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加強地震安全性評價和抗震設防要求的管理,防御和減輕地震災害,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和《內蒙古自治區防震減災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使用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和對地震安全性評價進行監督管理,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地震安全性評價,是指根據建設工程場地及周圍的地震活動、地震地質環境和場地地震工程地質條件,按照工程類型、性質、重要性,確定與工程規劃、設計所需的有關抗震設防要求相應的地震動參數和基礎資料。其主要內容包括地震危險性分析、場地地震動參數確定、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復核、地震小區劃、地震地質災害評價等。
本辦法所稱地震小區劃是指對不能直接采用地震動參數區劃圖規定標準進行抗震設防的地區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
第四條 市人民政府地震管理部門負責本市地震安全性評價的監督管理工作。旗縣區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機構,按照職責權限負責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并接受上級地震管理部門的指導和監督。發展和改革、經濟、規劃、國土資源、建設、工商、水務、交通等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地震安全性評價進行監督管理。
第五條 下列新建、改建、擴建的工程項目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并按照國務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自治區地震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
(一)重要機關辦公樓、公安、消防調度指揮中心;
(二)公路、鐵路上長度大于500米的多孔橋或者跨度大于100米的單孔橋梁,長度大于1000米的隧道,城市主干道立交橋工程,高架公路、鐵路和地下鐵路工程;
(三)市級以上的電視發射塔、廣播電視中心、地球衛星站、國際通信發射(接收)塔、主機房,電信和郵政樞紐;
(四)鐵路車站的候車樓,機場的候機樓、航管樓、大型機庫;
(五)單機容量300兆瓦及以上或者規劃容量800兆瓦及以上的火力發電廠,500千伏及以上的變電站和220千伏的重要變電站,電力調度中心;
(六)堅硬、中硬場地上80米以上的高層建筑,中軟、軟弱場地上60米以上的高層建筑;
(七)500床位以上的醫院,6000個座位以上的大型體育館,800座位以上的影劇院,學校,建筑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人員活動集中的多層大型公共建筑;
(八)國家糧食儲備庫,城市供水、供氣、供電、交通調度控制中心及主干線工程;
(九)生產和貯存易燃、劇毒、強腐蝕性產品的建設工程及設施,研究、中試生產、存放劇毒生物制品和天然人工細菌、病菌的較大型的建設工程;
(十)水庫、城市上游的擋水建筑、防護堤工程、污水處理工程以及其他可能發生次生災害的大型建設工程;
(十一)貯存、處置放射性物質的建設工程;
(十二)活動斷裂帶兩側300米范圍內新建的廠礦企業及住宅小區、商業網點等建設工程;
(十三)位于地震動參數區劃分界線兩側8公里區域內的建設工程;
(十四)國家或者自治區地震管理部門與發展和改革部門及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共同確定的其它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的建設工程。
第六條 下列地區必須進行地震小區劃:
(一)位于國家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市區和旗縣區政府所在地城鎮;
(二)占地范圍較大、跨著不同工程地質條件的區域的大型廠礦企業;
(三)縣級以上新建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新城鎮規劃區;
(四)地震研究程度和資料詳細程度較差的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農村環境整治資金管理辦法
內蒙古自治區安全生產條例【2022年修…
內蒙古自治區綠色礦山名錄管理辦法(…
內蒙古自治區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管理條例
內蒙古自治區公路工程質量監督條例
呼和浩特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條例
赤峰市地下水保護條例
內蒙古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
內蒙古自治區安全生產條例【2017年修…
內蒙古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
內蒙古自治區安全生產條例
內蒙古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
內蒙古自治區燃氣管理條例
內蒙古自治區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檢…
阿拉善盟煤田(煤礦)火區防滅火工程…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保護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