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處亞熱帶濕潤氣候帶,年平均降雨量達1000mm,尤其是每年的6~10月間的降雨量又占全年的60%多,對于處于這一段時期的建筑工程,防雨施工顯得尤為重要。
一、雨期施工的特點、要求和準備工作
雨期施工不同于混凝土冬季施工有明確的界定。它主要依據當地氣象部門發出的防雨防臺防汛通知為依據;或視降雨對建筑物個體的影響程度而定。
1.雨期施工的特點:
(1)不確定性。由于科學技術的限制,氣象部門并不能及時提供準確的預測服務;暴雨山洪等惡劣氣象往往不期而至,這就需要雨期施工的準備和防范措施及早進行,有備無患。
(2)突擊性,雨水對建筑結構和地基基礎的沖刷或浸泡有嚴重的破壞性,必須迅速及時地防護,才能避免給工程造成損失。
(3)雨期對室外施工(如土方工程、屋面工程等)造成了極大影響,為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應在事先有充分估計并作好合理的施工安排。
2.雨期施工的要求:
(1)編制施工組織計劃時,要根據雨期施工的特點,將不宜在雨期施工的分項工程提前或拖后安排。對必須在雨期施工的工程制定有效的措施,進行突擊施工。
(2)合理進行施工安排。做到睛天抓緊室外工作,雨天安排室內工作,盡量縮小雨天室外作業時間和工作面。
(3)密切注意氣象預報,做好防汛準備工作,必要時應及時加固在建的工程。
(4)做好建筑材料防雨防潮工作。
3.雨期施工的準備
(1)現場排水。施工現場的道路、設施必須做到排水通暢,盡量做到雨停水干。要防止地面水排入地下室、基礎、地溝內。要做好對危石的處理,防止滑坡和塌方。
(2)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防雨。水泥應按“先收先發”、“后收后發”的原則,避免久存受潮而影響水泥的活性。木門窗等易受潮變形的半成品應在室內堆放,其他材料也應注意防雨及材料四周排水。
(3)在雨期前應做好現場房屋、設備的排水防雨措施。
(4)備足排水需用的水泵及有關器材,準備適量的塑料布、油氈防雨材料。
二、雨期施工措施
雨期施工主要解決雨水的排除,對于大中型工程的施工現場,必須作好臨時排水系統的總體規劃,其中包括阻止場外水流入現場和使現場水排出場外兩部分。其原則是上游截水、下游散水;坑底抽水、地面排水。規劃設計時,應根據各地歷年最大降雨量和降雨時期,結合各地地形和施工要求通盤考慮。
一般在建筑物周圍設置臨時排水溝和截水溝來阻止場外水流入現場。其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縱向邊坡坡度應根據地形確定,一般應小于3%,平坦地區小于2%,沼澤地區可減至1%;總體要求是既要能及時排完現場積水,又不使排水溝的工作量過大。作者所處地區一般采取2%;
(2)溝的邊坡坡度應根據土質和溝的深度確定,粘性土邊坡一般為1:0.7~1:1.5;
(3)橫斷面的尺寸應根據施工期內可能遇到的最大流量確定,最大流量則應根據當地氣象資料,查出歷年在這段期間的最大降雨量,再按其匯水面積計算。
排水溝的設計與計算: ①
流量: Q=V·W
式中: Q-流量(m3/s)
V-流速(m/s)
W-水流斷面積(m2)
流速:
②
式中: C-流速系數(L/s)
R-水力半徑(m)
i-溝底縱向坡度(%)
流速系數: C=Ry/n ③
式中n-粗糙系數,土質水溝在0.025~0.035之間,石質水溝在0.040~0.055之間;
y-當0.1
;
當1
;
水力半徑:R=W/x ④
式中x-濕周(m)參照圖1所示:
水流斷面積按下式計算:

圖1 水流斷面積計算簡圖
W=bh+mn2 ⑤
濕周按下式計算:
⑥
上面兩式中的m為坡度系數。
根據上面的①~⑥式,即可確定臨時排水溝的形狀與尺寸,以滿足阻止場外水流入施工現場的要求。對于施工現場的排水相對簡單:低于地面的基坑排水只要確定相應流量就可選用相匹配的水泵或組織人工排水即可;高于地面的施工現場只要有相應的排水渠道不使現場產生積水即可。
此外,雨水對建筑物各分部工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對一些受雨水影響較大的室外分部工程也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以便使工程得以順利進行。
1.土方和基礎工程:
土方工程和基礎工程受雨水影響較大,如不采取有關防范措施,將可能對施工安全及
建筑物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在雨期施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雨期開挖基槽(坑)或管溝時,應注意邊坡穩定。必要時可適當緩邊坡坡度或設置支撐。施工時應加強對邊坡和支撐的檢查;對于已開挖好的基槽(坑)或管溝主要以設置支撐為宜;正在開挖的以放緩邊坡為主輔以支撐或在工期不緊時停止施工;
(2)為防止邊坡被雨水沖塌,可在邊坡上加釘鋼絲網片,并抹上50mm細石混凝土;也可用塑料布遮蓋邊坡;
