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設備危險性分析
(1)電氣線路或電氣設備安裝操作不當、保養不善及接地、接零損壞或失效等,會造成漏電,產生電火花引發爆炸。
(2)高壓線斷落造成電火花。
?。?)防雷電設施或接地損壞、失效,可能遭受雷擊,產生火災、爆炸。
(4)電器設備在潮濕的環境中可引起電化學腐蝕,產生電火花引發爆炸。
四、安全對策
1.工程技術措施
(1)對可燃物的控制措施
①控制LNG泄漏有兩種方法:被動防護法和主動防護法。
a.被動防護法
利用高的防火堤控制泄漏和擴散,防火堤內還可用矮墻或斜坡再次劃分成小的區域,這些矮墻、斜坡形成的較深的溝槽,有助于減少LNG蒸發的表面積。如果防火堤較矮,就需要增加水幕系統,以減少輻射熱對周圍儲罐及設施的影響。
b.主動防護
高倍數泡沫系統的使用尤為重要,它的使用有如下兩種情況:
蒸氣驅散:如果泄漏的LNG沒有起火燃燒,用高倍數泡沫系統有效地向上驅散泄漏出的氣體,降低地面可燃氣體濃度,減少起火爆炸的危險性。
滅火控制:如果泄漏的LNG起火燃燒,就應該用高倍數泡沫系統進行滅火,防止演變成更大的災難,同時還能降低熱流對周圍建筑的影響。
?、诜栏胧┆?/p>
a.由于管線鋪設在地下,所以管道內外表面的防腐一般使用涂油漆。
b.管道連接點、襯板、墊片處容易產生腐蝕,可采用抗縫隙腐蝕的金屬或合金材料,并采用合理的設計方案,如:嚴密的法蘭,適宜的墊片;采用電化學保護,用負電性強的金屬做陽極,與易發生縫隙的金屬部位構成電化學體系;采用緩蝕劑保護。
c.罐底外壁按常規做外防腐涂層外,應采用犧牲陽極或強制電流陰極保護法,可以用儲罐防雷防靜電的接地極。
d.罐底內壁防腐一般采用涂層防腐,涂層絕對不能使用導靜電防腐涂料。
e.罐壁防腐重點是底部水層高度范圍內,應對罐底內壁1m高采用環氧基耐鹽水有關專用絕緣涂料,其他部位可采用油罐的專用導靜電料涂料。
?、墼O備安全設計
a.各裝置均設計成密閉系統,控制操作條件,使被加工的物料和介質保持在由設備和管道組成的密閉系統內。
b.在裝置的出口總管上應裝緊急切斷閥,當氣化器出現事故,輸出的NG溫度低于要求值時,可緊急關閉閥門。當輸配管網出現故障或事故時,也可防止NG進入管網。
c.液相管道的兩個切斷閥之間應設安全閥,防止管道超壓。氣相總管上應設置緊急安全放空裝置,一旦總管上緊急切斷閥關閉、氣相管道超壓,可關閉以保護管道的安全。
d.儲罐液相管上應設緊急切斷閥,內罐應設置安全閥、放空閥、降壓調節閥、升壓調節閥、超壓報警、高低液位報警等,外罐設置泄壓設施。
e.在儲罐區、氣化區應各設一集液池,池邊設高倍數泡沫發生裝置,遇到LNG少量泄漏時,可引流到集液池內,向池內噴高倍數泡沫覆蓋液面,降低LNG蒸發速度,使其安全氣化。(2)對點火源的控制措施
①防明火及火星措施
a.嚴格遵守明火作業的要求,認真執行用火制度。在易燃物附近焊接時,應充分做好隔離和防護。在罐內作業時,要進行強制通風,嚴防產生滯留可燃氣體。對動火容器內部氣體提前做采樣分析。
b.防止產生火星。在油罐周圍應建立禁火區,嚴禁帶入火種,嚴防鐵器碰撞造成火花。油罐區內嚴禁帶電作業,采用電器儀表測量罐溫,嚴禁將電器接頭暴露于燃油蒸氣內,以免接頭產生火花發生事故。液位指示器游標與繩接觸部位應用有色金屬制造,嚴格控制油品加熱溫度。
低溫甲醇洗消耗偏高原因及解決措施
裝卸搬運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檢維修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蒸化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刷毛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整經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硝酸鈉使用注意事項
煤氣設備與管道附屬裝置安全
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要求
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注意事項及預防措施
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評價報告記錄
天然氣危險性分析
化驗室潛在安全隱患與防護措施
埋地燃氣管道的安全間距控制
危險源辨識及風險控制
重大危險源辨識、評價及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