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員要求
1.1須接受叉車安全操作培訓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代碼N1)、熟悉本規程、設備性能、操作區域環境和應急處理程序。
1.2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安全鞋、工作服(緊身無飄帶)、安全帽(進入特定區域)。
1.3嚴禁酒后、疲勞、服藥后或情緒不穩定時操作叉車。
二、操作前檢查
2.1工作環境檢查
2.1.1觀察作業區域:地面是否平整、堅固、無油污、無積水、無障礙物?
2.1.2通道是否暢通、寬度足夠、照明良好?
2.1.3是否有人員(特別是行人)在叉車活動范圍內?確認安全距離。
2.1.4工作區域(如倉庫、車間)通風是否良好。
2.1.5了解貨物特性、重量、尺寸、重心及搬運要求。
2.2叉車啟動前檢查 (繞車一周)
2.2.1外觀:車身、貨叉架、護頂架/駕駛室有無明顯損壞、變形、裂縫。
2.2.2輪胎:氣壓是否正常?有無嚴重磨損、割傷、異物嵌入?輪轂螺母是否緊。
2.2.3油液
2.2.3.1燃油:燃油量是否充足、油箱蓋是否蓋緊、有無泄漏。
2.2.3.2發動機機油:油位是否在刻度線之間、有無泄漏。
2.2.3.3液壓油:油位是否在刻度線之間、有無泄漏(檢查液壓管路、油缸)。
2.2.3.4冷卻液 (水冷發動機):液位是否正常、有無泄漏。
2.2.3.5制動液 (液壓制動):液位是否正常。
2.2.4貨叉:是否完好無損、無裂紋、無變形。安裝是否牢固、間距調整是否合適、定位銷是否鎖緊。
2.2.5鏈條:是否張緊適度。有無過度磨損、裂紋、銹蝕。潤滑是否良好。
2.2.6安全帶:是否完好有效。必須系好!
2.2.7燈光與警示裝置:前大燈、轉向燈、剎車燈、倒車燈、倒車蜂鳴器/警示燈是否工作正常。
2.2.8喇叭:是否工作正常。
2.2.9儀表盤:各種儀表(油壓、水溫、電壓、燃油表、小時計等)是否正常。報警燈是否熄滅。
2.2.10操縱桿:各操縱桿(升降、傾斜、換檔)是否靈活、復位正常。
2.2.11踏板:油門踏板、剎車踏板、離合器踏板(如有)是否行程正常、無卡滯。
2.2.12停車制動(手剎):拉起是否有效、放下是否徹底。
2.2.13方向盤:轉向是否靈活、無過大間隙。
2.2.14座椅:調節是否到位、固定牢靠。
2.3啟動檢查
2.3.1確保所有操縱桿置于空檔或中立位置。
2.3.2拉緊停車制動。
2.3.3輕踩油門(如有預熱功能),啟動發動機(啟動時間不宜過長).
