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教育的類型
按照教育對象,可以將安全教育分為對干部和對工人兩大類型,具體分類如下:
安全教育:
對干部的分為領導干部、技術干部、行政管理干部、專職安技干部;
對工人的分為新工人、特種作業工作、五新作業工人、復工人員、調崗人員。
2.干部的安全教育
(1)對領導干部的教育
主要應進行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安全規章制度、基本安全技術知識和基本安全管理知識的教育。其目的主要是提高他們對安全生產方針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和自覺性。使他們懂得并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術和安全管理辦法。促使他們關心,重視安全生產,積極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以身作則遵章守紀,并能積極支持安技部門的工作,為安全生產提供良好的條件。
(2)對技術干部的教育
主要包括:①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法紀教育。②本質安全生產責任制,主要是對“三同時”實現安全技術措施和五新工作中他們應承擔的責任。③典型事故案例剖析④系統安全工程知識⑤基本的安全技術知識。
原來由于一般工程技術人員不直接參加生產,不承擔安全生產領導責任,往往缺乏接受安全教育的迫切性,因此對他們的安全教育環節比較薄弱。事實證明工程技術人員與安全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特別是在產品的設計、研制階段,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究試用階段,能找出存在的危險,預先采取措施加以預防和消除,就可為生產創造極為有利的條件。
(3)對行政管理干部的教育
主要內容是,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法紀教育、基本安全技術知識以及他們本質的安全生產責任制。使他們提高責任感和自覺性,主動支持安全工作。
(4)對專職安技干部的教育
包括全面系統的安全知識,要接受正規的系統的專門教育,以利于他們從事具體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術工作。
3.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
主要有3種形式:三級教育、特種作業教育和經常性教育。
(1)三級教育
對新入場職員和工人進行廠級教育、車問教育及崗位教育,這種企業安全生產教育制度稱為三級教育。
廠級教育是對新入廠的職工或調動工作的工人以及廠臨時工、合同工、培訓和實習人員等在分配到車間和工作地點以前,由廠勞資部門組織、安全部門進行的初步安全教育。即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令和規定,本廠安全生產的一般狀況,企業內部特殊危險部位的介紹,一般的機械電氣安全知識,如廠安全須知和預防事故的基本知識。經考試合格后,再分配到車間。
車間教育事新職工或調動工作的工人在分配到車間后,進行韻第二級安全教育。有車間主管安全的主任負責,車間安全員進行教育。教育內容有:本車間的生產概況,安全生產情況,本車間的勞動紀律和生產規則,安全注意事項,車間的危險部位,危險機電設施塵毒作業情況,以及必須遵守的安全生產規程等。
崗位教育是由工段、班組長對新到崗位工作的工人進行的上崗前安全教育。教育內容有:工段、班組安全情況,工作性質和職責范圍,應知應會,崗位工種的工作性質,機具設備的安全操作方法,各種安全防護設施的性能和作用,工作地點的環境衛生及塵源、毒源、危險機件、危險物的控制方法,以及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方法,還要講解發生事故時的緊急救災措施和安全撤退路線。經考試合格后,領導安全操作證,方可獨立進行操作。沒有經過三級教育或考試不合格者絕對禁止獨立操作。
(2)特種作業教育
對接觸不安全因素較多的特種作業人員,如電氣、起重、焊接、司機、鍋爐、壓力容器等工種的工人,要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知識培訓,辦脫產或半脫產培訓班,并經嚴格考試,合格后才能準許操作。這種培訓至少每年一次。另外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投產前也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規程,教育和培訓參加操作的崗位工人和有關人員。
(3)經常性教育
對職工要進行廣泛的經常性安全教育,要在生產全過程的自始至終堅持不斷。堅持安全教育的方法是:班前布置、班中檢查、班后總結,是安全教育制度化。重點設備或裝置大修,應進行停車前、檢修前和開車前的專門安全教育,安技部門應配合主管部門和檢修單位,以確保安全檢修(企業在這些項目中應集中力量確保安全檢修)。對重大危險性作業,作業前施工部門和安技部門必須按預定的安全措施和要求,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否則不能作業。另外,還要進行必要的“離崗安全教育”、“復工安全教育”等,以確保職工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