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況
高家莊井田位于河東煤田中段,柳林礦區南部, 井田距中陽縣城西約20km,北距柳林縣城20km,行政區劃分大部分屬呂梁市中陽縣下棗林鄉、武家莊鎮管轄,西北部屬柳林縣陳家灣鄉及金家莊鄉管轄。地理坐標范圍為:東經110°56′37″~111°02′15″;北緯37°16′15″~37°19′44″。
本區交通以公路為主,鐵路為輔。高家莊井田與中陽縣城、柳林縣城之間均有縣、鄉公路相通,從柳林縣或中陽縣東至太原、西至陜西省吳堡縣,均有公路相通。孝柳鐵路從本井田北部通過,該鐵路從南同蒲鐵路介西支線的孝西站起,經中陽縣、柳林縣至穆村鎮,全長116km。礦區交通較為便利。
風井井筒設計凈徑為Φ8.0m,設計深度為622.5m,凈斷面為50.24㎡,井口設計標高+1132.0m?,F風井籌備工作已接近尾聲,具備永久鎖口施工相關條件,為了保障井筒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特編制本措施。后附鎖口施工裝備配備表。
2、工程內容及工程技術特征
永久鎖口施工高度為12m,標高+1132.0m~+1120.0m。井筒段豎筋Ф18@200mm,環筋
Ф20@200mm,箍筋為Ф12@200mm,梅花狀布置,雙層鋼筋砼結構,鋼筋保護層:內層50mm/外層50mm;砼標號C35,壁厚700mm。
風硐出口施工長度為5.9m,底板標高-10.086m,凈斷面為5200×5200mm,鋼筋為Ф10~Ф25,縱筋間距為200mm,橫筋間距均為150mm。澆筑厚度為400mm,強度等級為C35。 底板墊層厚度為100mm,強度等級C35。
安全出口施工長度為3m,底板標高-2.5m,凈斷面為2000×2000mm,鋼筋為Ф10~Ф16,鋼筋間距均為200mm。澆筑厚度為250mm,強度等級為C35。
后附施工圖。
3、水文地質
井田內幾乎全被新生界地層覆蓋,井田地層由老至新有:奧陶系中統上馬家溝組(O2m)、峰峰組(O2f);石炭系中統本溪組(C2b)、 上統太原組(C3t);二疊系下統山西組(P1s)、下石盒子組(P1x)、 上統上石盒子組(P2s)及石千峰組(P2sh);上第三系上新統 (N2) 及第四系中更新統(Q2)、上更新統(Q3)、全新統(Q4)不整合于各時代地層之上。
后附新補6號孔地質柱狀圖。
4、施工方案:
井筒掘進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挖掘,挖掘機通過西側的安全通道進出。上部6m用大型挖掘機,一次掘到位(包括安全出口和風硐出口);下部6m用SW30型挖掘機挖掘、裝罐,配合人工進行刷幫,用穩車懸吊吊桶出矸,經翻矸平臺,卸至地面,矸石通過鏟車運至指定地點。
砌壁支護采用組合大模板,有效段高3.6m。操作平臺采取在井筒內懸掛吊盤方式。井筒砌壁用混凝土由兩臺JS-1000型攪拌機進行攪拌。攪拌好的混凝土經溜灰槽輸送至井口,經溜灰管輸送入模。
5、具體施工步驟
4.1從井口標高±0.000m位置一次性掘進至-12m(包括風硐出口和安全出口)。
4.2從-12m整體綁扎鋼筋至±0m位置(包括風硐出口和安全出口)。
4.3由測量人員按照井筒中心以R=3900mm為內徑,用紅磚砌筑磚墻,高度200mm,寬度為400mm,用于工作面找平和組裝模板。模板找正后,澆筑C35砼至-10.4m位置。
4.4在-10.4m位置井筒停止澆注,先對風硐出口底部進行澆注成形,待底板凝固以后,用建筑施工板和木方對風硐出口墻部進行支模工作,待墻部澆注完以后,再對頂部進行澆注。
4.5從-10.4m開始對井筒進行澆注;到-2.732m停止井筒澆筑,待安全出口澆注完畢后,再整體對井壁澆注至-0.5m。
4.6在-0.5m處根據封口盤梁布置,預留出封口盤梁梁窩,以便封口盤施工。
6、施工方法
6.1挖掘工作
從井口標高±0.000m位置用大型挖掘機一次性掘進至井深-6m,同時把安全出口一次性挖掘出來,風硐出口-6m以上挖掘完成;挖掘機挖掘,人工鍬鎬修整。-6m~-12m用SW30挖掘機進行挖掘,風硐出口下部矸石用挖掘機扒至井筒內,用穩車提升吊桶進行出矸,挖掘至-12m后,用水準儀操平工作面。
6. 2鋼筋綁扎
井筒段鋼筋為豎筋Ф18@200mm,環筋Ф20@200mm。豎筋、環筋均采用綁扎方式,豎筋搭接長度為30d。風硐出口和安全出口鋼筋為Ф10~Ф25,鋼筋綁扎采用22#鐵絲綁扎,每個搭接處必須綁扎3道。環筋層與層之間綁扎接頭要相應要錯開,并確保做到橫平豎直。
