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農村供水現狀
集中供水現狀
集中式供水水源情況
我市鄉鎮集中式水源有88處,擔負農村54萬人的生活用水。這88處飲用水源地經檢測,達標率為44.1%,全省排名第六位。2006年我市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僅為12%。到2011年底,達標率已經達到44%。并提出了2015年達標率達到65%的目標。市委、市政府始終把保護飲用水源作為保民生、促穩定的一項政治任務。全市依法保護和治理飲用水源工作全面鋪開,現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水廠情況
為了解決農村飲水問題,80年代初期建成了一些農村簡易自來水廠,但大多水處理工藝流程落后,設施簡陋,輸配水管網系統老化,二次污染的隱患也比較突出,生活給水水質難以得到保障。隨著國家水質標準的不斷提高以及完善,水廠現有的凈水工藝以及設施設備,再難適應用水水質的要求。盡管很多的水廠對凈水工藝進行改造,但是這種改造無法從根本上適應供水要求。而且許多水廠的設備、管網、設施缺乏日常基本的維護保養,加之水廠的一些其他因素,會對水質產生影響,尤其是一些管道供水。一些使用薄壁不銹鋼管、鋁塑復合管、PPR 管的輸水管道,如果缺乏日常的維護保養,長期使用則極易對水質產生一定的污染。
管網情況
此外,出廠水需要通過復雜龐大的管網系統才能輸送到用戶,其間管線長度可達數十甚至上百千米,水在管網中的滯留時間可達數日,龐大的地下管網就如同一個大型的“反應器”。實驗證明,水在這樣的反應器內發生著復雜的物理、化學、生物的變化使管網結構完整性被破壞,從而導致水質發生變化,造成管網污染。對用戶的自來水進行長期監測,其余氯、渾濁度、細菌總數、總大腸桿菌四項常規指標和綜合合格率均有較大的下降。常常有用戶投訴水質不合格,表現為渾濁、發黃、發紅甚至發黑,但水廠出廠水水質完全符合國家標準,這些特點都表明,水在管網輸送過程中發生了二次污染。
?
分散供水現狀
分散式供水水源情況
農村飲水安全關系著農村居民的健康問題以及對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因此就四川省農村人口飲水安全現狀作了個調查,調查報告顯示,四川省的總人口達到9001.30萬人,其中農村人口人數達到7086.81萬人,占總人數的78.73%;到2010年年底的時候,四川省農村飲水安全人口4936.61萬人,占農村總人口的69.66%;飲水不安全的人數達到2150.20萬人,占農村總人口的30.34%;其中納入國家飲水安全規劃未解決的飲水不安全人口達到870.60萬人,新增加飲水不安全人口達到1279.60萬人,分別占飲水不安全人口的40.49%和59.51%,飲水不安全人口以新增加人口為主。所有的數據都顯示目前來說,農村分散供水條件下農村飲水存在嚴重的安全問題。其次,目前來說,農村自來水的普及范圍還不夠,對于造成的飲水安全問題具有一定的影響。自來水可以分為規范自來水和簡易自來水二種,而自貢市的農村分散供水則屬于后者,簡易自來水即機井、手壓、引泉、集雨等有設施供水到戶的聯戶或小集中工程供水。農村分散供水整體由4773.05萬人減少至3831.92萬人,減少了941.13萬人。
?2010年的時候,就針對自貢市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作過調查,結果調查報告顯示自貢市的88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僅為33%左右,而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更低。總體上,農村飲用水水質不達標人口達到900.37萬人,占飲水不安全人口的41.87%,造成飲用水水質不達標主要是因為氟超標,砷超標,苦咸水,血吸蟲疫區,鎂錳超標,微生物超標和其他水污染導致的水質不達標問題等。水質不達標造成的危害也是很嚴重的。
一直以來,在農村,不管是集中式供水還是分散式供水,基本上都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飲用水的水源在飲用前也并沒有經過消毒處理。所謂自來水,其實只是方便水而已。農民為了圖方便,在自己家里設井,并沒有考慮過水井周圍的廁所、牲畜圈、污水溝等對水井中水的污染。地表的污水通過滲透流入井中,或者直接流入井中。村民喝了受污染的水后發生疾病的現象就會經常發生,可是這種途徑的污染卻往往會被村民忽略。由于農村居民的文化水平不夠高,對飲用水的安全意識也不強,只是憑自己的主觀判斷,水質超標與否,也不怎么關注,也都習以為常。這樣長期以來,便形成了麻木的思想,亂倒亂扔垃圾、隨便排放生活污水等的現象普遍發生。農村居民沒有把水資源作為一種商品的意識,喝水不花錢的思想也是根深蒂固。這樣缺乏水資源的憂患意識,節水觀念也就極為淡薄。
為了掌握更確切的數據,更直觀的反應農村飲用水存在的安全問題,調查小組到自貢市榮縣、富順縣集中供水水源地調查并取樣10份,然后對10份取樣進行檢驗,現將分析結果如下。
(1)檢測項目
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銅、鋅、氟化物、硒、砷、汞、鉻共計11項
(2)檢測方法
按《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源標準進行檢測。
(3)檢測結果
水源地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銅、鋅、氟化物、硒、砷、汞、鉻指標檢測結果如表1所示。
?
