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有害的化學因素包括生產性粉塵和生產性毒物,被稱之為塵毒危害。有害物質危害勞動者健康的途徑有三條:
1、通過呼吸道吸入空氣中的有害物質;
2、皮膚接觸有害物質;
3、由消化道進入人體。
要預防塵毒物質的危害,最根本的措施是從原料、工藝、設備方面減少塵毒污染源,降低有害物質的空氣中的含量以及減少勞動者與塵毒物質直接接觸的機會。控制作業環境中塵毒物質危害的防護措施有:
1、工藝技術措施
(1)采用無毒物質代替有毒物質,或以低毒物質代替高毒物質的工藝技術措施。
(2)采取改變工藝過程,消除或減少有害物質的散發,保護勞動者健康。
2、設備技術措施
(1)采用密閉的生產設備可以防止有毒氣體和有害粉塵外逸,使人體免受損害。
(2)增設通風設備可以消除或減少作業環境中有害物質對人體的危害,在塵毒物質無法完全消除或封閉的情況下,應根據工作場所的條件分別采取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設備措施。
3、個體防護措施
在生產技術條件有限即對有害物質無法從工藝、設備措施上加以控制時,為保證工人的身體不受損害,往往要采取人體防護這一輔助性措施。
所謂人體防護系指工人在勞動場所中佩戴使用各種勞動防護器具,防止外界有害物質侵入危害人體。
人體防護按其防護部位不同可分為頭部、面部、呼吸道、耳朵、軀干及肢體的防護。
根據有害物質主要通過呼吸道和皮膚侵入人體這一特點,常用的人體防護器有防塵(毒)口罩、防塵(毒)面具,空(氧)氣呼吸器等。
汽車涂裝作業的職業危害
常見職業危害因素的危害及其防護
輻射工作場所安全管理要求
二甲基甲酰胺的職業危害及防治
注意防范身邊的放射源
金屬及其化合物粉塵肺沉著病預防控制
噪聲的危害及個人防護措施
如何防治隱匿式化學物中毒
重大危險源控制措施
化工生產中的危險有害因素及預防
氨的職業危害與預防
一氧化碳的危害及處理方法
噪聲的危害及個人防護措施
危險源控制安全技術
機械制造行業職業病危害因素及防護對策
高溫職業危害的預防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