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有效預防、控制、消除職業病危害,切實保障員工身體健康,做好公司職業衛生監測工作,使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濃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特制訂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范圍內的職業健康管理和職業危害因素的控制。
三、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主要包括作業場所中的粉塵、有害氣體和噪聲等危害因素。
四、工作職責
1、公司職業衛生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本制度的審核、修訂,及本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
2、職業危害管理機構在公司職業病防治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組織監督公司作業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分級管理,每年委托具備法定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一次職業危害因素的監測;每三年進行公司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工作。保存監測結果和評價報告,存入職業病衛生檔案。
3、職業危害管理機構負責對已確認的職業危害因素監測項目與監測點每月進行兩次日常檢測,根據國家標準對監測的結果進行分級,同時公布監測結果。
4、職業危害管理機構應制定年度監測、評價計劃和監測經費預算,財務科要保障監測經費的實施。
五、工作要求
1、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時如實地向安監部門申報本單位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項目、監測結果和評價報告。
2、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點的設定和檢測周期的確定應符合規定,并確保監測系統處于正常運行狀態,檢測方法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要求。
3、檢測人員進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護手套、防護眼鏡、防毒面罩等相關防護用品,日常監測或委托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根據監測結果,比對國家有關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標準做出符合性判定和評價并出具報告,并將檢測結果進行公示。
4、如有發現檢測結果異常,領導小組應立即組織對檢測結果異常的作業場所進行整改,及時杜絕事故的發生。
5、對發現職業病危害因素有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安檢科應及時下發整改通知書給有關單位,督促其采取相關的治理措施,治理達標后方能生產。
6、監測和評價所需經費應納入項目經費預算中,實施專款專用。
?
職業病危害監測及評價管理制度
職業病危害檢測與評價管理制度
職業病危害監測及檢測評價管理制度
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文件…
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
員工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責任制
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責任制的制定、溝…
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會議制度
職業健康管理制度
職業病危害警示與告知制度
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度
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制度
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培訓制度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業病防…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置與報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