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是指操作者與上下級之間和同事之間的關系。有關研究資料表明,人際關系不良的車間班組,尤其是上、下級關系緊張的車間、班組,不僅生產效率低,而且更易發生事故。由許多事故原因調查分析結果發現,事故的發生率與勞動群體工人之間的友愛、和諧程度有一定的關系,在勞動條件、年齡、工齡、經驗、訓練程度相當的情況下,與同事關系融洽的工人,不安全行為的發生頻率較小,發生事故最少。一個單元團體的和諧,取決于基層領導可靠的安全管理行為。
2預防事故的對策措施
2.1合理設計機器的安全防護裝置
機器安全裝置是確保機器本質安全,防止事故發生的重要措施。對于人機系統而言,從預防人的不安全行為角度出發,必須進行操作安全設計。對于操作安全設計,主要包括按人機工程學原理設計和配置顯示及控制裝置,也就是從人體角度考慮足夠的進出通道的橫向縱向尺寸、設備的最佳操作區域和凈距,充分考慮采取站立、坐、跪、臥等姿勢操作或控制時的適宜安裝高度、角度等,以及使用各種工器具時的安全空間及防護措施。進而使顯示、控制裝置的設計滿足易看、易聽、易判斷、易操作的要求,例如需要手動操作的閥門,一般安裝在肘部左右以方便用力,需要讀數的表盤安裝在眼部的高度等;對于并排布置的閥組,在每個閥門及管道上設置明確標識,以防緊急情況下誤操作;對于緊急控制器(如緊急停機按鈕等)應設置在人手易于抓到而且能快速操作的位置;同時還應有完善的反饋用儀表和情報傳輸裝置,以反映操作者的技術能力;為防止誤判斷、誤操作有些機器設備還需設置報警和故障保險、內部連鎖裝置。合理設安全防護裝置的目的是為了排除作業中客觀存在的危險,避免誘發人的不安全行為因素的消極互動而導致事故的發生。
2.2創造良好的作業環境
作業環境是指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大自然環境和因生產過程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人工環境。這里所談的創造良好的作業環境是指為生產需要而建立的人工環境。創造一種令人舒適而又有利于工作的環境條件是非常必要的。在生產實踐中,由于技術、經濟等條件的限制,創造舒適作業環境條件有時難以得到保證。在這種情況下,應創造一個允許的環境,首先保證在不危害人身健康和不受到傷害的范圍之內,同時要有其他輔助措施(如監測手段、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等)避免誘發不安全行為。如對于因噪聲引起的人為差錯,主要應對噪聲采取控制措施,確定噪聲控制措施時,主要從三個環節考慮,首先是從聲源上根治噪聲。如果技術上不可能或經濟條件所限,則應從噪聲傳播途徑上采取控制措施(如利用吸聲、隔聲、減振、隔振降噪),若仍達不到要求時,則應在接受點采取個人佩戴耳塞、耳罩等防護措施;對于因振動引起的人為差錯,主要應從機器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中分別采取隔振、吸振、阻尼等措施消除或減小振動、阻止振動的傳播;對于有生產性粉塵和有毒作業場所應采用防塵、防毒,塵毒治理措施,使作業環境空氣中的粉塵、毒物濃度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要求;如果有些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毒物濃度仍達不到安全要求,則在接受點應采取佩戴個人防護用品加以防護;對于高溫作業場所,應采取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方式,有條件的應安裝空調器,進行溫度調節;對于作業環境的采光照明問題,機器設備的安裝位置和方向應有利于操作、觀察、測量崗位的自然采光;當采用人工照明時,應確保作業崗位照明的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勻度符合國家標準;對于作業場所空間、地面等的安全要求,主要應注意這樣一些問題,如對車間設備、設施布局的安全要求,作業地面應平整、清潔、無油污、積水;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堆放不應影響操作空間、機器運轉和車間通道;工位器具、用具、工件應擺放在規定位置,并平穩可靠,無滑落、傾倒的可能。總之需要從作業環境的細節入手,排除產生不安全行為的不良環境因素。
2.3人為差錯原因及預防措施
常見的人為差錯原因主要有:操作者注意力不集中、違反安全操作規程、未按規定使用勞動防護用品、沒有注意一些重要的顯示、操作控制不精確、使用控制裝置的錯誤或以不正確的順序接通控制裝置、儀表讀表中的錯誤、儀表因故障不可靠、疲勞、振動和噪聲、塵、毒、高溫、采光照明等。對于上述一些人為差錯原因可以根據人機工程學原因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加以克服和消除。對于操作者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可在機器設備重要的位置上安裝引起注意的裝置,在各工序之間消除多余的間歇,并應提供不分散注意力的作業環境。對于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的問題,應對有關人員進行全面深入的安全教育培訓。培訓操作者使其意識到生產過程的危險并自覺遵守避免危險的程序;應把安全技術培訓納入整個技術培訓計劃之中,培訓操作者熟練掌握本崗位安全操作技術,并能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對操作難度大而復雜的工種,應建立穩定有效的安全操作行為模式,注意操作者的操作動作,并給予及時糾正和指導。為了提醒操作者注意一些重要的顯示,可采用聲、光報警或鮮明對比手段吸引操作者對重要顯示的注意。對于使用控制裝置的錯誤問題,對控制裝置關鍵的操作順序應提供聯鎖裝置,并將控制裝置按其用途以一定的順序配置。對于儀表讀數中的錯誤,應注意消除視覺誤差,移動讀表人的身體位置,避免不合理的儀表安裝位置或更換不合理的儀表,為了確保儀表的可靠準確,應使用經定期試驗和調試校準過的儀表。也就是說,可通過改善作業內容,合理調節作業速度,減少過長的精力集中時間,合理安排作業與休息,改善不合理的工作位置和姿式,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等一系列措施,來減少操作者的不安全行為。
2.4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
安全生產的實踐說明提高人的素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切生產活動都是通過人來實現的,人的素質包括技術素質、文化素質、安全素質、職業道德、工作責任心、工作態度和身體素質等。為了提高人的素質,就必須進行教育,包括基礎文化教育、安全教育、道德教育和專業技術教育,提高人的素質可以提高人在工作中的可靠性。安全管理工作對預防不行為安全的影響很大—主要任務有宣傳、執行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和規章,并監督相關部門安全職責的落實情況,審查安全操作規程并對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參與干部、職工的安全教育與培訓等工作。可見,管理工作同樣對預防不安全行為具有重要的主導作用。
不安全行為作為對一切違反“章法”的行為的統稱,概念外延較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相比“三違”行為——作為違反明文“規定”的嚴重不安全行為,提法更科學,更民主、更能讓人接受。從構建和諧社會,樹立和落實安全生產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應用人機工程學原理預防不安全行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預防事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并以次作為轉變安全生產監督方式、創新安全生產監督手段、提高安全生產監督效果的重要途徑,將安全人機工程學的研究和傳統的方法相結合,真正把預防不安全行為擺在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位置,在安全管理中將會發揮更大的效率。
PDCA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安全生產事故理論分析
5w2h全面分析安全技術交底
安全生產十大規律
安全管理術語常識理論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基本知識
安全流變一突變的基本概念
全面推進企業“全員、全過程、全方位…
安全生產“三同時”制度的內容
“四不傷害”知識
安全生產的目的和意義
工作安全分析(JSA)介紹
人的不安全行為與物的不安全狀態
安全管理目標
安全生產十大理念
安全生產基本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