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油工業生產的特殊性
?
石油與天然氣的生產是由地質勘探、鉆井、試油、采油(氣)、井下作業、油氣集輸與初步加工處理、儲運和工程建設等環節組成。石油與天然氣的生產大部分工作是在野外分散進行,相對的說自然環境和工作條件都比較惡劣。依其生產方式而言,它與其他礦業工程有許多相似之處,但由于產品各異,故又有其特殊性。從產品性質上看,它與石油化工則屬于同一個產業體系,它的產品就是石油化工的原料;而且,隨著生產的發展,油田地面工程與石油化工在生產上的相似之處也愈來愈多。因此可以認為,石油工業是介乎于礦業工程與石油化工行業之間的一個產業體系,其生產上的特殊性大體上可以從下述三個方面反映出來。
?
(一)生產方式
?
石油工業中,地質勘探、鉆井、試油、采油(氣)、井下作業及工程建設等都是野外分散作業,勞動繁重,工作條件不好,而且自然環境條件一般也都比較差,經常會受到一些自然災變的侵擾。因此,事故頻率較高,而且往往由于救援不夠及時致使傷亡擴大、災害蔓延。但是,油氣集輸與初步加工和油氣儲運又與石油化工生產極為相似,具有自動化、密閉化和連續化的特點,對人與人、及人與機之間的協調都有很高的要求,這就需要通過嚴格的規章制度,嚴密的勞動組織和生產指揮系統,以及嚴細的技術要求等,保證生產安全正常進行。否則一旦發生事故,就有可能造成重大損失。
?
(二)產品
?
石油工業的產品主要是原油、天然氣,以及液化石油氣和少量的天然氣油。這些產品具有易燃、易爆、易蒸發和易于聚積靜電等特點,液體產品的蒸氣或氣體產品與空氣混合到一定的比例范圍之內時,即形成可爆性氣體,若遇明火(包括電火花及閃電)立即爆炸,從而造成極大的破壞。這些產品還帶有一定的毒性,如果大量泄漏或不合理排放,將會造成人、畜及生物中毒,甚至形成公害。
?
(三)生產工藝
?
石油工業的生產工藝是多種多樣的,而且有些生產工藝帶有不同程度的危險性。例如,地震勘探和射孔要用炸藥和雷管;測井要使用放射性元素;鉆井過程中可能產生較嚴重的機械事故、發生井噴及井陷;采油作業中可能發生油、氣泄漏和機械事故,修井時可能發生井噴等等。油氣集輸與初步加工處理不僅是在密閉狀態下連續進行的,而且還有天然氣壓縮、高壓儲存、低溫深冷分離、脫硫及原油電化學處理等工藝過程,技術難度較大,同時也具有較大危險性。長輸油管道的生產工藝雖較簡單,但由于輸送量大、連續性強、線長、站多,而且輸送的又是易燃易爆的原油和天然氣,其危險性也是較大的。油庫,由于油、氣產品和設備高度集中,所以是一個危險性大的作業場所,而且一旦發生事故其后果多數是嚴重的。在工程施工中,多采用多工種立體交叉作業,加之使用的重型機械較多,也較為集中,所以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機率是較高的。至于油、氣田的交通運輸,由于車多路窄,加之各種特種車輛的車體大而笨重,操作不易,也易于發生交通事故。此外,石油工業生產中使用的機器、設備、車輛及原材料,數量大、品種雜,這也給安全使用、管理及保存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
總之,生產方式特殊、產品易燃易爆、工藝多種多樣,這些都給石油工業生產帶來了許多麻煩和難題。
?
二、石油生產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
石油生產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大體上可分為3類,即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環境因素,現分述如下:
?
(一)人的因素
?
在不安全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從好的一面講,只要人在思想上重視安全生產,而且技術上又過得硬,就有可能把事故消除在萌芽之中;退一步講,即使事故發生了,但由于處理事故的人在思想上和技術上都有所準備,也就有可能化險為夷,無傷亡無損壞的把事故排除,或是把事故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但是,如果人的安全意識不強,重視程度不夠,工作馬虎大意,技術上似懂非懂,遇有問題處理不當,甚至視而不見聽之任之,則不僅小問題會釀成大事故,本來有可能排除的事故未能排除,而且本不應該發生的事故也會由之而發生。因此,大量的統計數字表明,70-75%的事故中人為過失是一個決定因素。
?
具體的講,人的不安全因素大體上可歸納為下述的3個方面。
?
1.思想意識方面
?
(1)認識不到“安全第一”在生產中的重大意義,表現為盲目追求產量或只顧生產、不顧安全;
?
(2)缺乏責任感和獻身精神,表現為工作馬虎,不負責任,見困難就躲,遇危險就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