6. 3立模工作
找平工作面后,經監理和建設單位人員驗收挖掘荒徑合格后,在-12m水平位置砌筑200mm高磚墻并操平。施工用模板已在地面進行了預組裝驗收并編號,組裝模板時,按編號順序順時針組裝,模板組裝過程中,每塊都必須用水準儀找平、用井筒中心線找正,組裝好后,用井筒中心線再次校正,每塊模塊半徑均符合設計要求。風硐出口和安全出口用建筑施工板和方木進行支模,待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澆注混凝土工作。
6. 4混凝土澆注
井筒砌壁用混凝土由我單位攪拌,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攪拌好的混凝土經溜灰槽至井口,經溜矸槽將混凝土輸送入模。入模澆注混凝土時必須均勻對稱、分層澆注,每層澆注高度以300~400mm為宜,采用電動振搗棒振搗,振動棒的數量不得少于3臺,并有備用。風硐出口和安全出口澆注必須先墻部后頂部分層均勻對稱澆注。
7、封口盤梁窩預留及出口封堵
7.1、在井筒澆注至-0.5m處,由技術人員按照封口盤設計圖紙,進行測量放線,找出梁窩位置,對有梁的位置進行支模打灰,把梁窩預留出來,梁窩兩側澆注300mm厚混凝土,剩余部分暫不澆注,留出鋼筋搭接長度,待封口盤拆除后,破除梁窩,綁筋,進行±0m以上部分澆注。
7.2、安裝封口盤前后要對-0.5m混凝土井壁面上的雜物清理干凈,防止井筒后續施工掉下傷人。
7.3待安全出口和風硐出口施工完畢后用紅磚進行封堵,封堵后要對各個出口靠井壁側四周進行清理,防止雜物墜下傷人。
7.4、在所有永久鎖口澆注工作施工完畢后,對安全出口及風硐出口進行土方回填,在土方回填過程中,確定土料最佳含水量、攤鋪厚度控制在300mm左右、夯實遍數為6~8次,對填筑過程進行嚴格控制。
7.5、碾壓采用進退錯距法。輾壓時,輪跡應相互搭接,防止漏壓和漏夯。人工夯實與碾壓結合處其重疊部位不應小于0.5~1.0米。碾壓時上下層錯縫距離不應小于1.0m。對于碾壓中出現的漏壓及欠壓部位以及碾壓不到位的死角均采用人工夯實方法進行補救。
7.6在整個回填過程中,設置專人監督檢查施工質量,確保土方回填施工質量。
8、勞動組織及工期安排
8.1勞動組織
鎖口盤施工期間組建1支由土建、礦建、機電安裝組織的綜合隊,綜合隊由75人組成。實行“3.8制”作業方式。
施工勞動組織人員配備表
序號工種名稱小班出勤(人)日出勤(人)備 注
1班長13兼職作業
2掘砌工1854
3鏟車司機13
4挖機司機13
5技術員13
6機電修26
7木工13
合 計2575
8.2、工期安排
計劃開工日期為2012年7月10日,工期20天。
9、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
9.1施工質量標準
⑴、做好井下掘進自檢工作,嚴格控制開挖荒徑,控制掘進荒徑在0~150mm之間,不得超挖或欠挖。
⑵、鋼筋綁扎按設計要求進行組織施工,綁扎要牢固,搭接長度符合設計要求,不得出現松扣、缺扣現象。鋼筋綁扎必須做到橫平豎直,綁扎前必須清除上面的泥土、鐵銹。
⑶、依據井筒中心線及中腰線,嚴格控制好立模半徑。井筒立模半徑不得小于4010mm,不得大于4040mm。
⑷、嚴把混凝土攪拌質量關,每次澆注混凝土時必須進行坍落度試驗,并作好記錄。
⑸、澆注混凝土時要做到分層、對稱均勻入模,并加強振搗,振搗必須定人、定位、防止出現蜂窩、麻面及露筋。井壁接茬不大于30mm,無錯臺。
⑹、井筒凈半徑不小于4000,不大于4300mm,井壁厚度不小于設計厚度。
⑺、施工時必須及時做好原始記錄及隱蔽工程記錄。
9.2、質量保證體系
9.3質量保證措施
(1)認真執行合同中指定的國家和行業現行有關驗收標準及規范,嚴格按設計圖紙要求施工,實現合格工程。
(2)建立健全質量管理機構,完善質量管理制度,設專、兼職質量檢查員,檢查評定各分項工程質量。
(3)組織全體參加施工人員包括工程技術和管理干部,認真學習、全面掌握施工質量標準。
(4)嚴格執行各項質量管理制度,重點做好圖紙自審、會審、技術與質量交底工作。
(5)認真編制技術先進、經濟合理、有針對性的指導施工確保工程質量的施工措施,并向全體施工人員及管理干部認真貫徹。
(6)施工期間認真做好測量定向、復測工作,保證工程按設計方位、標高施工。
(7)加強施工材料的質量管理,保證施工材料采購質量。凡進場的施工材料如鋼材等必須有合格證,不符合設計和施工要求的材料,不予驗收和使用。
