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本學期對大學生安全文化的學習,我學習到了許多有關大學生安全有關的知識,不論是將來就業后的職業中會遇到的安全隱患,還是現在大學生就業崗位上發生的各種安全事故,都與大學生密切相關,在這門課上學習到的知識,都可以幫助我們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避免許多未知的隱患與事故。其中,有關職業病的預防與治療是比較重要的部分。對于現當代大學生來說,了解職業病的相關知識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安全,職業病,安全意識
引言:安全是指沒有危險,不受威脅,不出事故。安全意識,是在人們頭腦中建立起來的必須安全的觀念。大學生職業安全意識是指大學生針對生產工作過程中各種各樣有可能對自己或他人造成上海的外在環境條件的一種戒備和警覺的心理狀態。大學生職業安全意識以大學生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為基礎,是大學生安全素養的更高層次。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其安全意識主要體現在自我安全意識、公共安全觀念、職業安全素養、社會安全責任感等層面。大學生職業安全意識決定著他們的安全行為方式,影響到他們能否成功避險,是否能夠正確處置在職業生涯中所面臨安全問題。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小和山高教園區三所高校的570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作為調查對象。本調查共計發放570份調查問卷,回收542份,回收率94%,其中有效問卷514份,符合科學調查的基恩要求。其中,在性別上,男女生分別占47.4%、52.6%;在年級分布上,20.5%的學生是大一學生,32.4%的學生是大二學生,26.9%的學生是大三學生,20.2%的學生是大四學生;在家庭類型上,獨生子女占56.2%;在政治面貌和身份上,黨員和學生干部分別占7.8%和37.9%;在生源地分布上,城市生源占51.0%、城鎮生源占19.0%、農村生源占30.0%。
(二)研究方法
采用自編《大學生職業安全意識問卷調查》作為調查工具。本問卷共有30道題目,主要包括大學生的自我安全意識狀況、職業安全素養、公共安全觀念狀況,共三個方面的內容:每道題目按照“是”、“不清楚”、“否”三個選項統計結果:受訪者按照自愿的原則完成問卷;一份問卷的平均完成時間大約為15分鐘。
二:結果與分析
(一)大學生的自我安全意識水平
自我安全意識是指人們對于安全理論和安全知識的了解所形成的觀念、意識的總稱。
1、大學生的自我安全意識,主要包括其個體的安全防范意識和危險應對意識兩個方面。其中,安全防范意識是指對不安全因素及潛在危險的預判和辨別能力。
2、危險應對意識是指大學生面對被騙、搶劫、盜竊、強奸、行兇等危險以及社會公共安全事件時,所選擇的處置觀念和所要采取的應對策略。如果大學生的自我安潛意識較強,那么就可以及時的避開危險、擺脫或減輕傷害;如果大學生的自我安全意識較弱,那么就可能使問題惡化,給自己和他人造成不必要的額外傷害。
調查發現,大學生具備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識,但深度和廣度還需加強。73.2%的大學生會做到“使用煤氣后會進行檢查”;78.4%的大學生表示“在家睡覺前會檢查門窗是否關緊”;68.6%的大學生能夠做到“總是按照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家用電器”。但是,56.9%的大學生表示不清楚“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之間的關系”;42.4%的大學生沒有“曾檢查過家中電線有無老化現象”。
與安全防范意識狀況相比,大多數大學生欠缺危險應對意識。74.5%的大學生表示“知道醫藥箱的存放位置”。但是,55.6%的大學生不清楚“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53.7%的大學生不清楚“如何使用公共場所的消防栓或滅火器”;46.4%的大學生不清楚“天災(如地震、海嘯等)征兆與應對措施”。
(二)大學生的職業安全意識水平
職業安全意識是指在職業工作的生產過程中,生產者腦海里時刻要有安全的意識,以確保人身安全、設備和產品安全。也就是以“預防為主、預防為上”,先前采取必要的措施是使事物發展進程起到巨大的促進或阻礙作用的條件。
1、大學生要認真學習國家及各部委頒發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這是提高大學生職業安全素養的必要手段。
2、大學生應該保持勞動紀律和制度方面的意識,包括職業勞動紀律、安全紀律、組織紀律、工藝紀律等。
3、要保持對生產過程和各個生產環節的警惕性和預防性。
4、大學生要積極主動學習與職業有關的安全知識,做到自我預防、集體預防,將安全隱患與危險扼殺在生產前。
調查表明,大學生的整體職業安全意識還有待提高。84.2%的大學生表示“不清楚常見的職業病與其危害”;78.4的大學生不清楚“發生職業生產事故后的緊急措施”;另外更有91.2&的大學生對“是否愿意學習職業安全教育”表示不感興趣。
