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 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明確各生產檢修單位在交叉作業中的各自安全責任,提高生產檢修現場安全文明生產檢修的管理水平,避免因交叉作業引發事故,保證檢修項目和生產檢修人員的安全與健康,保障機械、設備免受損失,特制定本辦法。
??????? 2、適用范圍
??????? 本辦法適用于冶煉廠各車間、科室、外委承包、檢修及協作單位。
??????? 3、術語和定義
??????? 3.1凡一項作業可能對其他作業造成危害、不良影響或對其他作業人員造成傷害的作業均構成交叉作業。
??????? 3.2交叉作業的范圍是指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的有關工作,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和干擾其工作的。主要表現在土石方開挖、爆破作業、設備(檢修)安裝、起重吊裝、高處作業、腳手架搭設拆除、焊接(動火)作業、生產用電、運輸、其他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作業等。
??????? 4、交叉作業的分類:
??????? A類交叉作業:相同或相近軸線不同標高處的同時生產或檢修作業。
??????? B類交叉作業:同一作業區域不同類型的專業隊伍同時生產或檢修。
??????? C類交叉作業:同一作業區域不同分包單位同時生產或檢修。
??????? D類交叉作業:同一項目由不同分包單位同時生產或檢修。
??????? 5、交叉作業的特點和危害
??????? 兩個以上作業活動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作業,因作業空間受限制,人員多,工序多,機械設備復雜,聯絡不暢等;所以作業干擾多,需要配合、協調的作業多,現場的隱患多、造成的后果嚴重。可能發生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車輛傷害、觸電,火災、淹溺等。
??????? 6、交叉作業的管理要求
??????? 為保證雙方或多方的生產或檢修安全,避免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根據《安全生產法》第四十條之規定:“兩個以上生產經營單位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應當簽訂區域聯保協議(附后),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和應當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專門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與協調”。 通過區域聯保協議互相告知本單位生產的特點、作業場所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以使各個單位對該作業區域的安全生產狀況有一個整體上的把握。
??????? 7、交叉作業的管理原則:
??????? 7.1同一區域內各生產或檢修方,應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建立聯系機制,及時解決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并盡可能為對方創造安全工作條件和作業環境。
??????? 7.2在同一作業區域內生產或檢修應盡量避免交叉作業,在無法避免交叉作業時,應盡量避免立體交叉作業。雙方在交叉作業或發生相互干擾時,應根據該作業面的具體情況共同商討制定具體安全措施,明確各自的職責。
??????? 7.3因工作需要進入他人作業場所,必須以書面形式(交叉作業通知單【附后】,通知單一式三份生產或檢修雙方及廠部各執一份)向對方告知;說明作業性質、時間、人數、動用設備、作業區域范圍、需要配合事項。其中必須進行告知的作業有:土石方開挖、爆破作業、設備(檢修)安裝、起重吊裝、高處作業、腳手架搭設拆除、焊接(動火)作業、生產檢修用電、材料運輸、其他作業等。
??????? 7.4雙方應加強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從業人員作業的技能,自我保護意識,預防事故發生的應急措施和綜合應變能力,做到“四不傷害”。
??????? 7.5交叉作業雙方檢修前,應當互相通知或告知本方檢修作業的內容、安全注意事項。當生產或檢修過程中發生沖突和影響生產或檢修作業時,各方要先停止作業,保護相關方財產、周邊建筑物及水、電、氣、管道等設施的安全;由各自的負責人或安全管理負責人進行協商處理。生產或檢修作業中各方應加強安全檢查,對發現的隱患和可預見的問題要及時協調解決,消除安全隱患,確保生產檢修安全和質量。
??????? 8、交叉作業的安全措施
??????? 8.1雙方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高處作業時,應在作業前對生產檢修區域采取隔離措施、設置安全警示標識、警戒線或派專人警戒指揮,防止高空落物、生產檢修用具、用電危及下方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應急救援隊伍管理…
大型吊裝作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
特種設備安全健康管理制度
設備設施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工程部(板房)經理安全職責
(網絡)視頻監控系統管理制度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建筑機械起重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吊裝作業安全規定
建設部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使用規定
班組長崗位職責
施工現場安全要求規定
施工現場專職安全員的人數配備規定
登高作業安全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