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號
|
危險、有害因素
|
事故原因
|
危險性等級
|
對策措施
|
|
1
|
超壓爆炸
|
1.無安全閥、壓力表;
2.安全閥、壓力表損壞;
3.空壓機或空氣儲罐選型不合適、不配套;
4.空氣儲罐、壓縮機材質不符合要求;
5.空氣儲罐未定期檢測;
6.安全閥、壓力表未定期檢測
|
Ⅲ
|
1.安裝壓力表、安全閥;
2.定期檢查并校驗安全閥和壓力表;
3.選擇合適的、合格的空氣儲罐和空壓機;
4.安全閥、壓力表、空氣儲罐應定期檢測
|
|
2
|
觸電
|
1.電氣設備的外殼帶電;
2.線路外皮的絕緣損壞、線路短路;
3.不按照規定設置漏電保護器;
4.安全防護裝置不全或故障;
5.作業環境不良;
6.維護管理不善等
|
Ⅱ
|
1.定期檢查電氣設備;
2.安裝漏電保護器;
3.加強絕緣做好接地保護;
4.選用符合規范電氣設施;
5.安全用電規程、人員崗前培訓
|
|
3
|
噪聲
|
1.空壓機未采取隔音降噪措施;
2.人員長期在噪聲環境中工作;
3.無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或失效
|
Ⅱ
|
1.選用低噪聲的設備;
2.采取隔音降噪措施;
3.避免人員長期接觸噪聲環境;
4.佩帶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
|
|
4
|
振動
|
1.空壓機基座不牢;
2.空壓機基座損壞;
3.設備損壞
|
Ⅱ
|
1.加強安裝質量;
2.加強設備檢查,防止設備損壞
|
|
5
|
機械傷害
|
1.空壓機轉動部位無防護罩;
2.防護罩設置不符合要求;
3.人員操作不慎,將衣物、頭發等卷入空壓機轉動部位
|
Ⅲ
|
1.加裝符合要求的防護罩;
2.加強員工培訓;
3.加安全色或安全標志
|
|
6
|
中毒
|
1.制氮設備損壞;
2.人員誤接觸氮氣;
3.人員未佩戴防護用具
|
Ⅱ
|
1.加強巡檢,確保設備良好;
2.嚴格操作規程;
3.佩戴適當的防護用品
|
低溫甲醇洗消耗偏高原因及解決措施
裝卸搬運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檢維修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蒸化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刷毛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整經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硝酸鈉使用注意事項
煤氣設備與管道附屬裝置安全
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要求
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注意事項及預防措施
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評價報告記錄
天然氣危險性分析
化驗室潛在安全隱患與防護措施
埋地燃氣管道的安全間距控制
危險源辨識及風險控制
重大危險源辨識、評價及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