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環氧乙烷罐區
環氧乙烷是裝置的主要產品之一,爆炸范圍為3%-100%,沸點10.7℃,性質非常活潑,因而在生產、儲存、裝車、運輸過程中要嚴格執行相關的安全規章制度。環氧乙烷產品要求是在N2封情況下低溫(—5℃)儲存,若發生泄漏噴濺在身上會發生凍傷,遇見火星將引起著火爆炸,是裝置十分危險的區域。
(二)重點設備
乙二醇裝置重點設備為循環氣壓縮機和冷凍機。此外,還有部分特殊閥門如氧氣混合站電磁閥,這些閥門出現問題會使裝置部分停工或全裝置停工,甚至有可能導致惡性事故的發生。
1.循環氣壓縮機? 該機為裝置的心臟,若出現問題不能運轉,裝置只能停工。一般乙二醇裝置只設置一臺壓縮機(原動機可選用不同動力,為蒸汽透平和電動機),因而機組的運行狀況對保證裝置安全生產非常重要。
2.冷凍機? 該機為環氧乙烷產品低溫儲存冷凍液降溫,若出現問題不能運轉,環氧乙烷產品不能儲存,精餾系統只能停工,對裝置經濟效益的影響很大。
3.特殊閥門? 環氧乙烷反應中的氧氣混合站系統,是影響裝置開車和聯鎖停車的執行系統,其電磁閥動作要求靈敏、迅速,其中聯鎖發生時負責切斷進料和打開放空的閥門要求0.2秒動作,以保證反應系統聯鎖后安全停車。
三、危險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乙二醇裝置由于其工藝、物料的特殊性,原料乙烯為易燃易爆氣體,產品環氧乙烷的爆炸范圍更廣更危險,雖然有聯鎖系統的保護,但生產過程還是極具危險性的,所要求的工藝控制非常嚴格。即使這樣,在世界范圍內乙二醇裝置還是發生了多起著火、爆炸事故。
(一)開停工時危害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1.開工時危害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開工時,裝置從常溫、常壓逐漸升溫升壓達到各項正常操作指標。物料、公用工程等逐步引人裝置。所以在開工時,裝置的操作參數變化較大,操作步驟較多,較易產生事故。據行業交流了解,目前各裝置都具備較為完善的技術規程和操作法,操作人員也能按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因而在開工過程中還沒有發生事故的報道。用HSE管理體系中的工作危害性分析(JHA)方法進行分析,在開工過程中的各項作業活動的危險性評價分數均較低,這主要得益于裝置工藝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
通常環氧乙烷反應系統開工步驟是較為重要的:
①裝置內計劃接人氮氣、蒸汽、水等公用工程,系統進行充壓、試漏、置換等準備工作;②反應器用HS加熱升溫;③確認聯鎖試驗結束;④壓縮機建立干氣密封;⑤壓縮機啟動并逐漸升到規定轉速;⑥系統切大循環;⑦氧氣混合站吹掃;⑧具備投料條件,待令開車。
操作法的完善和規章制度的嚴格執行是避免事故的最好的防范措施。
2.停工時危害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裝置停工時是裝置由正常操作狀態逐漸降壓降溫降量的過程。其各操作參數變化較大所以也屬于不穩定操作狀態,主要應注意以下問題:
保證反應系統的置換吹掃時間,后系統操作在停進料后同樣要進行充分置換,各塔殘液按要求排空,各系統要降至常溫常壓,為各類檢修創造條件。
按停車范圍的要求加裝盲板,要指定專人負責,加裝盲板要有記錄,現場進行標識。
(二)正常生產中危害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正常生產時其各工藝參數是穩定的,但是在長周期運轉過程中,由于受工藝設備、公用工程條件、人員操作水平、儀表電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正常生產中仍會有不少影響安全生產的因素。表3—39為2001年、2000年我國乙二醇裝置開工率及非計劃停車統計,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造成乙二醇行業各裝置非計劃停車的因素依次為:儀表、設備、電氣、外部原輔材料及公用工程的波動、工藝操作。其中儀表、電氣故障為直接聯鎖動作停車,應定期維護更新。設備問題,通常導致正常生產不能維持,只能緊急停工處理,目前各石化裝置都在推廣預知維修,最大限度的減少非計劃被迫停工。公用工程部分,不受車間控制但危險性最大,裝置所做的工作就是加強對各類突發事故應急處理操作的培訓,盡量將危險性降低,避免再次事故的發生。
(三)設備防腐
由于在乙二醇生產過程中會產生乙酸、CO2等酸性物質,因此裝置的設備維護主要也是考慮減少酸性腐蝕,包括將部分設備更換為不銹鋼材質。系統的另一主要腐蝕為沖刷腐蝕,針對這一問題,部分設備已要求設計、制造單位加裝防沖刷板。
低溫甲醇洗消耗偏高原因及解決措施
裝卸搬運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檢維修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蒸化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刷毛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整經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硝酸鈉使用注意事項
煤氣設備與管道附屬裝置安全
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要求
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注意事項及預防措施
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評價報告記錄
天然氣危險性分析
化驗室潛在安全隱患與防護措施
埋地燃氣管道的安全間距控制
危險源辨識及風險控制
重大危險源辨識、評價及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