停止使用做失效處理。
??????? 16.2?每次使用前,使用者必須記錄開始使用的時間,現場監護人負責監護,使用時間超過有效防毒時間,監護人負責通知使用者立即離開工作現場,停止繼續使用濾毒罐。
??????? 16.3?濾毒罐每次使用后將罐體上、下防潮封蓋打開,放置在干燥通風處,用空氣對罐內藥劑上吸附的一氧化碳進行置換,置換時間必須一小時以上,最后將罐體上、下防潮封蓋蓋好,收回到干燥處保存,防止受潮失效,待下次使用。
??????? 16.4?濾毒罐有效期為五年,面具使用期限為三年。每個面具、濾毒罐必須做好有效期的標示,無標示 、模糊不清或超過有效期視為失效,禁止使用。
??????? 17?密閉爐檢修安全注意事項
??????? 17.1??? 檢修CO管線及設備的安全注意事項
??????? 17.1.1?工作現場保持通風良好,有必要時現場安裝通風設施。
??????? 17.1.2?工作現場必須有專人監護,禁止一人獨立工作,監護人員必須堅守崗位,不得擅自離開,隨時使用檢測儀檢測CO的濃度。
??????? 17.1.3?嚴格執行《進入容器、設備內部作業安全管理制度》、《動火制度》和《工作票制度》。
??????? 17.1.4?檢修前的安全措施
??????? 17.1.4.1?首先掛牌作好標志,切斷氣體來源,在所有與容器相連的管道、閥門上加盲板進行隔絕,必要時應拆掉一段管道與系統徹底。水封內必須將水注滿,冬季做好防凍措施。電動設備需掛牌,切除電源。
??????? 17.1.4.2?接著使用氮氣對容器內的有毒有害物質進行清洗、置換。
??????? 17.1.4.3?然后在需要檢修的管線、設備和容器內進行取樣分析,動火指標符合: 乙炔(C2H2)<0.23%(體積),氫氣(H2)<0.4%(體積比),一氧化碳(CO)<0.01%(體積比),進入容器指標規定:檢驗容器內含氧量在18-21%,乙炔(C2H2)<0.23%(體積比);一氧化碳(CO)<0.01%(體積比) ,氫氣(H2)<0.4%(體積比)。
??????? 17.1.4.4?進入容器前做燃燒爆炸實驗,合格后方可進入進入容器內作業。
??????? 17.1.5?檢修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 17.1.5.1?在容器內檢修,打開排放閥及頂蓋,禁止打開氮氣閥。
??????? 17.1.5.2?檢修壓力容器嚴禁在承壓狀態下敲打和維修。
??????? 17.1.5.3?進入容器內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安全防護用品,容器內不得隨意解下安全用具。高空作業系好安全帶,安全帶的另一端要固定在容器外的設施上,當容器內有毒物質超標時,作業人員立即撤離容器,待查明原因消除隱患方可再進入容器作業。
??????? 17.1.6?加堵和拆除盲板的安全注意事項
??????? 17.1.6.1?設備必須停止運行,切斷氣體的來源,一氧化碳濃度小于100PPM方可進行作業。。
??????? 17.1.6.2?加堵和拆除盲板作業時,現場必須有專人監護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隨時檢測CO的濃度。
??????? 17.1.6.3?現場通風良好,人員站在上風向處。
??????? 17.1.6.4?作業人員在裝設盲板時先安裝進口,再安裝出口,拆盲板時,先拆出口,再拆進口。
??????? 17.1.6.5?禁止在同一管道上同時進行兩處及兩處以上安裝和抽堵盲板作業。
??????? 17.1.6.6?檢修時,禁止任意挪動、移動管道上的盲板。
??????? 17.1.6.7?盲板必須密封嚴實,無裂紋、無孔洞現象。
??????? 17.2????? 進入電石爐內維修時的注意事項
??????? 17.2.1?電石爐停爐,直排打開,凈化系統置換合格。
??????? 17.2.2?現場必須有專人監護維修人員的人身安全,隨時檢測CO的濃度。
??????? 17.2.3?維修人員進入爐內戴防護眼鏡。
??????? 17.2.4?人進入電石爐內必須站在踏板上,禁止腳踩踏料面。
??????? 17.2.5?進入爐內時必須有專人監護,監護人注意爐內的溫度,防止人員中暑。
??????? 17.2.6?電極周圍作隔熱措施,防止人員燙傷。
??????? 17.3????? 檢修環形加料機的安全注意事項
??????? 17.3.1?進入環形加料機檢修,電石爐必須停電。
??????? 17.3.2?工作現場保持通風良好。
??????? 17.3.3?現場必須有專人監護,隨時檢測CO的濃度。
??????? 17.3.4?工具使用銅質的,禁止使用鐵質工具敲打;
??????? 18?空氣呼吸器
??????? 18.1?空氣呼吸器使用前的檢查
??????? 18.1.1?檢查面罩的鏡片、系帶、環狀密封、呼氣閥、吸氣閥是否完好,和供給閥的連接是否牢固。全面罩的部位要清潔,不能有灰塵或被酸、堿、油及有害物質污染,鏡片要擦拭干凈。
??????? 18.1.2?供給閥的動作是否靈活,與中壓導管的連接是否牢固。
??????? 18.1.3?氣源壓力表能否正常指示壓力。
??????? 18.1.4?檢查背具是否完好無損,左右肩帶、左右腰帶縫合線是否斷裂。
??????? 18.1.5?氣瓶組件的固定是否牢固,氣瓶與減壓器的連接是否牢固、氣密。
??????? 18.1.6?打開瓶頭閥,隨著管路、減壓系統中壓力的上升,會聽到氣源余壓報警器發出的短促聲音;瓶頭閥完全打開后,檢查氣瓶內的壓力應在28Mpa~30Mpa范圍內。
壓力容器操作工操作規程
施工電梯操作規程
燃生物質蒸汽鍋爐操作規程
人貨兩用電梯安全操作規程
壓力容器工作人員安全操作規程
雜物電梯監督檢驗規程
MH-電動葫蘆門式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
橋吊(橋式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
叉車安全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
起重機械安全操作規程
天車安全操作規程
蒸汽鍋爐操作規程
起重吊裝安全操作規程
塔式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
壓力容器操作規程
氧氣、乙炔設備使用安全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