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故特征
1.1 危險性分析
通過對施工全過程危險因素的辨識和評價,支架坍塌事故發生幾率較大,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及作業環境破壞較嚴重,列為工程項目的重大危險因素。
1.2 事故類型
支架坍塌事故對人體傷害大體為如下類型:懸空高處墜落、坍塌支架淹埋、其它物體打擊。
1.3 事故發生的區域及地點:臨邊、爬梯及2m以上高度處施工。
1.4 事故發生的季節
該事故沒有季節性,但在雨雪季或炎熱的夏季更容易發生。
1.5 危害程度
發生支架坍塌事故后會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或作業環境破壞。
1.6 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1.6.1 支架在施工或預壓過程中有變形或失穩跡象,地基下沉或變形。
1.6.2作業人員不使用爬梯、未按要求系安全帶、安全繩或者使用不當。臨邊、洞口等墜落高度在2米以上,而無防護欄桿、安全網、擋板或防護不可靠。
1.6.3 當發生大風、暴雨、暴雪等惡劣氣候時,高處作業人員即有可能發生墜落事故。
2. 應急組織與職責
2.1 應急自救領導小組組織機構
2.1.1 應急自救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2.1.2 自救組:副經理、各施工隊隊長及指定人員組成。
2.1.3 救護組:項目書記、辦公室、各施工隊工班長指定人員組成。
2.1.4 疏導組:由項目副經理、安質部、測量室、各施工隊值班人員組成。
2.1.5 保障組:由項目總工、辦公室、工程部、物資部、設備部、計劃部、財務部、各施工隊技術負責人及指定人員組成。
2.1.6 善后組:由項目書記、辦公室、計劃部、財務部、各施工隊指定人員組成。
2.1.7調查組:由項目副經理、總工、工程部、安質部、設備部、物資部、各施工隊指定人員組成。
2.2 應急領導小組崗位職責
2.2.1 組長的職責:
A 執行國家、地方、行業、上級有關安全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標準和應急預案;
B 隨時掌握項目現場事故災害及險情,向項目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有關情況;
C 根據事故現場的情況,啟動并組織實施項目現場處置方案;
D 確保應急資源配備投入到位,組織項目應急演練,指揮項目應急行動。
2.2.2 副組長的職責:
A 協助組長開展應急指揮工作,組長不在位時,代行其職責;
B組織編制現場處置方案,落實項目應急行動,組織搞好培訓和演練;
C 負責現場應急處置,根據險情發展,提出改進措施;
D 組織落實現場善后恢復。
2.2.3 自救組職責:
實施現場處置,將人員和設備迅速撤離危險地點,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調整并調集人員、設備和物資搜救被困人員。
2.2.4 救護組職責:
負責現場傷員的醫療搶救工作,根據傷員受傷程度做好轉運工作。
2.2.5 疏導組職責:
維護現場,將獲救人員轉至安全地帶;對危險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
2.2.6 保障組職責:
提供技術保障,并保證應急處置的通訊暢通,物資、設備和資金及時到位及后勤供給。
2.2.7 善后組職責:
妥善安置傷亡人員和安撫傷亡人員的家屬,配合項目做好理賠工作。
2.2.8 調查組職責:
按要求提供事故情況和相關資料,參與評估事故影響程度和損失,提出防止事故重復發生的意見和建議。
3. 應急處置
3.1 高空墜落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3.1.1 當發生險情時,值班人員立即組織危險區域施工人員撤離,迅速報告應急自救組長,自救組長迅速上報項目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
3.1.2 報警方式采用警報器、喊話或其它方式疏散人員,并采用電話向值班室報警。
3.1.3 當事故有擴大趨勢時,應急自救組長向項目應急救援指揮部申請啟動應急預案,及時與地方政府、應急救援隊伍、公安、消防、醫院等相關部門取得聯系,確保24小時聯絡暢通,聯絡方式采用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
3.1.4 現場應急自救領導小組通過上述聯絡方式向有關部門報警,報警的內容主要是: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傷亡情況、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等),已采取的處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內容。
3.2 事故應急救援程序(見應急處置方案后的圖表式樣附件)。
3.3 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3.3.1 出現征兆時處置措施
A支架在施工或預壓過程中有變形或失穩跡象,地基下沉或變形,應立即停止施工,撤離現場施工作業人員,通知應急處置小組,查明原因后決定是否進行下步施工,確保人員安全。
B高處作業人員未按要求系安全帶、安全繩或者使用不當時,也有可能發生墜落事故,此時可以當場制止,必要時召開安全會議通報違章行為,按規章制度進行處罰。
C 臨邊、洞口、爬梯等墜落高度在2米以上,而無防護欄桿、安全網、擋板或防護不可靠時,即有可能發生墜落事故,應按要求完善上述防護設施。
D 當發生大風、暴雨、暴雪等惡劣氣候時,高處作業人員即有可能發生墜落事故,對此要加強對氣象部門的聯系,盡早掌握氣象變化情況,提前停止高空作業,撤離人員,必要時加固高聳設備。
3.3.2 事故發生時處置措施
發生支架坍塌事故時,立即啟動現場處置方案,急救人員盡快趕往出事地點,并及時通知醫療部門,盡量當場施救,搶救的重點放在顱腦損傷、胸部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
4. 注意事項
4.1 作業人員嚴禁穿易滑鞋、高跟鞋、拖鞋,要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
4.2 現場所有洞口、爬梯、臨邊的地方要嚴格按安全技術要求設置防護欄桿、防護網。
4.3 發生高空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如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對休克者,應先處理休克。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保持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4.4 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
4.5 險情發生至現場恢復期間,應封鎖現場,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發生意外。
4.6 救助人員要服從指揮,統一行動。
4.7 及時將搶救進展情況報告應急自救組長。
5. 附件(見現場處置方案后的圖表式樣附件)
高溫中暑人身傷亡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高溫中暑事故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物資倉庫火災事故現場處置
鋰電池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船舶保安事件緊急情況的現場處置處置…
化學品船卸載時管系泄漏現場處置方案
突發公共事件輿情現場處置方案
灼燙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觸電事故的現場處置方案
壓力容器爆炸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LNG儲罐壓力過高問題處置方案
高處墜落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機械傷害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火災事故(事件)現場應急處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