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洞口的防護措施
A.樓板、屋面及平臺等處平面的洞口邊長大于25厘米,用堅實蓋板加以蓋設,蓋板應能防止挪動或移位。
B.樓板面等處邊長25-50厘米的洞口,安裝預制構件時的洞口以及缺件時臨時形成的洞口,可用竹、模板做蓋板加以蓋設,蓋板擱置時,四周要保持均衡,并設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防止發(fā)生牽動。
C.邊長50--150厘米的洞口,蓋以用鋼筋制作的網格,然后在網格上鋪滿竹笆或木板。另外,也可用貫穿于砼板內的鋼筋構成防護網,上鋪遮蓋物,鋼筋網格的間距不能大于20厘米。
D.邊長在150厘米以上的洞口必須在洞口的四周設防護欄桿,并在洞口下方張掛安全平網。
E.遇施工需要臨時拆移防護設施時,必須請工地負責人批準后方可拆移,并有專人負責看守。當作業(yè)結束后,要立即恢復原狀。
F.位于車輛行駛道路旁邊的洞口、深溝與管道坑、槽等處,在其上面所加的防護蓋板兩側,須有防止被拖動的措施,它的材質須能承受不小于擋在卡車后面的額定有效承載力兩倍的荷載,以防車輛偏向或駛出道外沖向洞口板身。
G.墻面等處的豎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要加裝工具式或固定式防護門。門柵網格的間距應不大于15厘米,也可采取防護欄桿,下設20-30厘米的擋腳板或擋腳笆。
H.下邊沿至樓板或底面的高度低于80厘米的窗臺等豎向洞口,外側落差大于2米時,就應在施工過程中加設高至1.2米的臨時防護欄桿,這是為了防止人身沖翻下落,其它對臨近的 人與物有墜落危險的各種豎向孔洞,都加以蓋設或作一定的防護。這些防護措施都要有固定的位置,防止移位或被取走。
2、立體交叉作業(yè)的安全措施
A.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yè)施工時,任何時間、任何場所都不允許在同一垂直方向操作,上下操作位置的橫向距離,應 大于層高可能墜落半徑范圍。在設置安全隔離層時,他的穿透能力應不小于安全網的防護能力。
B.拆除模板、腳手架時,下方不得有其它操作人員,拆除后,臨時堆放處離樓層邊沿不應小于1米,起堆放高度不能超過1米。任何拆卸下來的物品,都不準堆放在樓層口通道處、腳手架邊緣。
C.施工物料提升機等設備旁人員進出建筑物的通道口,搭設安全隔離層,防護棚頂部,要做雙層結構。
中五區(qū)段煤倉澆筑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滑坡段土石方安全專項方案專家論證
移動模架操作規(guī)程及安全措施
貨物/物料堆高相關規(guī)范要求是多少
橋梁施工安全環(huán)保保證措施
大模板、樓板等構件安裝作業(yè)的安全防護
監(jiān)理質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土建部分
壓力管道冬季施工技術措施
施工現場安全施工注意事項
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及防范措施
高空作業(yè)具體安全措施
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
腳手架的搭設要求
冬季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施工現場安全隱患排查及整改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