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為了有效控制與重要環境因素有關的活動,確保環保目標的實現,特制訂本程序。
2、 和適用范圍
適用于項目建筑工程施工和日常工作活動中產生的環境因素、重要環境因素的運行控制。
3、 術語和定義
引用《環境管理體系 規范及使用指南》和《整合型管理體系管理手冊》中相關術語定義。
4、 職責
4.1安質部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門,負責制訂、修訂和貫徹實施本程序,監督、指導各項目部在施工生產過程中施工現場的噪聲、廢水、固體廢棄物、現場揚塵等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并進行檢查,以實現節能降耗和保護環境。
4.2辦公室負責辦公區產生的廢水、固體廢棄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水電消耗等控制并進行檢查,以實現節能降耗和廠保護環境。
4.3機械物資部負責指導項目部施工現場的材料堆放和使用過程中對環境污染的監督、指導、檢查,以實現節能降耗和保護環境。
4.4項目部負責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能源消耗情況控制、治理、處置和實施。
4.5項目各級職能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對施工安全和環境控制的監督、指導檢查工作。
5、 工作程序
5.1環境保護
51.1廢水的管理
為了有效預防和治理對水體的污染, 各職能部門和項目部都必須對施工現場的水體污染進行有效預防和實施治理工作,滿足相關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5.1.l.l雨水管網的管理
a)雨水管與其他污水管分開使用,雨水可以直接向外排放;
b)雨水管網口周圍嚴禁放置化學品、油品、固體廢棄物等污染源:
c)嚴禁傾倒各種污染物及污水于管網中,各職能部門和項目部嚴禁擅自將生產廢水、 生活廢水管接到雨水管網中。
5.1.1.2污水的管理
a)新開項目:項目部應到所在地的環境保護管理部門辦理排污手續:
b)有條件的施工項目建立的污水管網,并入所在地的市政管網;
c)含泥沙的污水,應在污水出口處設立沉淀池,經沉淀后的污水可排入污水管網,沉淀池內的泥沙應定期清理;
d)施工現場經沉淀處理的污水盡量循環使用。
5.1.1.3生活廢水的管理
a)提倡節約用水,盡量減少生活廢水的產生:
b)食堂污水排放應設隔油池或其它隔油設施,以便搜集殘油,污水應先排入污水井,嚴禁將殘油、剩飯、剩菜直按倒入下水道,應搜集在容器中。
5.2廢棄物的管理
為了保證施工現場和辦公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和辦公廢棄物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處理,各職能部門和項目部必須加強對廢棄物的管理,防止或減少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5.2.1各職能部門和項目部負責管理和處置本部門產生的廢棄物,其中包括對無毒無害廢棄物的保管和處理,對危險廢棄物的貯存和委托處置事項。
5.2.3廢棄物的分類
1)按形狀分為: a固體廢棄物; b液體廢棄物; c氣體廢棄物。
2)按性質分為: a危險廢棄物(按國家《危險廢棄物名錄》確認); b可回收廢 棄物(舊紙、舊書刊、舊報紙等); c一般性廢棄物(包括可回收的和生活垃圾)。 5.2.4廢棄物的標識
按照廢棄物的分類,對各類廢棄物要進行標識。標明各類廢棄物的名稱和必要的警示標志,尤其是危險廢棄物的標識一定要醒目。
5.2.5廢棄物存放地的管理
產生廢棄物區域均應設置廢棄物臨時置放點,并在臨時存放場地配備有標識的廢棄物容器。
5.2.6對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廢棄物均應設置廢棄物臨時存放場地。
5.2.7危險廢棄物要與其它廢棄物區分開,單獨封閉存放,防止再次污染,另外對于廢棄電池還要與其它危險廢棄物分開存放。
5.2.8對固體廢棄物貯存的設施、設備、容器和場所、場地要加強管理和維護,保證其正常的使用性能。
5.2.9廢棄物必須按特性分類進行收集、對不相融而未經處理的危險廢棄物禁止混入到非危險廢棄物中。
5.2.10廢棄物在運輸過程中,必須覆蓋嚴密,不得出觀飄灑,對已產生的廢棄物應盡量采取無害化處置。
