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不同的崗位,其職業病危害因素不同,罹患職業病也就不同。只有在《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國衛疾控發〔2013〕48號)里面提及的病,才是法定職業病。

這一點要跟工作有關性疾病區分,工作有關性疾病沒有一個法定的定義,一般認為:
工作有關性疾病是指發生在職業人群中多因素相關的疾病,與工作有聯系,但在普通人群中也有一定的發病率。
工作有關性疾病與職業病相比,具有三個特點:
①職業因素是該病發生和發展的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直接因素;
②職業因素影響了健康,從而促使潛在的疾病顯露或加重已有疾病的病情;
③通過控制和改善勞動條件,可使所患工作性有關疾病得到控制或緩解。
常見的工作有關性疾病有:
1、慢性非特異性呼吸道疾患:包括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支氣管哮喘等疾病。吸煙、呼吸道反復感染、作業場所空氣污染和不良的氣象條件,常為此病的病因或誘發因素。
2、心血管系統疾?。喝玳L期接觸噪聲、高溫會影響高血壓病的發生發展。高度精神緊張的作業、低溫寒冷作業、噪聲作業可誘發冠心病。
3、消化系統疾?。喝绺邷刈鳂I時,由于出汗散熱等需要,消化系統血流減少,消化液分泌減弱、胃腸道收縮蠕動減弱等因素均可引起食欲減退和消化不良,導致胃腸道疾患增多,且工齡越長,患病率越高。精神高度緊張的腦力勞動者也會因為神經功能紊亂等原因,導致胃腸功能紊亂。
4、骨骼及軟組織損傷:如頸肩痛,腰背痛等。常見于建筑、煤礦工人等重體力勞動者中。主要由于外傷、負重、工作姿勢不良及不良氣象條件等因素引起。
5、行為(精神)和身心的疾?。菏侵干鐣?心理因素在疾病的發生和病程演變中起主導作用的疾病,工作場所和家庭環境是不良社會-心理因素的重要來源,如精神焦慮、神經衰弱綜合征等。這類疾病常由于工作繁重、各種類型的職業緊張、夜班工作、飲食飲酒過量等因素引起。有時由于對某一職業病危害因素產生恐懼心理,而致心理效應和器官功能失調。
兩種新增職業病診斷標準發布
新版《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增加腕管綜…
新版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將職業病調整為…
職業病危害防治相關知識
如何預防農藥中毒?
農藥中毒的解毒藥物有哪些?
發生農藥中毒后如何進行急救?
農藥是如何進入人體的?
一般勞保用品有哪些?特種勞保用品有…
粉塵危害及防護
毒物進入人體的三種途徑
高處作業的分級和種類
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一)【廢止】
外照射防護與內照射防護的基本方法
職業健康檢查項目及周期
硫酸的主要理化和危險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