(3)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過大,應逐段、逐片的分期完成。基礎挖到標高后,及時驗收并澆筑混凝土墊層;如被雨水浸泡后的基礎,應做必要的挖方回填等恢復基礎承載力的工作;
(4)為防止基坑浸泡,開挖時要在坑內做好排水溝、集水井并組織必要的排水力量;
(5)位于地下的池子和地下室,施工時應考慮周到。如預先考慮不周,澆搗后,遇有大雨時,往往會造成地下室和池子上浮的事故;
(6)對雨前回填的土方,應及時進行碾壓并使其表面形成一定坡度,以便雨水能自動排出;
(7)降雨量大時,應停止大面積的土方施工;
(8)對于堆積在施工現場的土方,應在四周做好防止雨水沖刷的措施。如在周圍放置條石以阻止土方被雨水沖刷至開挖好的基槽(坑)或管溝內,或者埋沒已完工的一些基礎構筑。
基礎施工完畢,應抓緊基坑四周的回填工作。停止人工降水(排水)時,應驗算箱形基礎抗浮穩定性、地下水對基礎的浮力。抗浮穩定系數不應小于1.2,以防止出現基礎上浮或者傾斜的重大事故。如抗浮穩定系數不能滿足要求時,應繼續抽水,直到施工上部結構荷載加上后能滿足抗浮穩定系數要求為止。當遇上大雨,水泵不能及時有效地降低積水高度時,應迅速將積水灌加到箱形基礎之內,以增加基礎的抗浮能力。
2.砌體工程:
砌體的整體穩定性多取決于砂漿等粘合劑以及砌體材料的含水量,這兩項都會在雨期施工時受到較大影響。因此在此段時期施工應掌握以下幾個要點:
(1)磚在雨期必須集中堆放,不宜澆水。砌墻時要求干濕磚塊合理搭配。磚濕度較大時不可上墻。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m;
(2)雨期遇大雨必須停工。砌磚收工時應在磚墻頂蓋一層干磚,避免大雨沖刷灰漿。大雨過后受雨水沖刷過的新砌墻體應翻砌最上面兩匹磚:
(3)穩定性較差的窗間墻、獨立磚柱,應加設臨時支撐或及時澆筑圈梁,以增加墻體穩定性;
(4)砌體施工時,內外墻要盡量同時砌筑,并注意轉角及丁字墻間的連接要同時跟上。遇臺風時,應在與風向相反的方向加臨時支撐,以保護墻體的穩定;
(5)砌體砂漿的拌和量不宜過多,應以能滿足砌筑需要為宜。拌好的砂漿要注意防止雨水的沖刷;
(6)雨后繼續施工,須復核已完工砌體的垂直度和標高;并檢查砌體灰縫,對于受雨水沖刷嚴重的地方必須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
3.混凝土工程:
(1)模板隔離層在涂刷前要及時掌握天氣預報,以防隔離層被雨水沖掉:
(2)遇到大雨應停止澆筑混凝土,已澆部位應加以覆蓋。現澆混凝土應根據結構情況和可能,多考慮幾道施工縫的留設位置;
(3)雨期施工時,應加強結混凝土粗細骨料含水量的測定,及時調整用水量;
(4)大面積的混凝土澆筑前,要了解2~3天的天氣預報,盡量避開大雨。混凝土澆筑現場要預備大量防雨材料,以備澆筑時突然遇雨進行覆蓋;
(5)模板支撐下回填要夯實,并加好墊板,雨后及時檢查有無下沉;
(6)下雨時不得進行鋼筋焊接、對接等工作,急需時應做好防雨工作或將施工場所移至室內進行;剛焊接好的鋼筋接頭部位應防雨水澆淋,以免接頭驟然冷卻發生脆裂影響建筑物的質量。
4.吊裝工程:
(1)構件堆放地點要平整堅實,周圍要做好排水工作,嚴禁構件堆放區積水、浸泡,防止泥土粘到預埋件上;
(2)塔式起重機路基,必須高出自然地面15cm,嚴禁雨水浸泡路基;
(3)雨后吊裝時,應首先檢查塔吊本身的穩定性,確認塔吊本身安全未受到雨水破壞時再做試吊,將構件吊至1m左右,往返上下數次穩定后再進行吊裝工作;
(4)雨天可能會影響起重機司機的視線,如果司機沒有在雨天進行吊裝的經驗,最好停止吊裝工作;或請有經驗的司機來進行;
(5)停止施工時,應將塔吊的吊鉤收回靠攏塔身,不得在吊鉤上遺留吊索、建筑構件等任何物體,以防止這些重物被風吹動導致塔吊搖晃,嚴重的會引發塔吊倒塌的事故發生;
(6)雨天由構件表面及吊裝繩索被淋濕,導致繩索與構件之間磨擦系數降低,可能發生構件滑落等嚴重的質量安全事故;此時進行吊裝工作應加倍注意,必要時可采取增加繩索與構件表面粗糙度等措施來保證吊裝工作的安全進行;
(7)雨天吊裝應擴大地面的禁行范圍,必要時增派人手進行警戒。
5.屋面工程:
(1) 卷材屋面應盡量在雨季前施工,并同時安裝屋面
中五區段煤倉澆筑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滑坡段土石方安全專項方案專家論證
移動模架操作規程及安全措施
貨物/物料堆高相關規范要求是多少
橋梁施工安全環保保證措施
大模板、樓板等構件安裝作業的安全防護
監理質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土建部分
壓力管道冬季施工技術措施
施工現場安全施工注意事項
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及防范措施
高空作業具體安全措施
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
腳手架的搭設要求
冬季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施工現場安全隱患排查及整改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