5.2.11對廢棄物的委托管理
a)各職能部門和項目部產生的廢棄物,在分清一般或危險廢棄物之后再由本單位負責鏟理和委托處理;
b)對危險廢棄物的委托處理,被委托的單位必須是當地政府部門批準的廢棄物處 理單位,并要求處理單位出示資質證明或經營許可證等相關文件-。辦理委托時,應與廢棄物處理單位簽訂合同或協議,確保廢棄物得到有效處置。
5.3噪聲的管理
5.3.1新開工項目在施工前,項目部應到工程項目所在轄區 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環保部門進行噪聲排放申請,經批準+后方可進行施工。
5.3.2施工生產中的噪聲源;
a)施工機械主要有:推土機、挖掘機、裝載機、打 樁機、混凝土攪拌機、混凝土輸送泵、空氣壓縮機等:
b)電動工具主要有:木工電鋸、電刨、切割機、混凝土振搗棒,器等;
c)模板的支拆、修復與清理及非標準設備制作。
5.3.3噪聲控制措施
a)施工生產前,施工場界圍擋或圍墻建造完畢:
b)項目部合理的進行施工觀場平面布置以降低場界噪聲值:
c)施工機械、電動工具噪聲的控制,盡量采購噪聲小的機械、工具,在使用中注意維護、保養,嚴格安操作規程操作:
d)模板支拆、鋼筋、腳手架的裝卸、搬運、堆放等都要輕拿輕放,嚴禁拋擲、捧打,減少噪聲的產生和傳播。模板在修復或清理時禁止用大錘敲打;
e)非標準設備制作或修復或清理時,各零部件應輕輕拿輕放,避免重物撞擊產生噪聲;
f)加強施工管理,規范施工人員作業行為,減少和杜絕人為噪聲的產生;
g)若是在周圍有生活區的區域進行施工時,有可能或有必要時 ,可張帖安民告示,取得居民的支持和諒解,做好安撫工作;
h)配合相關的社會活動或主管部門的要求,做好在高考、中考以及其它需要安靜環境和敏感區域所涉及的施工現場的噪聲控制工作。
5.4揚塵的管理
5.4.1各項目部負責對施工現場揚塵控制的具體實施、管理工作,項目安質部負責對項目部施工現場揚塵控制情況進 監督、指導和檢查工作 :
5.4.2一般揚塵源
施工現場土方作業、土方、砂的堆放、石灰堆放、現場路面、散裝水泥的搬運、易揚材料的運輸、進出現場車輛的攜帶物、特殊工藝作業、混凝土攪拌、木工作業區的鋸末、粉塵等。
5.4.3揚塵的控制措施
a)施工現場土方作業的控制措施:土方平整、挖、鏟、裝、運、卸等環節,應設專人淋水防塵,要求運輸車輛加蓋蓬布;
b)施工現場路面揚塵控制措施;在主干道兩側建筑面積8000米以上或工期一年以上的工程,施工現場的主要道路、作業場地(混凝土攪拌工作棚、鋼筋加工工作棚、木制作工作棚、砂、石料堆放場地及大門外5米內)要用混凝土臨時硬化,其它的施工場地可以采用其它方式硬化;
c)施工現場土方、砂的堆放、石灰堆放地揚塵控制措施:采取覆蓋、及時淋水等降塵措施;
d)運輸道路遺灑的控制措施:運輸車輛不得超載,裝載土方的最高點不得超過槽幫上緣50cm,兩側邊緣不得超過槽幫上緣,并采取覆蓋措施:
e)水泥搬運產生揚塵的控制的措施:施工現場采用的水泥,進場時要一次到位,卸入專用的水泥倉庫,水泥倉庫要臨近于混凝土攪拌工作棚, 以避免二次搬運造成的揚塵。使用水泥時要輕拿輕放,廢棄的水泥袋統一存放,每次作業完畢對作業場地要及時進行清理。
f)混凝土攪拌工作棚、鋼筋加工工作棚、木制作工作棚、砂、石料堆放場地及大門內外5米的廢棄物要及時清理。
6、 相關文件
《危險廢棄物名錄》
7、 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記錄
7.1一般廢棄物的分類及處置表
7.2危險廢棄物的分類及處置表
消防管理程序
環境管理程序
勞務、工程分包供方控制程序
物資采購控制程序
信息交流與協商控制程序
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管理程序
安全、環保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我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發展狀況
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三同時”制度
我國主要職業安全健康國家標準目錄
不符合項和不符合報告
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方針
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基礎知識…
職業健康安全事故分類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