| 份數 | 不合格份數數格 | 合格率(%) | 檢測范圍值 | 均值 | Ⅲ類水源標準 | 最大超標倍數 |
COD | 10 | 8 | 20 | 15—80 | 40 | 20 | 4 |
氨氮 | 10 | 6 | 40 | 0.7—2 | 1.5 | 1 | 2 |
總磷 | 10 | 5 | 50 | 0.15—0.3 | 0.23 | 0.2 | 1.5 |
總氮 | 10 | 6 | 40 | 0.7—2.3 | 1.5 | 1 | 2.3 |
銅 | 10 | 0 | 100 | 0.1—0.3 | 0.15 | 1 | ? |
鋅 | 10 | 0 | 100 | 0.1—0.3 | 0.15 | 1 | ? |
氟化物 | 10 | 0 | 100 | 0.2—0.3 | 0.23 | 1 | ? |
硒 | 10 | 0 | 100 | 0.003—0.005 | 0.004 | 0.01 | ? |
砷 | 10 | 1 | 90 | 0.01—0.06 | 0.004 | 0.05 | 1.2 |
汞 | 10 | 0 | 100 | 0.00002 | 0.00002 | 0 | ? |
鉻 | 10 | 0 | 100 | 0.001-0.003 | 0.0002 | 0.01 | ? |
?
(4)水源問題
調查顯示,農村飲用水水源存在問題有:飲用水中COD、氨氮、總磷、總氮含量超標。造成水源存在問題主要是因為近年來,由于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加上養殖業中大量廢水的排放,給農村飲用水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其次是其他的因素導致飲用水中某些元素的超標導致飲用水不安全問題的產生。同時農村環境保護監視治理欠缺,當地群眾保護飲用水水源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不高,大都只是只掃門前雪而已。如果這種現狀不加改善,將會影響到居民的日常生活。
?
自貢市部分鄉鎮駐地及周邊居民生活飲用水為集中式供水,由于環境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淺層水質受到一定影響,為保障居民生活飲用水的安全,掌握農村飲用水衛生狀況預防控制性疾病和應對飲用水衛生突發事件。調查小組對自貢偏遠農村集中式供水出廠水取樣5份進行檢測,現將檢測結果分析如下。
(1)檢測項目
??? 1感官性狀和物理指標:色度、渾濁度嗅和度、PH。
??? 2金屬指標:錳、鐵、砷
??? 3無機非金屬指標:氟化物、硝酸鹽氮、硫酸鹽、氯化物。
??? 4有機物指標:耗氧量。
??? 5微生物指標: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
(2)檢測方法
按《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檢測。
(3)檢測結果
凈水廠水樣的色度、渾濁度、PH、鐵、錳、砷、氟化物、硝酸鹽氮、硫酸鹽、氯化物、耗氧量、菌落總數、總大腸桿群等十三個指標的檢測結果如下(見表2)
表2 凈水廠水質結果
?
