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過經驗判斷、技術診斷或其他方法調查確定危險源(即危險因素存在于哪個子系統中),對所需分析系統的生產目的、物料、裝置及設備、工藝過程、操作條件以及周圍環境等,進行充分詳細的了解;
(2)根據過去的經驗教訓及同類行業生產中發生的事故(或災害)情況,對系統的影響、損壞程度,類比判斷所要分析的系統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查找能夠造成系統故障、物質損失和人員傷害的危險性,分析事故(或災害)的可能類型;
(3)對確定的危險源分類,制成預先危險性分析表;
(4)轉化條件,即研究危險因素轉變為危險狀態的觸發條件和危險狀態轉變為事故(或災害)的必要條件,并進一步尋求對策措施,檢驗對策措施的有效性;
(5)進行危險性分級,排列出重點和輕、重、緩、急次序,以便處理;
(6)制定事故(或災害)的預防性對策措施。
某熱電廠安全評價
危化品建設項目安全驗收評價
陸上石油天然氣站場安全風險分級評估…
陸上石油天然氣井場安全風險分級評估…
安全管理體系評價辦法
環保管理體系評價辦法
技術管理體系評價方法
木材加工環境風險評估
風險評價的方法
危險源分類
安全生產風險評價報告
最小割集與最小徑集在事故樹分析中的…
危險源的分類
幾種常見的安全評價方法
安全風險評價方法對照表
安全評價機構資質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