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作用于人體產生有害作用的物質叫毒物,在船舶修理過程中所使用或產生的毒物,經過呼吸道,消化道,皮膚三種途徑,侵入人體組織破壞人體正常機能,引起某些器宮和系統發生病變,引起急性中毒。在進行大量的鋼板割換、去除殘留物(特別是化學品)、除銹和油漆作業、拆裝隔熱絕緣材料(尤其是石棉制品或電線絕緣材料)等,這些作業都有可能導致空氣中含有各種有毒有害物質。在長期密閉的邊柜、艙室、豎井等不通風的地方工作,因為氧氣缺乏,會發生突然暈倒,甚至死亡的事故稱為窒息,兩種現象合為一體稱為中毒和窒息。這種事故會突然發生,常常是一人發生中毒窒息,由于認識不清搶救的人會接連發生中毒窒息死亡,釀成多人死亡的重大傷亡事故。
預防中毒與窒息事故的措施
1、在生產中以無毒、低毒的物料或工藝代替有毒、高毒的物料或工藝,是從根本上解決工業毒物對人造成危害的最佳措施。
1、 長期密閉的艙室、邊柜等場所打開后應申請含氧量、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檢測,必須采取充分的通風換氣措施,保證許可的施工環境。
2、 保證持續有效的通風是防止中毒事故的基本措施。
4、加強個人防護,正確使用防護用品,進入密閉艙室進行涂裝作業必須按規定佩戴防毒面具。作業中派專人監護,防止發生事故。
事故調查應遵循原則
有關事故責任追究的規定
有關事故處理的規定
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
安全生產事故法律責任追究
傷亡事故的統計
事故原因的分析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與處理
安全生產事故分類
事故分類與分級
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主要原因
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理與整改措施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制度
我國關于事故類別的分類
工傷事故定義、范疇、分類及原因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詢問筆錄制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