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職業病危害及其預防
N1:沒有評估報告和生產區域所有職業健康有害因素清冊。
N2:職業衛生評估與調查沒有由有資格的衛生專業人員和任命的職業衛生員進行,或者沒有檢測強度、濃度。
N3: 沒有認定、申報法定《職業病危害分類目錄》的職業健康有害因素。
N4:沒有認定生產區域存在的放射、高毒等作業,或者至少有1個現場未實行特殊管理3。
N5:至少有1個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未按要求辦理法定的衛生手續。
N6:職業衛生評估與調查結果沒有及時更新。
2、職業病防治與管理
N1:沒有或未正式落實負責職業衛生管理工作的機構及配備并任命職業衛生員。
N2: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規程未將所有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管理。
N3: 沒有職業衛生檔案,或者檔案資料存在嚴重缺失。
N4:沒有建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員工健康監護檔案,或者檔案資料存在嚴重缺失,或者有3名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員工無檔案。
N5:未為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員工提供正式職業衛生培訓或培訓不符合要求,或者培訓記錄不完整。
N6:有2個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的生產現場公告攔沒設或設置不符合要求。
N7:有1個可能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沒設或設置不符合要求。
N8:有1個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衛生設施沒有或不符合要求。
N9:有3臺/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危險物質材料,確沒有符合要求的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N10:產生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生產現場達標合格率不低于85%。
3、勞動防護用品
N1:無制度文本,或者內容嚴重缺失不符合要求。
N2:沒有制定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和計劃,或者現有標準過時不符合法規要求。
N3:有3人次現場崗位員工的勞動防護用品不合格的、超過使用期限。
N4:發現一種特種勞動防護用品沒有安全標志、產品合格證。
N5:勞動防護用品的購置未經安全管理機構審查驗收。
N6:現場發現有以貨幣或者其他物品替代按法規應配勞動防護用品的情況。
4、特殊勞動保護
N1:無特殊勞動保護的制度安排。
N2:現場發現1起安排女職工、未成年工從事法定禁忌勞動。
N3:現場發現1起安排女職工在“四期”從事法定禁忌勞動。
N4:現場使用的臨時工、民工存在違反特殊勞動保護規定的現象。
N5:明知現場作業的勞務分包人員、承包商作業人員存在違反特殊勞動保護規定的現象而沒有施加有效影響。
《關于印發〈職業病分類和目錄〉的通…
一般有毒物品目錄(2002年版)
北京市醫療衛生機構安全風險辨識評估…
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職業病危害評價
職業危害防治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
職業病預防控制措施
低溫作業人員冷損傷的預防和應急處置
企業如何做好職工的防寒保暖工作
勞動保護用品管理制度
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度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
職業危害防治措施
職業衛生法律法規
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制度
硫酸的危害性和預防措施
職業病危害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