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在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立過程中各部門經理主要工作任務有哪些?
答:1)、組織本部門人員進行環境因素和危險源的辨識評價工作;
2)、對本部門適用的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獲取和傳達工作;
3)、落實本部門的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
4)、組織本部門人員進行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培訓工作;
5)、負責組織對本部門相關文件的編制和管理工作;
6)、負責本部門所管轄區域內環境、安全管理責任;
7)、負責組織對本部門潛在突發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事件編制應急預案,并實施培訓和演練。
8)、負責對本部門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績效的日常監督、檢查;
7、編制環境管理體系文件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文件化是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特點之一,其重要意義在于:
①可以對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所有程序和規定在文件中固定下來;
②有助于組織活動的長期一致性和連貫性;
③有助于員工對全部體系的了解并明確自己的職責和責任;
④一份完整的管理文件可以作為體系審核評審和認證的基本證據;
⑤可以展示本組織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全貌。
8、請解釋環境管理體系中:環境方針——環境目標——環境指標之間的關系?
答:環境方針:一個組織對其全部環境績效的意圖與原則的陳述,它為建立組織的行為及環境目標、指標提供了一個框架。
環境目標:是一個組織依據其環境方針規定自己所要實現的總體環境目的,如何應予以量化。
環境指標:直接來自于環境目標,是為實現環境目標所需規定并滿足的具體環境績效要求,它們適用于組織或其局部,如何行應予以量化。
環境目標是依據環境方針制定的,是將環境方針具體化和量化。
環境指標:其直接來源于環境目標,是對環境目標的分解與量化。
通俗講,環境方針是宏觀的方向性的。目標、指標是具體的、量化的。如方針中強調改進工藝,環境目標則應具體體現哪項工藝需改進,環境指標則應反應工藝改進的具體步驟。
9、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初始評審工作的主要工作內容?
答:初始評審工作的主要工作內容:
1)辨識組織常規活動、非常規活動、所有進入作業場所人員的活動、所有作業場所內的設施存在的危險源及其風險并對風險進行評價確定風險級別。
2)辨識組織作業活動中存在的環境因素、確定環境影響并對環境因素進行評價確定重要環境因素。
3)、識別、獲取適用本組織的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法律、法規及其他相關要求;
4)、評價組織的現行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與相關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及其他相關要求的符合程度,找出主要違法、違規問題;
5)、評審現有的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組織機構、職責劃分的適宜性、有效性;
6)、對組織現行的各項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進行適用性評審;
10、環境因素識別過程關注的“三種時態”和“三種狀態”是什么?
答:“三種時態”是指:現在、過去和將來三種時間狀態;
“三種狀態”是指:正常、異常、緊急三種狀態;
11、環境因素主要帶來的環境影響類型有幾種?
答: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棄物處理、噪聲污染、能源和資源消耗幾種類型。
12、對本部門識別的危險源進行評價采用的評價標準是什么?
答:采用的是“LEC”法,即:作業環境危險性評價法。
13、被列為“勞動保護基本法”的是哪項法規?
答:勞動保護基本法是指《中華人民共合國勞動法》。
14、被列為“環境保護基本法”的是哪項法規?
答:環境保護基本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5、對本部門相關崗位人員進行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知識和崗位技能培訓可采取的主要培訓方式有哪些?
答:培訓方式有多種選擇:組織內部培訓、送員工進行外部培訓、要求員工自學、學術交流等。
消防管理程序
環境管理程序
勞務、工程分包供方控制程序
物資采購控制程序
信息交流與協商控制程序
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管理程序
安全、環保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我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發展狀況
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三同時”制度
我國主要職業安全健康國家標準目錄
不符合項和不符合報告
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方針
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基礎知識…
職業健康安全事故分類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