| 份數 | 不合格份數 | 合格率 | 檢測范圍 | 均值 | 飲用水標準 | 最大超標倍數 |
色 | 5 | 1 | 80 | 0-48 | 15.2 | 15 | 3.2 |
渾濁度 | 5 | 1 | 80 | 0-4 | 1.33 | 3 | 1.3 |
PH | 5 | 0 | 100 | 7-7.6 | 7.4 | 6.5—8.5 | |
鐵 | 5 | 0 | 100 | 0.1-0.27 | 0.13 | 0.3 | |
錳 | 5 | 1 | 80 | 0.02-0.64 | 0.05 | 0.1 | 6.4 |
砷 | 5 | 0 | 100 | 0.01-0.05 | 0.04 | 0.01 | |
氯化物 | 5 | 2 | 60 | 110—300 | 190 | 250 | 1.2 |
硝酸鹽氮 | 5 | 2 | 60 | 0.7-23.4 | 4.95 | 10 | 2.34 |
硫酸鹽 | 5 | 3 | 40 | 152—360 | 210 | 250 | 1.44 |
氟化物 | 5 | 1 | 80 | 0.4—1.2 | 0.7 | 1 | 1.2 |
耗氧量 | 5 | 3 | 40 | 0.1-6.3 | 2.75 | 3 | 2.1 |
總大腸桿群 | 5 | 0 | 100 | 未檢出 | ? | 不得檢出 | |
菌落總數 | 5 | 0 | 100 | 10—50 | 35 | 100 | |
?
(4)凈水廠出廠水水質問題
根據水廠的檢驗報告,氯化物的合格率為60%,這是由于水廠在凈化水的時候對供給居民的飲用水未能做到徹底的消毒,氯氣含量不足,眾所周知,氯氣進入水中會生成次氯酸,有消毒的作用,但是余氯也會隨著時間而消失,所以肯定有余氯這一指標,而檢查的結果表明余氯含量不足,這才導致了自來水檢查報告中菌落總數的增加。菌落總數的增加會對人們的健康安全造成極大的傷害,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這是由于水廠凈水設施落后,資金不足,偷工減料造成的。
從表格可以看出硝酸鹽氮的合格率為60%,這是由于水源受生活污水、農業生產、牲畜糞便的污染,而水廠設施陳舊,對供給居民的飲用水未盡到有效可靠的處理,導致了硝酸鹽氮含量超標,然而在飲用水的運輸過程當中,引水管道嚴重老化,沒有進行有效的保護管理,導致了管道里的細菌滋生,使得硝酸鹽氮的含量進一步的增加。科學實驗證明,過量攝入高硝酸鹽氮的水或食物會引發消化道癌癥或者肝癌。
我們從表格中還可以發現硫酸鹽的合格率只有40%,這是由于水源上游有3個較知名的私有酒廠,酒廠沒有專門的廢水處理池,由于廢水處理不到位,向河流中亂排廢水,造成了河水中硫酸鹽嚴重超標。然而水廠設備過于簡單和老舊,又疏于管理,節約資金,導致了硫酸鹽處理不理想,人們飲水中的硫酸鹽不合格。我們知道在飲用水中,一般硫酸鹽大于750 mg/L時,人飲用后有輕瀉作用,而低于600 ms/L,除敏感者外,無此作用。硫酸鹽與鎂結合時,作用可加強。新飲用的人或偶飲高含硫酸鹽水的人常會出現輕瀉,但經短時期可適應。當水體中硫酸鹽高至l 000 mg/L時,還可抑制和減弱胃液分泌,胃液酸度下降,胃蛋白酶活力下降,妨礙消化。硫酸鹽味覺閾值視鹽類不同而各異,如硫酸鈣、硫酸鎂為525 mg/L,硫酸鈉為350 mg/L,一般硫酸鹽300—400 mg/L開始感覺水有味。由于硫酸鹽對水味影響和輕瀉作用,我國對地表水水質標準要求不超過250 mg/L。水體中含有較高濃度的硫酸根離子時,硫酸鹽還原菌厭氧條件下會使硫酸根轉化產生有毒臭氣硫化氫,嚴重污染大氣,甚至毒性更強的硫代硫化物、聯四硫酸鹽等,從而危害人們健康。
表中數據表明水廠中水耗氧量不達標,經過調查小組實地考察發現,水廠中凈化池簡單,衛生嚴重不達標,凈化池中很多浮漂和一些水藻,我們知道水漂和一些藻生植物會消耗氧氣,導致耗氧量不足,水質變差,池中水發出陣陣臭氣,厭氧菌增多,從而導致大腸桿菌和菌落總數增多,使水質不達標。
?
