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履帶行走部的維護
履帶行走部中的“四輪一帶”是機器上最主要的易損部件,“四輪一帶”的維修費用約占整機維修費用的60%。履帶運行情況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四輪”的壽命。對整機性能和事故率也將有重大影響。
(一)履帶的正確維護
1、履帶張緊度的調節
正確調整履帶張緊度可延長履帶的使用壽命。履帶過緊,機器動力消耗激增、磨損加劇;履帶過松,履帶節振跳增加,鏈節內磨損加大,轉向時履帶易從導向輪上脫軌。因此在施工中應經常檢查和調整履帶的松緊度。履帶在托鏈輪與引導輪(或驅動鏈輪)之間的下垂量約為15~25mm。其檢查和調整方法如下:
(1)把機器開到平坦硬底地面上,要消除履帶內原有的夾雜物;
(2)用一平直木棒搭在托鏈輪和導向輪上部,測量履帶的下撓度;
(3)用高壓黃油槍往緩沖裝置中的注油咀壓油,使履帶適度張緊;
(4)兩側履帶的松緊要調得一致。
2、履帶主銷(活銷)的裝拆
履帶主銷與鏈軌節孔之間也是過盈配合,在現場裝配時要確保鏈節密封圈等的正確安裝、裝好履帶后在主銷中加注潤滑油。
3、延長履帶使用壽命的措施
(1)及時輔軌減少卸載距離。側卸裝巖機的最佳平均卸載距離為7~8m(配轉載運輸機)在中硬以下巖石中的平均卸載距離可加長至12~15m。履帶的使用壽命和機器的生產率隨卸載距離的加大成倍降低。
(2)嚴格控制裝載一列礦車的數量。為減輕履帶的磨損,裝載一列3噸礦車時,最多為4輛,裝1~1.5噸礦車的數量最多為6輛,完備后配套皮帶轉載,是延長履帶使用壽命的較佳途徑。
(3)及時排水。及時排盡工作面的積水對延長履帶的壽命關系極大。實踐證明、無積水時履帶的壽命可達到有水時的10倍以上。
(4)每班作業后用水沖洗或用大錘震落擠入履帶中的塊狀堆積物。
(5)擰緊履帶板固定螺栓,履帶板固定螺栓的松動與否直接關系到鏈節的壽命。履帶板固定螺栓于機器下井后15天(或工作8小時)用扭力扳手全部重新擰緊一次,擰緊力矩:180~230牛·米。履帶板固定螺栓長期使用后允許少量松動,但不得超過總數的6%(每側8個)。
(二)履帶行走部高強度固定螺栓的擰緊力矩
支重輪固定螺栓(M16)、半軸特制螺栓(M16、M20)和履帶架固定用特種螺檢(M27×2)應于機器下井后15天(或工作8小時)重新擰緊一次。以后每三個月檢查并擰緊。任何情況下上述三種螺栓均不得松動,螺栓擰緊力矩如下:
?
?
?
規????? 格 | M16 | M20 | M27×2 |
擰緊力距(N·m) | 260~350 | 580~780 | 1219~1630 |
?
二、電氣系統的維護和故障檢查
(一)供電和電纜懸掛
1、當使用660V電壓(電機Y型接線),供電電纜不應小于25mm2,380V時(電機△型接線)不應小于35mm2。機器工作時電源電壓波動范圍為±10%(在機器一側測量)。
2、開機前檢查電纜懸掛裝置是否有效。機器工作時電纜懸掛部分應始終保持松弛下垂狀態,電纜本身不得承受拉力。
3、無法采用電纜懸掛裝置時,可用軟的繩帶,其一頭綁扎在電纜外皮上,繩帶的另一頭則一手握柄(木或金屬園棒),用以提拉電纜。盡量不使電纜的移動部分在巷道底板上往返拖拉。
(二)電器系統的日常維護
1、檢查防爆箱、電機接線盒上的螺栓、防爆箱內的連接件和電纜進出口有否松動。
2、檢查防爆箱內是否進水;擦凈電纜外皮上的油污。
3、下井前各防爆面和全部防爆按鈕盒內皆應涂凡士林油。
(三)電器系統的故障檢查
1、機器只前進,不后退。(1)檢查接觸器線圈(線圈是否被燒,線頭是否脫松)。(2)檢查前進接觸器輔助接點損壞或脫落。(3)檢查KAF1、KAF2。
2、機器只后退、不前進。(1)同1.(1).(2)檢查后退接觸器輔助接點是否損壞或脫落。(3)檢查KAB1、KAB2。
3、油泵電機不起動。(1)檢查KM接觸器。(2)檢查ABD8-1 輔助接點。(3)SB6復位
4、機器不能行走。(1)檢查主電路660V(380V)電壓。(2)檢查KM輔助接點。(3)檢查腳踏行程開關是否復位。(4)檢查ABD8-2 輔助接點。(5)SB7復位。
5、真空接觸器不能自保。檢查其背面輔助線路板元件有否脫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