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防護原則
生產中的危險和有害因素的作用,依照與距離有關的某種規律而減弱。許多因素的這一性質可以很有效地加以運用。例如防止火藥爆破沖擊波及對放射性等致電離輻射的防護,噪聲的防護等均可應用安全距離防護的原則來減弱其危害。
采取自動化和遙控,使操作人員遠離作業地點,以實現生產設備高度自動化,這是今后的發展方向。
時間防護原則
這一原則是使人處在危險和有害因素作用的環境中的時間縮短到安全限度之內。例如采場放炮后要經過充分的時間通風才能進入。
屏蔽原則
這一原則是在危險和有害作用的范圍內設置障礙以保障人員的安全。如防水閘墻、井口安全門等的設置。
堅固原則
這個原則是以安全為目的,提高結構強度相聯系的,通常稱之為強度安全系數。例如豎井提升的鋼絲繩,堅固性防爆的電機外殼等。
薄弱環節原則
與上述原則相反,利用薄弱的元件,當它們在危險因素未達到危險值之前預先破壞,例如保險絲、安全閥等。
不予接近的原則
這一原則是使人不能落入危險和有害因素作用的地帶,或者在人操作的地帶中防止危險和有害因素的落入。例如安全柵欄等。
閉鎖原則
這一原則是以某種方法保證一些元件強制發生相互作用,以保證安全操作。例如防爆電器設備,當防爆性能破壞時則自行斷電,提升罐籠的安全門不關閉就不能合閘開啟等。
取代操作人員的原則
在不能消除危險和有害因素的條件下,為擺脫不安全因素對操作工人的危害,可用機器人或自動控制器來代替人。
總之,把能量管理好,就可以把安全生產管理好,例如管好電能可以防止觸電事故;防止墜井就是把位能管好不使之轉變為動能;防止炮煙中毒是要管好化學能;冒頂、落石、物體打擊也是位能的轉換等。
PDCA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安全生產事故理論分析
5w2h全面分析安全技術交底
安全生產十大規律
安全管理術語常識理論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基本知識
安全流變一突變的基本概念
全面推進企業“全員、全過程、全方位…
安全生產“三同時”制度的內容
“四不傷害”知識
安全生產的目的和意義
工作安全分析(JSA)介紹
人的不安全行為與物的不安全狀態
安全管理目標
安全生產十大理念
安全生產基本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