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光性眼炎
工業電焊、紫外線消毒燈、高原、雪地及水面反光等都可造成眼部紫外線損傷,稱為電光性眼炎或雪盲。二者只是稱謂和致病方式不同,其病理改變及臨床表現一樣。現實生活中以電焊工發生率最高。
紫外線對組織有光化學作用,使蛋白質凝固變性,角膜上皮壞死脫落,一般在照射后3-8小時發病,有強烈的異物感、剌痛、畏光、流淚及瞼痙攣,結膜混合性 充血、水腫、角膜上皮有點狀脫落,熒光素染色陽性。24小時后癥狀減輕或痊愈。治療主要是對癥處理,減輕疼痛。可用1%潘妥卡因眼藥水滴眼,每天2-3 次,其次用抗生素軟膏包扎。預防電光性眼炎的主要措施為加強個人防防,在電焊操作或置身高強度反光環境時,應配戴防護罩或眼鏡。
2、化學性眼灼傷
化學品溶液、粉塵或氣體進入或接觸眼部,都可引起眼部損傷,統稱為化學性灼傷,一般多發生在化工廠、實驗室或施工場所,其中最多見的有酸性和堿性灼傷。
酸、堿灼傷,可帶來嚴重后果,引起視功能或眼球的喪失。因化學灼燒是進行性的,盡快清除進入眼部的化學品是阻止病情發展的關鍵。現場急救處理極為重要。
現場急救處理主要措施是沖洗眼部。可就地取材,用大量清水或其它水源反復沖洗,沖洗時應翻轉眼臉,轉動眼球,暴露穹窿部,將結膜囊內的化學物徹底洗出或至少沖洗30分鐘后,現場處理完后,送至醫院進行治療。
3、治療預防
現場急救處理主要措施是沖洗眼部。可就地取材,用大量清水或其它水源反復沖洗,沖洗時應翻轉眼臉,轉動眼球,暴露穹窿部,將結膜囊內的化學物徹底洗出或至少沖洗30分鐘后,現場處理完后,送至醫院進行治療。
治療主要是對癥處理,減輕疼痛。可用1%潘妥卡因眼藥水滴眼,每天2-3次,其次用抗生素軟膏包扎。預防電光性眼炎的主要措施為加強個人防防,在電焊操作或置身高強度反光環境時,應配戴防護罩或眼鏡。
預防措施是嚴禁裸眼觀看強光源,佩戴專門的面罩、防護眼鏡,以及適宜的防護服和手套。
《關于印發〈職業病分類和目錄〉的通…
一般有毒物品目錄(2002年版)
北京市醫療衛生機構安全風險辨識評估…
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職業病危害評價
職業危害防治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
職業病預防控制措施
低溫作業人員冷損傷的預防和應急處置
企業如何做好職工的防寒保暖工作
勞動保護用品管理制度
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度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
職業危害防治措施
職業衛生法律法規
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制度
硫酸的危害性和預防措施
職業病危害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