2.3.4怠速運轉3-5分鐘,觀察:
2.3.4.1發動機聲音是否正常、有無異響。
2.3.4.2儀表盤各項指示是否正常(油壓、水溫、電壓)。
2.3.4.3排氣顏色是否正常(無大量黑煙/藍煙/白煙)。
2.3.4.4檢查各燈光、喇叭、倒車警示裝置。
2.3.5緩慢升降、前后傾斜貨叉數次,檢查液壓系統工作是否平穩、無異常噪音或抖動。門架升降是否順暢。
2.3.6輕輕踩下剎車踏板,檢查制動是否靈敏有效。
2.3.7原地輕轉方向盤,檢查轉向是否靈活。
2.3.8進行前進/后退(低速)短暫移動,檢查換檔是否順暢,驅動/制動是否正常。
三、操作運行中
3.1起步
3.1.1確認周圍環境安全(特別是后方和盲區),必要時鳴喇叭示意。
3.1.2松開停車制動。
3.1.3平穩起步,緩慢加速,避免急起步。
3.2行駛
3.2.1視線:始終保持向前看,注意行駛方向。搬運高大貨物阻礙視線時,必須倒車行駛或配備引導員。
3.2.2速度:嚴格遵守限速規定(轉彎、出入口、人員密集區、濕滑路面、視線不良處必須減速慢行)。嚴禁超速行駛。
3.2.3方向:平穩轉向,避免急轉彎。轉彎時提前減速,注意叉車尾部擺動(后輪轉向特性)。
3.2.4高度:行駛時貨叉離地高度一般保持150-200mm(略低于驅動橋高度),門架適當后傾。
3.2.5會車與避讓:靠右行駛,與行人、其他車輛和設備保持安全距離(≥1米),主動避讓行人。在路口、拐角處減速、鳴笛、觀察。
3.2.6盲區:時刻注意叉車存在的盲區(正前方貨叉下方、后方、門架升起時前方高處),必要時停車觀察或由他人引導。
3.2.7上下坡
3.2.7.1上坡:向前行駛。嚴禁在坡道上轉彎。
3.2.7.2下坡:倒車行駛(尤其是載貨時),利用發動機牽阻制動,輕踩腳剎控制速度。嚴禁空檔滑行!
3.2.7.3斜坡作業:盡量避免在斜坡上作業。如必須,確保叉車和貨物重心穩定,必要時采取防滑措施。禁止在坡度大于10%的坡道上橫向行駛。
3.2.8路面:注意避開溝坎、坑洞、油污、積水、松軟地面。通過軌道或減速帶時,應垂直方向緩慢通過。
3.2.9燈光:在光線不足區域或夜間作業,必須開啟照明燈。
3.3裝卸與堆垛
3.3.1取貨
3.3.1.1將叉車停在貨物正前方適當距離。
3.3.1.2調整貨叉高度和寬度,使其平穩插入托盤槽口(完全插入),貨叉前端不得伸出托盤。
3.3.1.3確認貨物重心穩定、包裝牢固。嚴禁用單叉挑貨或叉尖插入貨物!
3.3.1.4門架后傾到位后,緩慢垂直提升貨物至離地150-200mm。
3.3.1.5鳴笛,確認周圍安全后倒車駛離。
3.3.2堆垛/放貨
3.3.2.1將叉車緩慢、準確地對準目標貨位(庫位)。
3.3.2.2提升貨叉至略高于目標貨位(庫位)的高度。
3.3.2.3緩慢平穩前進至貨物進入貨位(庫位)內。
3.3.2.4門架緩慢前傾至垂直位置或微前傾,確保貨物穩定接觸貨架或地面。
3.3.2.5緩慢下降貨叉,同時可微調叉車位置使貨物放置到位。嚴禁在貨叉下降過程中強行調整貨物位置!
3.3.2.6確認貨物放置平穩、牢靠后,貨叉完全降至最低位置,然后倒車將貨叉完全退出托盤。
3.3.2.7鳴笛,倒車駛離。
3.3.3堆高要求
3.3.3.1嚴格遵守貨物堆碼高度限制,不得超高、超重。
3.3.3.2貨物堆放必須整齊、穩固,防止傾倒、滑落。
3.3.3.3注意貨架承載能力,不得超載。
3.3.3.4堆垛時注意上層空間障礙物(如燈具、管道、消防噴淋頭)。
3.4特殊操作
3.4.1搬運長、大、不規則貨物:必須采取可靠固定措施(如捆扎),確保重心穩定,低速慢行,必要時專人引導。絕對禁止用人來平衡貨物!
3.4.2使用屬具:使用側移器、旋轉器、紙卷夾等屬具時,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了解其特性和安全操作規程。確保屬具安裝牢固,載荷在屬具和叉車的額定能力范圍內。
3.4.3加油
3.4.3.1必須熄火!
3.4.3.2在指定加油區域進行。
3.4.3.3嚴禁煙火!禁止使用手機!
