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與衛生防疫站衛生監察科密切協作。啤酒企業按照生產與職業危害進行分類。啤酒企業很多部門有糧食粉塵、高溫、氨制冷車間,職業危害是糧食塵肺與化學品中毒等。根據部門所見和衛生防疫站衛生監察科過去對啤酒企業生產環境的粉塵、化學品實測結果,選定了有代表性的釀造系統與氨制冷車間,進行糧食塵肺或化學品中毒的調查。以這兩個調查的結果為基礎,通過分析,為啤酒企業的有可能發的糧食塵肺與化學品中毒這兩個職業病的調查和預防措施制定了較合理的步驟。
發揮工會的作用,將生產或職業危害類似或相同的部門組成小組,啤酒企業安全生產人員和分管安全的領導也參加,定期進行交流職業病預防經驗和成就。要像每季度安全生產例會時一樣,目的是為引起重視并協助解決預防設施的經費等。夏季,職業病預防工作的重點之一是防暑降溫。現在啤酒企業的實際情況是露天作業多,而且范圍大而廣。我公司倉儲部使用黑色遮陽網做起臨時作業棚,并組織其它各部門經理及有關人員參觀,都認為花錢不多,但有助于改善員工操作環境。
我們還對生產情況相同的部門,討論怎樣應對糧食粉塵,改善優化防塵系統,加強對員工的職業病教育。
啤酒企業要按照國家規定對接觸職業危害崗位的人員定期進行職業病體檢,并邀請衛生防疫站工作人員下部門、車間、班組看生產過程,發現問題與部門、車間、班組等關人員討論并提出恰當的預防措施等。
2.深入部門巡查,深入了解生產環境中各種職業危害。企業職業健康管理人員經常到部門、車間、班組等親巡查職業危害的崗位,如呼吸道吸入、皮膚吸收、眼部接觸(如紫外線);觀察工作時防護用具的使用情況,工作后是否清洗兩手或全身洗浴,工作后是否穿著工作服回家,以致仍在吸收工作服上污染的毒物;要觀察員工是否脫去工作服,清洗兩手后才吃飯,餐具是否從車間內帶來,還是從食堂內各人分開的碗櫥內取出,員工是否在車間內吃飯。要注意車間及車間休息室的各種污染情況,如注塑車間內注塑機旁有大量的廢油,就有人在車間內吃飯吃零食,類似情況不少見,又如一位起重工回家后兩眼紅腫,診斷為電光性眼炎,了解到這幾天大修,車間內有較長時間的電焊作業,吊裝時不可避免的看到紫外線而致病。
3.職業病預防措施的逐步完善。加強預防措施,啤酒企業從簡單的初步改善,然后基本解決,最后徹底解決的3個階段。例如本公司的前身是中華啤酒80年代初期,都是以大米為原料的開放性干磨,尤其是釀造車間空氣糧食粉塵的濃度都很高。工齡較長的員工時常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周密調查后,發現公司宿舍在廠內,員工每天24小時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吸入糧食粉塵;為此,啤酒企業提出并很快實施的預防措施是在啤酒企業外另設宿舍,這樣,員工們每天吸入糧食粉塵的時間便減少了2/3。
預防措施應該不失時機地及早采用, “勿以利小而不為”,是職業病的預防之道理。
4.進行技術革新,以便徹底地或較快地對付職業危害。啤酒企業釀造系統中糧食干磨粉碎,啤酒企業花180多萬的巨資將干磨系統全部淘汰更換成濕磨系統。大大的改善了現場的環境,以前是“干磨一開糧食滿天飛”的情況一去不復返。
職業病預防措施中,有的只要改變操作地點或位置就能減輕職業危害。例如在工作現場設置封閉式的操作室,切斷職業危害源。這個預防措施雖不徹底,但是員工們吸入粉塵減少是無疑的。
5.強調預防職業病的衛生宣教。每次組織衛生防疫站進行職業病體檢,要求在員工等待體檢時,抓緊時間對員工進行簡短的衛生宣教:可能患什么職業病,這種職業病的主要危害,簡單易行的個體防護方法等,每次部門都要講。不要怕員工厭煩,只怕他們健忘,要反復講。
每年邀請職業衛生監督所對企業的職業危害崗位進行現場檢測,例如空氣中的粉塵濃度、噪音、氨、流離二氧化硅等是否達到國家衛生標準等。
職業病管理立足于日常工作,工作中加強科學性,實用性等,這些工作的總結便是啤酒企業最好的職業病管理的經驗。
《關于印發〈職業病分類和目錄〉的通…
一般有毒物品目錄(2002年版)
北京市醫療衛生機構安全風險辨識評估…
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職業病危害評價
職業危害防治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
職業病預防控制措施
低溫作業人員冷損傷的預防和應急處置
企業如何做好職工的防寒保暖工作
勞動保護用品管理制度
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度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
職業危害防治措施
職業衛生法律法規
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制度
硫酸的危害性和預防措施
職業病危害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