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特征
a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
綜合考慮,*******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的物料,屬于低閃點易燃液體,生產儲存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險物料跑、冒、滴、漏;易燃液體溶劑揮發遇明火有引起火災和爆炸的危險。
事故類型有:火災,爆炸事故,中毒事故,觸電事故,機械傷害事故,噪聲傷害事故,車倆傷害事故等。
b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置名稱
火災,爆炸事故,中毒事故,觸電事故,機械傷害事故,噪聲傷害事故可能發生在精餾裝置區和罐區。車倆傷害事故有可能發生在裝卸區。
c事故可能發生的季節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火災,爆炸事故,中毒事故都有可能發生在夏季。因為夏季炎熱,
2應急組織與職責
2.1基層單位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
指揮長:???? ********
副指揮:???? ***********
通訊聯絡組:? **************
治安保衛組:?? ************
醫療救護組:?? ************
搶險救援組:??? ***********************
成? 員:*************************************
2.2職責
信息通訊組:安排人員確保救護現場信息傳輸暢通,并引領外部救援隊迅速進入事故現場支持救援。
治安保衛組:負責疏散人群,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嚴格限制非工作人員出入,保證道路暢通。
醫療救護組:攜帶應急救護器材趕赴現場待命。如果有人員受傷,要及時對其進行搶救,搶救的原則是:先救命,后治傷。
搶險救援組:利用現有條件開展搶險救援行動。包括:緊急搶修、滅火等。
3應急處置
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1)發生少量泄漏,第一時間報告公司應急指揮中心。
(2)發生大量泄漏,火災,中毒,觸電,立即報警。
(3)根據事故事態發展,啟動公司相應的應急預案。
(4)發生事故,所有救援人員到達現場。
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a、中毒、泄漏處置措施
1中毒處置
本廠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原料、溶劑、輔助材料、中間產品及產品中為低毒、有害物質。下面對各種危險化學品泄露后的處置措施和其中毒后的急救措施進行介紹。
異己烷
危險性類別:低閃點易燃液體。皮膚接觸: 立即用肥皂水沖洗 。
眼睛接觸: 立即沖洗,用生理鹽水沖洗15分鐘以上,就醫。
吸 入: 將患者移至空氣新鮮處,施行人工呼吸。
食 入: 就醫、勿催吐。
已烷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吸 入: 將患者移至空氣新鮮處,施行人工呼吸。
食 入: 就醫、勿催吐。
皮膚接觸: 立即用肥皂水沖洗 。
眼睛接觸: 立即沖洗,用生理鹽水沖洗15分鐘以上,就醫
石腦油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流。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 入: 就醫、勿催吐。
2、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另外還要注意一下事項:
(1)進入泄漏現場進行處理時,應注意安全防護,進入現場救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區應嚴禁火種、切斷電源、禁止車輛進入、立即在邊界設置警戒線。根據事故情況和事故發展,確定事故波及區人員的撤離。
如果泄漏物是有毒的,應使用專用防護服、隔絕式空氣面具,立即在事故中心區邊界設置警戒線,根據事故情況和事故發展,確定事故波及區人員的撤離。為了在現場上能正確使用和適應,平時應進行嚴格的適應性訓練。
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用水槍、水炮掩護。
(2)泄漏源控制
關閉閥門、停止作業或改變工藝流程、物料走副線、局部停車、減負荷運行等。
堵漏,采用合適的材料和技術手段堵住泄漏處。
(3)泄漏物處理
圍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體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貯罐區發生液體泄漏時,要及時關閉雨水閥,防止物料沿明溝外流。
稀釋與覆蓋:向有害物蒸汽云噴射霧狀水,加速氣體向高空擴散。對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現場施放大量水蒸汽或氮氣,破壞燃燒條件。對于液體泄漏,為降低物料向大氣中的蒸發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品覆蓋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
收容(集):對于大型泄漏,可選擇用隔膜泵將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內或槽車內;當泄漏量小時,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廢棄:將收集的泄漏物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用消防水沖洗剩下的少量物料,沖洗水排入污水系統處理。
(1)疏散與隔離