(8)井筒嚴格按圖紙及措施規定要求施工,實行分區、定人、定位。
9.4、質量檢測措施
(1)原材料質量的控制:原材料要盡量保持穩定的貨源和穩定的質量。用于永久工程的各類原材料,均應提供產品合格證,或提出分批量原材料抽檢試驗合格證書。杜絕不合格原材料進場、入庫、使用。
(2)對使用的模板,使用前須在地面進行組裝,經建設單位、監理驗收后方可入井,入井組裝完畢用中心線進行復測,測點不得小于8個,對不符合要求得模板必須進行處理。
(3)施工工藝的控制:采用我單位砼攪拌機拌料,攪拌機的純拌料時間每次不少于3min,保證攪拌均勻,要經常檢查砼水灰比,發現有較大變化時,要找出原因并及時調整。
(4)加強砼的震搗,為保證砼密實,入模的坍落度控制在180±10mm。
(5)每道工序設質量檢查員,對每個分項工程按設計和驗收規范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的分項工程必須進行處理,否則不準進行下道工序,并做好記錄,從施工過程控制上保證工程質量。
(6)嚴格按設計圖施工和措施組織施工,嚴格執行相關規范或標準,并做好有關記錄。加強施工現場的組織管理,明確各工種操作人員的職責,加強自檢互檢。
10、施工安全措施
⑴、施工前,認真組織所有施工人員學習本措施,并簽字備案。切實搞好安全文明生產,確保井筒施工安全,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⑵、施工-12m~±0m段時,及時觀察基礎磚墻是否需要加固,以防澆筑砼時脹模。
⑶、掘進時,挖掘機操作必須安設專人統一指揮,施工人員必須避開挖掘機旋轉半徑。
⑷、在進行井筒挖掘及綁扎鋼筋施工時必須安排專人觀察井幫,以防片幫傷人。
⑸、施工現場必須有副經理以上人員現場統一協調指揮。
⑹、施工時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必須配帶保險帶并生根在牢固的構件上。
⑺、實行項目安全責任制,使安全責任落實到人,施工時有專職安全員負責安全檢查工作。
安全檢查中發現安全隱患和違章作業、違章指揮必須立即制止,在施工中發現重大安全隱患立即責令停工,待處理完畢確認安全后方可復工。
⑻、特殊工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⑼、搬送材料人員應加強注意,以免碰撞傷人。
⑽、開工前應組織專人對平臺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和徹底清理,防止螺絲、焊條以及雜物墜落。
⑾、未盡事項嚴格執行《高家莊煤礦風井井筒及相關硐室掘砌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11、文明施工或其它要求
⑴、施工用料和小型設備工具應擺放整齊,嚴禁亂扔亂放,工地應保持整潔無雜物。
⑵、工地應保持水溝暢通,保持整潔。
⑶、振動棒等電器開關應置于安全處,保證安全。
⑷、施工后所有拆下來的材料一定要集中堆放。
⑸、鏟車等設備使用后用水沖洗干凈。
⑹、工地應明確設置警示及安全標記,確保安全施工。
⑺、井口20m范圍內必須保持清潔。
煤礦回風立井井筒永久鎖口工程施工安…
綜采工作面過陷落柱開采技術
聯巷砌筑風門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運料橫川做風門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運輸石門風門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瓦斯抽放鉆孔的封孔技術、封孔材料及…
石門揭煤設計、揭煤措施
+320m石門揭煤安全技術措施
習慣性違章作業產生的原因、危害分析…
露天礦開采工藝
安全風險管控措施
礦井停產檢修安全技術措施
非煤礦山常見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煤礦井下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探放水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
冬季“三防”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