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施工現場各種施工機具的安全可靠性,現根據上級有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范圍:
平刨、圓盤鋸、鋼筋機械、電焊機、攪拌機、氣瓶、翻斗車、潛水泵、打樁機械、挖土機械等。
二、依據:
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及省建設廳實施意見(試行)一施工機具;
2、《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相關部分;
3、《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第二部分)。
三、驗收內容
1、平刨:(1)安全裝置;(2)控制箱及線路;(3)部件緊固;(4)傳動裝置;(5)潤滑;(6)試運轉。
2、圓盤鋸:(1)安全裝置(2)控制箱及線路;(3)部件緊固;(4)傳動裝置;(5)潤滑;(6)運轉檢查。
3、鋼筋機械:(1)一般規定;(2)安全裝置;(3)控制箱及線路;(4)部件緊固;(5)傳動裝置;(6)潤滑;(7)運轉檢查。
4、電焊機:(1)電器裝置(電源漏電保護、二次側漏電保護等);(2)電纜線(電源線及二次回路線);(3)絕緣;(4)防護用具。
5、攪拌機:(1)電氣安全;(2)安全裝置;(3)防護棚;(4)操作平臺;(5)基礎。
6、樁機:(1)基礎;(2)連接緊固;(3)油路系統;(4)安全防護;(5)危險部分;(6)電器安全;(7)警戒。
7、挖土機械:(1)一般要求;(2)空載試驗;(3)荷載試驗。
四、驗收程序:
1、核驗產品出廠合格證、準用證。
2、樁機驗收應查驗專項施工方案和樁機作業人員上崗資格證件。
3、驗收時按驗收表,逐項對照檢查,并做好量化記錄。驗收不合格的,待整改完畢再復驗。凡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4、歸檔:驗收記錄存入臺帳,合格證掛在施工機械旁備查。
五、保養維修
機械設備的合理使用和精心維護是設備安全運行的關鍵,它對減少機械磨損,節約能源消耗,延長使用壽命都有重要的意義.
1、日常保養工作承擔,每天開機前,使用中、停機后,按規定要求進行檢查、保養、潤滑、這是機械設備保養工作的基礎,是確保設備達到整齊、清潔、潤滑,安全、預防事故和故障生產的重要環節。
2、一級保養以操作為主,維修人員輔導,按計劃對機具進行局部和重點部位拆卸、檢查,其主要內容包括清潔機容,疏通油道,更換濾油器,檢查磨損情況,調整間隙,緊固各部件,達到機容整潔,油路暢通,操作靈活,運轉正常的目的。電氣部分的保養工作由電工負責,主要內容檢查電氣元件和儀表反映是否準確靈敏。
3、二級保養以維護工為主,操作工參加,對施工機具的規定部件進行分析了解檢查和修理,包括一保的內容。對機電維修更換磨損的零件部件,更換潤滑油,其主要的目的是使設備達到完好標準,延長大修周期。二級保養的間隔時間一般為一年(運輸設備塔式起重機不在此例),也可以單項工程完成后進行。
4、三級保養以維修工為主,操作工配合,對機械設備進行解體檢查,其主要內容二保的內容外,根據實際可更換主要部件和部分零部件,以提高和鞏固設備完好率,能在較短時間內投入使用。三級保養一般為三個二保時間間隔,也可根據實際適當延長和縮短。
5、新機或經過大修施工機具,應經過走合期,內燃機走合期為100小時,電動機50小時。走合期內內燃機械采取減速30%和減載荷20-30%,電動機減少載荷20-25%。施工機具經維修保養應做好詳細記錄,并存入臺帳資料中。
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應急救援隊伍管理…
大型吊裝作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
特種設備安全健康管理制度
設備設施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工程部(板房)經理安全職責
(網絡)視頻監控系統管理制度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建筑機械起重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吊裝作業安全規定
建設部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使用規定
班組長崗位職責
施工現場專職安全員的人數配備規定
施工現場安全要求規定
登高作業安全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