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噪聲作業環境的勞動保護管理?
隨著工業的發展,噪聲的危害日趨嚴重。據統計,我國有1000萬工人在噪聲超標的環境中作業,其中10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職業性耳聾。?
人們在強噪聲環境中暴露一段時間,會引起聽力下降,離開噪聲環境后,聽力可以恢復,此現象稱為聽覺疲勞。在強噪聲環境中如不采取保護措施,聽覺疲勞繼續發展,可導致聽力下降或永久性聽力損失。噪聲除影響聽覺系統外,還影響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消化系統等,造成神經衰弱、血壓不穩、腸胃功能紊亂等。?
噪聲污染是一種物理污染,按產生的機制作業環境中的噪聲可分為:①機械噪聲:由機械的撞擊、摩擦、傳動而引起的,如紡織機、電鋸、沖床、破碎機等發出的噪聲。②空氣動力噪聲:由空氣壓力變動引起的,如鼓風機、空氣壓縮機、汽輪機等發出的噪聲。③電磁性噪聲:由電磁的空隙交變力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噪聲,如發動機、變壓器發出的噪聲。?
目前影響工人健康,嚴重污染環境的10大噪聲源是:風機、空壓機、電機、柴油機、紡織機、沖床、木工圓鋸、球磨機、高壓放空排氣和鑿巖機。這些設備產生的噪聲可高達120~130dBA。?
對噪聲作業環境的管理措施主要有:?
1.研制和選擇低噪聲設備,提高機械設備的加工精度和安裝技術,從而降低發生體的輻射聲功率。?
2.改進生產工藝和操作方法,如用無聲焊接代替高噪聲的鉚接。?
3.設立隔聲間,使工人與噪聲環境隔離。?
4.縮短個人在高噪聲環境中的暴露時間,合理安排作業與休息時間。對接噪工人實行工種輪換制。?
5.采用合理的個人防護用品。?
6.制定并實施工廠聽力保護計劃。?
(四)振動作業環境的勞動保護管理?
接觸振動的作業和振動源主要有:①使用振動工具的作業,如鉚接、清砂、鍛壓、鑿巖、造型、搗固、鉆探、割據等,其振動源為鉚釘機、風錘、電鉆、鍛錘、電鋸、搗固機等;②研磨作業,如研磨、拋光、銑鏇等,其振動源為砂輪機、拋光機、銑床、鏇床等;③交通運輸的振動源,如汽車、火車、飛機等;④農業機械的振動源,如收割機、脫粒機、拖拉機等。?
振動對人體的危害分為局部振動危害和全身振動危害。由于局部肢體長期受強烈振動而引起的肢端血管痙攣、上肢周圍神經末梢感覺障礙及、關節骨質改變為主要表現的職業病,稱為局部振動病。全身振動危害主要是引起周圍神經和血管功能的改變,如眩暈癥中的暈車、暈船。?
在很多情況下,振動是不能全部消除或避免的,對振動的防護主要是減少和避免振動對作業人員的損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改進作業工具,對工具的重量、振動頻率、振動幅度進行改進和限制;?
2.作業人員輪流作業;?
3.采用合理的防護用品,如采用防振墊等,減少對作業人員的損害;?
4.定期體檢,做好振動病的早期防治工作。
《關于印發〈職業病分類和目錄〉的通…
一般有毒物品目錄(2002年版)
北京市醫療衛生機構安全風險辨識評估…
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職業病危害評價
職業危害防治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
職業病預防控制措施
低溫作業人員冷損傷的預防和應急處置
企業如何做好職工的防寒保暖工作
勞動保護用品管理制度
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度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
職業危害防治措施
職業衛生法律法規
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制度
硫酸的危害性和預防措施
職業病危害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