在化學品生產、儲存和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生泄漏,首先要疏散無關人員,隔離泄漏污染區。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學品大量泄漏,這時一定要打“119”報警,請求消防專業人員救援,同時要保護、控制好現場。
(2)切斷火源
切斷火源對化學品的泄漏處理特別重要,如果泄漏物品是易燃品,必須
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區域的各種火源。
(3)個人防護
參加泄漏處理人員應對泄漏品的化學性質和反應特征有充分的了解,要于高處和上風處進行處理,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要用水槍(霧狀水)掩護。要根據泄漏品的性質和毒物接觸形式,選擇適當的防護用品,防止事故處理過程中發生傷亡、中毒事故。
具體有一下幾點防護:
1)呼吸系統防護
為了防止有毒有害物質通過呼吸系統侵入人體,應根據不同場合選擇不同的防護器具。對于泄漏化學品毒性大、濃度較高,且缺氧的情況下,必須采用氧氣呼吸器、空氣呼吸器、送風式長管面具等。
對于泄漏中氧氣濃度不低于18%,毒物濃度在一定范圍內的場合,可以采用防毒面具(毒物濃度在2%以下的采用隔離式防毒面具,濃度在1%以下采用直接式防毒面具,濃度在0.1%以下采取防毒口罩)。在粉塵環境中可采用防塵口罩。
2)眼睛防護
為防止眼睛受到傷害,可采用化學安全防護眼鏡、安全防護面罩等。
3)身體防護
為了避免皮膚受到損傷,可以采用帶面罩式膠布防毒衣、連衣式膠布防毒衣、橡膠工作服、防毒物滲透工作服、透氣型防毒服等。
4)手防護
為了保護手不受損害,可以采用橡膠手套、乳膠手套、耐酸堿手套、防化學品手套等。
b、火災
發生火災時:
(1)現場工作人員應立即使用滅火器、消防水泵進行滅火。使用滅火器要注意以下要點:先拉開保險栓,操作者站在上風位置,側身作業,手按壓柄,距火點二米位置膠管對準火源掃射;當火情較大時,同時向上級應急救援中心報告。報告內容包括:起火地點、起火物質、火災情況。
(2)當火災蔓延到非本廠力量所能控制的程度時,在崗員工應立即敲破玻璃按響火災按鈕使用消防水栓,并安排報警——119,(報警人員應向消防部門詳細報告火災的現場情況,包括火場的單位名稱和具體位置、燃燒物資、人員圍困情況、聯系電話和姓名等信息),并安排人員到路口接消防車,以便消防隊員把握火災情況和盡快抵達,采取相應的滅火措施,抓住救災時機。
(3)應急指揮中心根據接警情況,立即向總指揮報告,總指揮迅速趕到現場指揮救援工作。
(4)首先,救險人員確定起火源后,根據起火物質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滅火,并采取措施將火場與其他區域隔離,以免火災區域擴大。如是電氣原因引起的火災,要及時關閘限電。同時,還要確保現場信息暢通。
(5)搶險組(消防組)利用現有條件消防栓及各類滅火裝置開展滅火行動。
(6)治安保衛組負責疏散人群,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嚴格限制非工作人員出入,保證道路暢通。
(7)醫療救護組攜帶應急救護器材趕赴現場待命。如果有人員受傷,要及時對其進行搶救,搶救的原則是:先救命,后治傷。將傷員移至新鮮空氣環境中、使其仰臥在硬平面上、解開衣扣、褲帶。用仰頭舉頸法打開氣道,使傷員的下額角與耳垂間連線垂直于地面,進行人工呼吸,每分鐘吹氣12次。成人:可采用口對口、口對鼻人工呼吸、每次吹入800-1200毫升氣體。人工呼吸時、要觀察傷員的胸腹是否能起伏。若無起伏、說明通氣失敗。應檢查氣道是否打開或氣道內是否有異物阻塞、及時調整傷員頭部位置或清理傷員氣道異物。在搶救過程中,始終保持氣道打開狀態。搶救者通過觸摸成人的頸動脈來判斷有無心跳。若無,就要及時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8)信息通訊組安排人員確保救護現場信息傳輸暢通,并引領外部救援隊迅速進入事故現場支持救援。
c、爆炸
1報火警
2廠區實行警戒,除搶險救援人員外,無關人員全部撤離廠區,保持消防通道暢通。
3根據風向變化情況、地形選擇消火栓。同時啟用消防水槍對裝置和設備進行冷卻,和地面火災撲救。
4 同時利用消防水槍對臨近裝置和設備進行冷卻。
5當消防部門到達現場,統一有消防部門指揮,
6現場指揮密切注意火勢發展,如果事態惡化,立即組織人員、車輛從廠區大門撤離。交由消防部門處理。相關人員全力配合工作。
7待現場事故處理完后,經環境檢測合格,恢復廠內秩序。
d、機械傷害現場處置措施
事故特征:
機械設備運動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擠壓、碰撞、沖擊、剪切、甩出、切斷、扎刺等傷害。
現場處置:(1)立即切斷電源,并大聲呼救
(2)通知安全人員、醫療組盡快趕到現場,進行止血包扎。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
(3)通知應急小組,組織車輛或撥打120就醫。
e、電氣傷害現場處置方案
事故特征:
電器傷害的事故特征有電擊電弧燒傷、皮膚金屬化。電流通過人體內部,使肌肉產生突然收縮效應,產生針刺感、壓迫感、打擊感、痙攣、血壓升高、昏迷等,給人體造成傷害甚至死亡。
應急處置:發生電器傷害時
1)立即切斷電源。可以采用關閉電源開關,用干燥木棍挑開電線或拉下電閘。救護人員注意穿上膠底鞋或站在干燥木板上,想方設法使傷員脫離電源。高壓線需移開10米方能接近傷員。 ? 2)脫離電源后立即檢查傷員,發現心跳呼吸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蘇。進行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應堅持不懈地做下去,直到醫生到達。 ? 3)對已恢復心跳的傷員,千萬不要隨意搬動,以防心室顫動再次發生而導致心臟停跳。應該等醫生到達或等傷員完全清醒后再搬動。
低壓觸電事故脫離電源方法
①立即拉掉開關、拔出插肖,切斷電源。
②如電源開關距離太遠,用有絕緣把的鉗子或用木柄的斧子斷開電源線。
③用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斷流經人體的電流。
④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橋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及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高壓觸電事故脫離電源方法