(三)大學生的公共安全觀念水平
???? 公共安全觀念是指大學生對于維護多數人生命、健康和公共財產安全的認識和覺悟。其主要體現在是否能夠自覺維護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交通安全、建筑安全、國家安全等。在社會轉型期間,我國各類社會矛盾和風險有所增加,社會公共安全事件頻發。加強公共安全觀念教育,是保證大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維持教育系統穩定、國家安全的需要。
???? 多數大學生具備積極的公共安全觀念。81%的大學生表示“堅信中國一定能夠實現富強”;75&的大學生認為“中國應該積極參與國際事務”;通過研究發現,66.7%的大學生“不關注食品安全問題”;39.2%的大學生并不擔心“商場等公共場所的安全問題”。
三、討論與建議
(一)大學生職業安全意識培養工作的進度化
在我國,由于一些高校片面追求升學率,使得學生的學習成績成為評價一個學生好壞的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尺度和標準,而對學生的安全知識、安全技能與安全意識方面的安全教育全然不顧。當前,校園安全問題,大學生職業安全問題已成為讓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其一,建設大學生學習相關安全法律法規制度。調查發現,大學生對《勞動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法規缺乏相應的了解。其二,建立大學生職業安全意識培養的生活化制度。有針對性的制定《大學生職業安全操作指南》等規范條例。讓大學生懂得利用法律法規維護自身利益,以規范條例約束自己行為,從而減少職業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大學生職業安全意識培養隊伍的一體化
當前,高校大學生職業安全意識教育工作多是以輔導員為主,專業教師參與的少,社會力量參與的更少。在教育實踐形成了大學生職業安全意識教育工作只是單靠輔導員單打獨斗的局面。而輔導員因為時間、精力有限,常常充當了“消防員”的角色。我國對于大學生職業安全意識教育的理論研究與教育實踐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大學生職業安全意識教育在課程設置、內容安排、師資力量和資源建設方面僅靠一個地區或一所學校是難以實現的,需要政府承擔起責任,重視大學生的職業安全意識教育和培養,要加強政策干預,利用立法和行政手段全面推進相關教育工作的發展。此外,高校需要建立起一支包括輔導員、保衛部門管理人員、校醫院醫務人員等專業化的大學生職業安全教育師資隊伍。
四、結論
???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總體職業安全意識狀況較好,但存在一些問題。大學生具備一定的職業安全防范意識,多數大學生具備積極的公共安全觀念,多數大學生具有較高的社會責任感。但是大學生應對危險意識欠缺,女生的公共安全觀念認知水平較低。
當前,政府、高校、家長以及大學生都要高度重視大學生的職業安全意識培養工作。在大學生職業安全意識教育的過程中,要堅持培養工作制度化、師資力量隊伍一體化、教育途徑多元化的教育原則和策略。
參考文獻:
1、《應對突發事件知識讀本》編寫組.應對突發事件知識讀本.北京:新華出版社.2008
2、黃迎兵.《大學安全教育、學生安全意識與安全技能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河南社會科學。2007(5).179-181。
3、周文斌?!陡咝4髮W生安全教育體系構建研究》-《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10.6-10.
4、閆慧.《當代大學生生命責任感教育探討》.航海教育研究.2011.37-39.
???
?
安全生產無小事 企業安全靠大家
安全措施在大型起重船上的應用
網絡安全的現狀分析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
大型場所安全監控系統設計方案
服務器虛擬化安全措施探究
風險社會與風險治理
風險投資的風險防范及其項目經營風險…
試論危巖穩定性評價與防治
淺談如何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淺析安全生產管理措施和方法
淺析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作用
淺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淺析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的原因和對策
網絡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淺析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方式方法
淺談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