3.4.3.4小心操作,防止燃油濺出。
3.4.3.5加油后蓋緊油箱蓋,清理溢出的燃油。
3.5禁止行為
3.5.1嚴禁超載、偏載作業。
3.5.2嚴禁載人行駛或作業。
3.5.3嚴禁將身體任何部位伸出駕駛室外。
3.5.4嚴禁在貨叉下站人或在升起貨叉下行走。
3.5.5嚴禁用貨叉頂撞、推拉貨物或車輛。
3.5.6嚴禁在發動機運轉中離開叉車(包括短暫離開)。
3.5.7嚴禁在門架未垂直或貨叉未降至最低時行駛(特殊情況如通過低矮障礙物除外,但需極度謹慎)。
3.5.8嚴禁在坡道上停車(緊急情況除外,但必須可靠制動并楔住車輪)。
3.5.9嚴禁踩離合滑行或空檔滑行。
3.5.10嚴禁在易燃易爆區域操作(除非使用防爆型叉車)。
3.5.11嚴禁野蠻操作、打鬧嬉戲。
四、操作結束與停車
4.1停車位置
4.1.1將叉車停放在指定的、平坦堅固的停車區域.
4.1.2遠離消防設施、通道出入口、緊急出口、充電區域和熱源。
4.1.3確保不會阻礙交通和緊急疏散。
4.2停車操作
4.2.1緩慢駛入停車位。
4.2.2將貨叉完全降至最低位置。
4.2.3門架調整至垂直或略微前傾位置。
4.2.4所有操作桿置于空檔或中立位置。
4.2.5松開油門,讓發動機怠速運轉1-2分鐘(尤其大負荷作業后)。
4.2.6關閉發動機,拔出鑰匙。
4.2.7拉緊停車制動器(手剎)!
4.2.8如果停在斜坡上,必須在車輪下放置楔塊固定。
4.3離車前檢查
4.3.1檢查有無漏油、漏水、漏氣現象。
4.3.2清潔叉車(特別是貨叉、門架、散熱器格柵)。
4.3.3填寫交接班記錄或運行記錄(如需要),報告任何異常情況或故障。
4.3.4帶走個人物品,離場。
五、維護保養
5.1嚴格按照制造商提供的維護保養手冊進行定期保養(日檢、周檢、月檢、年檢)。
5.2使用符合要求的燃油、機油、液壓油、冷卻液等。
5.3保持叉車清潔,特別是散熱器、空濾器。
5.4發現任何故障或異常(異響、異味、操作異常、儀表報警等),立即停止使用,并報告維修部門。嚴禁帶病運行!
六、緊急情況處理
6.1發生事故:立即停車,保護現場,報告主管和安全部門,救助傷員(在確保自身安全前提下)。
6.2貨物傾翻:立即遠離危險區域,切勿嘗試扶正。
6.3叉車失控:保持冷靜,嘗試制動。如無法控制,盡量將車撞向無人的障礙物(如堆放的沙包、輪胎墻)以減少傷害。
6.4火災
6.4.1發動機艙小火:如條件允許且安全,可使用車載滅火器撲救(對準火源根部)。
6.4.2火勢較大或涉及燃油:立即撤離!關閉發動機(如可能),拉手剎,通知人員疏散,使用消防設施或撥打火警電話。
6.5燃油泄漏:立即熄火,禁止啟動。報告維修部門,用吸油棉等吸附,防止流入下水道或擴散。嚴禁煙火!
叉車操作規程
壓力容器操作工操作規程
施工電梯操作規程
燃生物質蒸汽鍋爐操作規程
人貨兩用電梯安全操作規程
壓力容器工作人員安全操作規程
雜物電梯監督檢驗規程
MH-電動葫蘆門式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
叉車安全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
起重機械安全操作規程
天車安全操作規程
蒸汽鍋爐操作規程
起重吊裝安全操作規程
塔式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
壓力容器操作規程
氧氣、乙炔設備使用安全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