①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
②戴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拉開開關。
③拋擲一端可靠接地的裸金屬線使線路接地;迫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開電源。
注意事項:
1)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電源插銷,可立即拉開開關或拔出插銷,斷開電源。但應注意到拉線開關和平開關只能控制一根線,有可能切斷零線而沒有斷開電源。
2)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沒有電源開關或電源插銷,可用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或有干燥木柄的斧頭切斷電線,斷開電源,或用干木板等絕緣物插到觸電者身下,以隔斷電流。
3)當電線搭落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或拉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4)如果觸電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沒有緊纏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離電源。但因觸電者的身體是帶電的,其鞋的絕緣也可能遭到破壞。救護人不得接觸觸電者的皮膚,也不能抓他的鞋。
現場急救:
1)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根據觸電者的具體情況,迅速采取對癥救護。
2)觸電者傷勢不重,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并請醫生前來診治或送往醫院。
3)觸電者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應使觸電者舒適、安靜地平臥,周圍不要圍人,使空氣流通,解開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同時,要速請醫生救治或送往醫院。
4)觸電者呼吸困難、稀少,或發生痙攣,應準備心跳或呼吸停止后立即作進一步的搶救。
5)如果觸電者傷勢嚴重,呼吸及心臟停止,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并速請醫生診治或送往醫院。在送往醫院途中,不能終止急救。 3.3報警電話及上級管理部門和救援單位、人員聯系方式
(見附件)
4注意事項
a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項:
1要使復面與自己的頭部結合緊密,不能有一點松動漏氣。
2進入有毒現場后嚴禁脫下復面。
3防止?濾毒罐內過濾紙、沙布、活性炭吸潮,受潮后就失去了濾毒能力。
4過濾罐每次使用時間必須在3小時以內。
b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
1首先檢查搶險救援器材是否完好,發現不合格及時調換。 ?2根據專家組的講解,正確使用搶險救援器材。 ?3使用中搶險救援器材損壞及時更換。
c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項 ?事故處理應嚴格按本應急預案規定程序進行操作,嚴禁隨意改動,如確需改動,必須經專業領導同意后方可。 ?d現場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 ? 保護好現場傷員,防止傷員二次受傷,現場有條件的立即現場進行搶救,條件不具備的立即組織救護并送醫院。了解現場情況,防止事故擴大。
e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 ? 醫療后勤保障組必須有一定急救經驗,所有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滅火器材及其他設備的使用方法;消防設備配備齊全;所有工作人員應愛護和保護消防設施和器材,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維修。 ?f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 ? 在確定各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時,由總指揮長宣布應急救援工作結束,撤除所有傷員、救護人員,清點人員后,留有專人組織巡視事故現場遺留隱患問題。 ?g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 ? 各級人員嚴格服從指揮人員的調配,積極做好救援工作。
附件:另附。
高溫中暑人身傷亡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高溫中暑事故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物資倉庫火災事故現場處置
鋰電池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船舶保安事件緊急情況的現場處置處置…
化學品船卸載時管系泄漏現場處置方案
突發公共事件輿情現場處置方案
灼燙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觸電事故的現場處置方案
壓力容器爆炸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LNG儲罐壓力過高問題處置方案
高處墜落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機械傷害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火災事故(事件)現場應急處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