為了比較凈水廠出廠水水質與用戶水水質,更直觀的反映農村飲用水的二次污染,調查小組到該水廠的用戶中取水樣5份,現將檢測結果分析如下。
(1)檢測項目
??? 1感官性狀和物理指標:色度、渾濁度嗅和度、PH。
??? 2金屬指標:錳、鐵、砷
??? 3無機非金屬指標:氟化物、硝酸鹽氮、硫酸鹽、氯化物。
??? 4有機物指標:耗氧量。
??? 5微生物指標: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
(2)檢測方法
???? 按《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檢測。
(3)檢測結果
凈水廠水樣的色度、渾濁度、PH、鐵、錳、砷、氟化物、硝酸鹽氮、硫酸鹽、氯化物、耗氧量、菌落總數、總大腸桿群等十三個指標的檢測結果如下(見表3)
?
表3 用戶水水質結果
?
| 份數 | 不合格份數 | 合格率 | 檢測范圍 | 均值 | 飲用水標準 | 最大超標倍數 |
色 | 5 | 1 | 80 | 0-48 | 15.2 | 15 | 3.2 |
渾濁度 | 5 | 3 | 40 | 0-4 | 1.33 | 3 | 1.3 |
PH | 5 | 0 | 100 | 7-7.6 | 7.4 | 6.5—8.5 | |
鐵 | 5 | 0 | 100 | 0.1-0.27 | 0.13 | 0.3 | |
錳 | 5 | 1 | 100 | 0.02-0.64 | 0.05 | 0.1 | 6.4 |
砷 | 5 | 0 | 100 | 0.01-0.05 | 0.04 | 0.01 | |
氯化物 | 5 | 0 | 100 | 50—100 | 60 | 250 | ? |
硝酸鹽氮 | 5 | 2 | 60 | 0.7-23.4 | 4.95 | 10 | 2.34 |
硫酸鹽 | 5 | 3 | 40 | 152—360 | 210 | 250 | 1.44 |
氟化物 | 5 | 1 | 80 | 0.4—1.2 | 0.7 | 1 | 1.2 |
耗氧量 | 5 | 3 | 40 | 0.1-6.3 | 2.75 | 3 | 2.1 |
總大腸桿群 | 5 | 4 | 20 | 200-540 | 425 | 不得檢出 | |
菌落總數 | 5 | 4 | 20 | 90-450 | 310 | 100 | 4.5 |
?
(4)管網二次污染問題
本次檢測結果表明自貢偏遠農村居民飲用水衛生狀況較差,其中總大腸桿菌群和菌落總數指標合格率為20%,存在著涉水疾病流行的威脅,主要是由于供水設備不先進加上年代久遠,自來水在運輸的途中造成了二次污染問題,加重了村名飲水不安全,對村民的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衛生監督部門應加強生活飲用水的監督檢測,各供水廠應建立完善的飲用水消毒處理設施和對飲用水進行完全消毒處理;應向農村居民廣泛宣傳生活飲用水衛生知識,提高居民的衛生意識,保障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表2中顯示凈水廠水質中的水渾濁度合格率為80%,而表3中用戶水的渾濁度合格率為40%,前者是因為水廠在凈化水的時候對供給居民的飲用水未能做到徹底的沉淀,后者之所以渾濁度加大,調查小組經過多方的走訪調查,發現飲水管網破舊,又沒有及時維護管理,有些管網接觸不良有漏水現象,這才導致了渾濁度加大,細菌的附著。
大多數農村自來水廠不重視管理班子的建設,技術人員偏少以及運行人員素質偏低是目前我市鄉鎮自來水廠普遍存在的現象,而且,人員大多是臨時組建的,或由鎮水電管理站兼管,管理職責不清,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對專業知識不甚了解,與管理水廠所需的管理要求相距甚遠,嚴重阻礙水廠的生產和發展。目前我市大多數鄉鎮自來水廠未能制定嚴格、科學的規章制度以及生產技術操作規程來指導運行管理,也沒有做到規章制度張榜上墻;管理上只是憑經驗,不能進行科學管理。水廠建成后,為了減少開支,對水泵、管線的維護管理不能持之以恒,這是我市大多數鄉鎮自來水廠普遍存在的問題;另外,我市大多數水廠沒有建立水質檢測實驗室,不能隨時對生產的水進行跟蹤檢測,要知道水質的情況,只能把生產的水送至有關部門檢測,不但浪費了水廠的人力物力,而且水質的情況無法得到及時了解和監控,供水安全也就無法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