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減壓病沉箱癥是由于高氣壓作業后減壓不當,體內原已溶解的氣體超過了過飽和界限,在血管內外及組織中形成氣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短期內(一般在6h內,也有在12h以后者)或減壓過程中發病者,稱急性減壓病;在有或無急性減壓病的基礎上,出現緩慢演變的缺血性骨壞死或關節損傷過程,稱慢性減壓病。本病是由于高氣壓作業后減壓不當而發生的。減壓不當是指未按規定減壓,以及雖按規定減壓,但由于個體差異,勞動強度大或各種環境因素變化以致相對的減壓不夠。
2.接觸機會與健康損害
減壓病多發生于水下施工,打撈沉船、潛艇人員海底離艇脫險上浮或建筑地下工程以及高壓氧艙內的工作人員等。
減壓病可引起皮膚、肌肉骨骼、呼吸循環和中樞神經等系統的病變。輕型減壓病如能正規加壓治療,一般都能恢復健康,不留任何殘疾。
3.臨床表現
大多數在減壓后6h發病,90%在減壓后24h內出現,36h后發病極為少見。
(1)急性減壓病
多在減壓后1~3h內發病。關節、骨骼和肌肉疼痛是最常見的癥狀,以膝、肘、腕和肩關節最為明顯,并可逐漸移行,使患肢因疼痛而難于伸展,稱屈肢癥。皮膚瘙癢、灼熱、出汗以及因脊髓神經受損而出現截癱、感覺障礙、大小便失禁、復視、,失明等癥狀,亦為常見的臨床表現。
輕度:皮膚表現如痛癢、丘疹、大理石樣斑紋、皮下出血、浮腫等。
中度:主要發生于四肢大關節及其附近的肌肉骨關節痛。
重度: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為重度。如①神經系統癥狀:站立或步行困難、偏癱、截癱、大小便障礙、視覺障礙、聽覺障礙、前庭功能紊亂、昏迷等;②循環系統癥狀:虛脫、休克等;③呼吸系統癥狀:如胸骨后吸氣痛及呼吸困難等。
(2)減壓性骨壞死
由于長期小量氮氣泡栓塞,引起骨關節缺血及壞死而發生肢體活動困難或跛行。減壓性骨壞死可以根據骨酪X射線改變進行分期。
I期:股骨、肱骨及(或)脛骨見有局部的骨致密區、致密斑片、條紋及(或)小囊變透亮區,后者邊緣可不整或是分葉狀,周圍繞有硬化環。骨改變面積,上肢不超過肱骨頭的1/3,下肢不超過股骨頭的1/3。
Ⅱ期:骨改變面積,上肢或下肢超過肱骨頭或股骨頭的1/3,或出現大片的骨髓鈣化。
Ⅲ期:病變累及關節,關節面模糊、破壞、變形、死骨形成,關節間隙不規則或變窄;髖臼或肩關節盂破壞、變形,骨質增生和骨關節損害等。患病并有關節有局部疼痛和活動障礙癥狀。
防止粉塵超標的主要措施
清潔生產是預防職業危害的重要對策
職業病危害告知卡(手傳振動)
職業病危害告知(一氧化碳)
職業病危害告知(高溫)
職業病危害告知(當心弧光)
職業病危害告知(有害氣體中毒)
職業危害告知牌(電焊煙塵)
作業環境危險危害因素辨識
高氣溫和熱輻射的危害
工頻電場的危害及防護措施
電焊作業的危害因素
振動的危害及預防措施
非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及其防護措施
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辨識和控制
石棉的危害與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