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鍋爐啟動步驟
(1)檢查準備。對新裝、遷裝和檢修后的鍋爐,啟動之前要進行全面檢查。
(2)上水。為防止產生過大熱應力,上水溫度最高不超過90℃,水溫與筒壁溫差不超過50℃。對水管鍋爐,全部上水時間在夏季不小于1h,在冬季不小于2h。冷爐上水至最低安全水位時應停止上水,以防止受熱膨脹后水位過高。
(3)烘爐。新裝、遷裝、大修或長期停用的鍋爐,在上水后,啟動前要進行烘爐。
(4)煮爐。對新裝、遷裝、大修或長期停用的鍋爐,在正式啟動前必須煮爐。
(5)點火升壓。一般鍋爐上水后即可點火升壓。層燃爐一般用木材引火,嚴禁用揮發性強烈的油類或易燃物引火,以免造成爆炸事故。
(6)暖管與并汽。暖管即用蒸汽慢慢加熱管道、閥門、法蘭等部件,使其溫度緩慢上升,避免向冷態或較低溫度的管道突然供人蒸汽,以防止熱應力過大而損壞管道、閥門等部件。
2.安全注意事項
(1)防止爐膛爆炸。燃氣鍋爐、燃油鍋爐、煤粉鍋爐等點火時必須特別注意防止爐膛爆炸。
防止措施:點火前,開動引風機給鍋爐通風5~10min,沒有風機的可自然通風5~10min。點燃氣、油、煤粉爐時,應先送風,之后投入點燃火炬,最后送入燃料。
一次點火未成功需重新點燃火炬時,一定要在點火前給爐膛煙道重新通風,待充分清除可燃物之后再進行點火操作。
(2)控制升溫升壓速度。由于鍋水溫度的升高,鍋筒和蒸發受熱面的金屬壁
溫也隨之升高,金屬壁面中存在不穩定的熱傳導,需要注意熱膨脹和熱應力問題。
防止措施:鍋爐的升壓過程一定要緩慢進行,以防止產生過大的熱應力。點火過程中,應對各熱承壓部件的膨脹情況進行監督。發現有卡住現象應停止升壓,待排除故障后再繼續升壓,發現膨脹不均勻時也應采取措施消除。
(3)嚴密監視和調整儀表。嚴密監視各種指示儀表的作用是將鍋爐壓力、溫
度和水位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產生卡住、堵塞、轉動或開關不靈等,使得無法投入運行或工作不可靠的故障。
(4)保證強制流動受熱面的可靠冷卻。由于啟動過程加熱比較緩慢,蒸發受
熱面中產生的蒸汽量較少,水循環還不正常,各水冷壁受熱不均勻的情況也比較嚴重,但蒸發受熱面一般不至于在啟動過程中燒壞。
3.鍋爐正常運行中的監督
(1)鍋爐水位的監督。鍋爐運行中,運行人員應不間斷地通過水位表監督鍋內的水位。
(2)鍋爐氣壓的監督。在鍋爐運行中,蒸汽壓力應基本上保持穩定。
(3)氣溫的監督。鍋爐負荷、燃料及給水溫度的改變,都會造成過熱氣溫的改變。
(4)燃燒的監督。使燃料燃燒供熱適應負荷的要求,維持氣壓穩定;使燃燒完
好正常,盡量減少未完全燃燒損失,減輕金屬腐蝕和大氣污染;對負壓燃燒鍋爐,維持引風和鼓風的均衡,保持爐膛一定的負壓,以保證操作安全和減少排煙損失。
(5)排污和吹灰。鍋爐運行中,為了保持受熱面內部清潔,避免鍋水發生汽水共騰及蒸汽品質惡化,除了對給水進行能夠必要而有效的處理外,還必須堅持排污。
4.停爐及停爐保養
(1)停爐。正常停爐是預先計劃內的停爐。停爐中應注意的主要問題是防止降壓、降溫過快,以避免鍋爐部件因降溫收縮不均勻而產生過大的熱應力。鍋爐正常停爐的次序:先停燃料供應,隨之停止送風,減少引風;與此同時,逐漸降低鍋爐負荷,相應地減少鍋爐上水,但應維持鍋爐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
(2)停爐保養。停爐保養主要指鍋內保養,即汽水系統內部為避免或減輕腐蝕而進行的防護保養常用的保養方式有:壓力保養、濕法保養、干法保養和充氣保養。
鍋爐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鍋爐司機作業指導書
鍋爐高硫煤摻燒技術措施
壓力容器使用和檢修安全防護
履帶式起重機吊裝作業安全防范措施
橋式起重機吊裝作業安全防范措施
塔式起重機吊裝作業安全防范措施
輪式起重機吊裝作業安全防范措施
管道焊接標準
吊車吊裝作業的安全注意事項
氧氣、乙炔安全使用方法
壓力容器的安全附件
截止閥的作用
氣瓶安全使用基本常識
液化氣鋼瓶的檢驗與安全使用
二氧化碳鋼瓶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