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系統中電廠大部分建在動力資源所在地,如水力發電廠建在水力資源點,即集中在江河流域水位落差大的地方,火力發電廠大都集中在煤炭、石油和其他能源的產地;而大電力負荷中心則多集中在工業區和大城市,因而發電廠和負荷中心往往相距很遠,就出現了電能輸送的問題,需要用輸電線路進行電能的輸送。因此,輸電線路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擔負著輸送和分配電能的任務。
輸電線路有架空線路和電纜線路之分。按電能性質分類有交流輸電線路和直流輸電線路。按電壓等級有輸電線路和配電線路之分。輸電線電壓等級一般在35kV及以上。目前我國輸電線路的電壓等級主要有35、60、110、154、220、330kV、500kV、1000kV交流和±500kV 、±800kV直流。一般說,線路輸送容量越大,輸送距離越遠,要求輸電電壓就越高。配電線路擔負分配電能任務的線路,稱為配電線路。我國配電線路的電壓等級有380/220V、6kV、l0kV。
架空線路主要指架空明線,架設在地面之上,架設及維修比較方便,成本較低,但容易受到氣象和環境(如大風、雷擊、污穢、冰雪等)的影響而引起故障,同時整個輸電走廊占用土地面積較多,易對周邊環境造成電磁干擾。輸電電纜則不受氣象和環境的影響,主要通過電纜隧道或電纜溝架設,造價較高,發現故障及檢修維護等不方便。電纜線路可分為架空電纜線路和地下電纜線路電纜線路不易受雷擊、自然災害及外力破壞,供電可靠性高,但電纜的制造、施工、事故檢查和處理較困難,工程造價也較高,故遠距離輸電線路多采用架空輸電線路。
輸電線路的輸送容量是在綜合考慮技術、經濟等各項因素后所確定的最大輸送功率,輸送容量大體與輸電電壓的平方成正比,提高輸電電壓,可以增大輸送容量、降低損耗、減少金屬材料消耗,提高輸電線路走廊利用率。超高壓輸電是實現大容量或遠距離輸電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輸電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
輸電專業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分為輸電運行、輸電檢修、輸電事故處理及搶修三類。
輸電專業管理有幾個主要特點:一是,工作危險性高。輸電線路檢修一般需要進行高空作業,對工作人員的身體素質、年齡和高空作業能力要求很高,從安全角度考慮,一般40歲以上人員很難再勝任輸電線路高空檢修作業工作;輸電帶電作業需要在不停電的情況下,實行帶電高空作業,對技術和人員素質要求更高,因此該工作危險性較高。一般說來,輸電檢修人員可以從事輸電運行工作,但輸電運行人員不一定能從事輸電檢修工作。二是,輸電事故具有突發性。輸電事故處理和搶修工作屬于突發性事故搶修工作,不可能列入正常的輸電檢修工作計劃,在輸電事故搶修人員和業務管理上與輸電檢修差異較大。三是,施工環境大都比較惡劣。受輸電成本和發電廠、水電站位置的影響,大多數輸電線路架設在地廣人稀的高山、密林、荒漠地區,施工環境惡劣,條件艱苦,很多施工設備和材料無法通過車輛運送,導致線路的建設和維護難度增大。
在事故搶修管理方面,對于一般事故搶修,可通過加強對搶修事故的統計分析,了解事故發生的規律,深入分析后確定需要配備的日常搶修工作人員數量;對于日常工作人員不能完成的搶修事故可通過外圍力量的支持協作來完成,如破壞性較大的臺風、地震、雪災等嚴重自然災害發生時,對輸電網絡影響較大,造成的電網事故比較集中,因此可以集中一個地市、全省甚至是全國電力系統的力量,開展事故搶修工作。
輸電線路基礎知識-輸電線路基礎知識
保護輸電線路安全法律問題剖析
輸電線路基本常識
輸電線路運行管理
觸電事故防范
臨時用電作業安全指導手冊
臨近帶電體作業安全指導手冊
高壓帶電作業安全指導手冊
配電室管理制度
高壓線和住宅的安全距離應該是多少
電力作業安全風險等級劃分標準
事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工作票的使用和管理
創建“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
電力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工廠安全用電常識26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