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礦山性能化設計的性能規范和防火安全目標
性能化設計方法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學原理與方法之上的,性能化設計方法的發展又推動了性能化規范的發展。性能化規范的作用是制定防火安全的系統目標,包括社會性目標、功能性目標、性能要求。防火安全目標是進行性能化設計的核心所在,是安全系統最終應達到的總體效果,包括了“性能目標和性能標準”兩個具體的項目。
礦山防火的性能目標就是:礦山發生火災后,進行火勢控制,最大程度地降低火災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設備的損失,以及火災后對環境的影響;或對火災事故隱患區的治理,徹底消除火災的發生;從而增強礦山的防災、抗災能力,保證礦山生產的正常進行。性能標準是量化的指標,是指單個消防設備或整個系統的有關技術指標,性能標準所提供的臨界值可以在設計方案中作為計算數據使用。
2.3礦山性能化設計方案的評估
設計方案初步確定后,需要對方案實施后的效果是否能實現既定的性能目標進行科學的檢驗和評估,以便最終確定是否采用該方案。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評估:
1)計算機數值模擬。目前國內外有多種商業軟件可以模擬礦井火災時期煙氣流的速度、溫度、壓力分布,以及有毒、有害氣體的擴散變化情況。通過模擬結果,很容易判斷出是否符合性能目標,從而確定是否采納方案。
2)現場實驗。在發火區采用現場實驗,對設計方案在火災防治中的實際應用效果進行科學的觀測、記錄,根據實測結果來判斷是否能實現既定的性能目標。
3性能化方法在礦山自燃火災防火設計中的應用
3.1礦巖發火燃燒機理
某礦礦體含硫量高,自燃傾向性強,引起礦巖自燃的主要物質是黃鐵礦,發生的氧化反應式為
礦石自燃主要發生在礦體與炭質頁巖的接觸破碎帶內。回采崩落硫化物遇氧后發生氧化放熱反應,熱量聚積一定程度后形成礦石自燃,而其上部的炭質頁巖起到助燃作用。接觸破碎帶及炭質頁巖中的黃鐵礦的氧化速度較快,而灰巖含礦帶中黃鐵礦的氧化速度最低,表2為不同礦巖燃燒指標比較。
表1不同礦巖燃燒指標

通過對礦巖發火燃燒機理的分析可知:井下防火措施應以抑制供氧量為主。這一結論為礦山防火設了技術思路及切入點。
3.2防火設計方案的確定與分析評怙
為達到礦山的防火安全目標,并根據礦山的實際情況,該礦采取了多種方法、措施來進行井下防火設計。總的要求是:盡可能使礦石與空氣接觸的時間短,從而減少礦石發生氧化的機會,徹底治理火區事故隱患,消除火災的發生。
1)開采技術措施。選擇合理的開拓方式和采礦方法,盡量減少礦層的切割量,少留礦柱,合理布置采區,快速回采,保證采區回采時間少于自然發火期,回采完畢后及時封閉采空區。
2)通風防火措施。實行機械通風,建立可靠的通風系統,加強通風管理,盡量控制新鮮風流進入崩落區,并加強通風系統的測定和管理,以及對隔火礦柱的監測和預報工作。
3)阻化劑灌水防火。先后采用灌水滅火降溫、灌泥漿滅火、用石灰作阻化劑灌水滅火等技術方法來進行防火降溫,各方案的優缺點對比見表3。
以鋼代木 保安全 增效益
遠程保護層開采綜合治理技術
正善2201工作面回采過斷層技術方案研究
中央回風井乏風利用
抓好人才培養﹢助推安全發展
綜放工作面頂板預裂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綜放工作面過褶曲構造防倒架預防及處…
綜放工作面開采與實踐技術探析
煤礦安全生產論文范文
煤礦粉塵危害及其防治
煤礦機電安全管理論文
如何做好礦井通風基礎工作
煤礦安全事故根源的探究
當前煤礦安全生產現狀分析
淺談如何減少煤礦機械事故
淺談如何加強煤礦企業班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