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安全技術措施
(一)爆破安全措施
1、裝藥前應檢查工作面頂板情況,撤出設備和工具。
2、放炮母線要妥善地掛在巷道側幫上,并且要和金屬物體、電纜、電線離開0.3M的距離。
3、必須在頂板完整,支護完好、避開電氣設備的安全地點裝配引藥。
4、經瓦斯員和放炮員檢查工作面20m范圍內的沼氣含量不超過規定方可放炮。
5、裝藥時,要細心地將藥卷裝到眼底,不得擦破藥卷,不得裝錯雷管段號,不得拉斷腳線,有水的炮眼、尤其是底眼,必須使用防水套或防水炸藥,以免受潮拒爆。
6、裝藥聯線后,應由放炮員與班組長進行技術檢查,并作好放炮前的安全布置,清點人數,并撤到警戒以外。
7、放炮后加強通風至少10—15分鐘等炮煙散后,放炮員率先進入工作面,并經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工作。
8、發現瞎炮應及時處理,如瞎炮是由聯線不良或錯聯所造成,則可重新聯線補爆。如不能補爆,則應在距離原炮眼0.3m處鉆一個平行的炮眼,重新裝藥放炮處理之,嚴禁手拉腳線掏挖瞎炮。
9、裝藥、聯線工作,放炮員還應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中對放炮工作的規定。
10、加強火工品管理,應做到雷管,炸藥分裝分運,領退手續齊全,井下存放要分別入箱上鎖。
六、頂板安全管理措施
1、保證所留設的頂煤厚度不底于0.6M
2、嚴格執行敲邦問頂制度。
3、嚴禁空頂作業,嚴禁在活煤、傘檐、片幫煤下作業、休息。
4、加強放炮前后檢查頂板,煤幫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安全生產。
七、支護安全技術措施
進行支護作業時,必須三人作業,一個觀察頂板,兩人進行支護,嚴禁單人進行支護作業。
八、工作面“一通三防”安全技術措施
(一)通風安全技術措施
1、加強通風管理,確保通風系統的穩定可靠。
2、局部通風機和風筒的安裝和使用符合《規程》第134條的規定,保證正常運轉不發生循環風。
3、局扇必須完好,要有消音罩,高壓部位(包括電纜接線盒)有襯墊(嚴密不漏風);離地高度大于0.3m。
4、有指定專人或兼職人員管理,嚴禁其他人隨意停開,并實行掛牌管理。
5、風筒百米漏風率符合要求。
6、風筒出口距工作面迎頭不超過20M。
7、風筒吊掛符合要求,加強風筒管理,破壞及時修補,防止微風作業。
8、因故發生無計劃停電停風時,應立即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并及時向調度匯報。
9、風突然發生局扇無計劃停電停風的掘進頭,班、隊長要立即撤出工作面人員,并安排專人警戒,禁止一切人員進入。
10、風流、風速、風量符合,《規程》要求。
(二)瓦斯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1、嚴格礦井瓦斯管理和檢查制度。
配備專職瓦檢員,對沼氣涌出量大,變化異常的工作面和容易超限、積聚的地點要認真細致的檢查,確認放炮地點附的20m風流中沼氣濃度低于1%時,方可放炮。
2、檢員每班檢查次數要符合《規程》規定。無空班、漏檢,假檢現象,不得虛報瓦斯。
3、臨時停風地點,要立即斷電撤人,設置棚欄,揭示警標,嚴禁人員進入。
4、使用合格的機電設備,防爆性能、指標符合《規程》。
5、嚴禁使用質量不符合要求和變質的爆破材料。
6、按規定使用、保管火工品,按規定處理瞎炮。
7、及時檢查電氣設備,度決失爆。
8、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度,嚴禁瓦斯超限放炮,炮眼內發現異狀,溫度驟高驟低,不顯著瓦斯涌出,煤巖松散,透老空等情況時,都不準裝藥放炮。
(三)防滅火安全技術措施
1、嚴禁攜帶火種下井。
2、井下嚴禁使用電爐,嚴禁使用電燈泡取暖。
3、嚴禁使用產生火焰的爆破器材和爆破工藝。
4、設備井進臨時消防材料庫。
5、所有井下工作都必須熟知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6、每一入井人員必須隨身攜帶自救器。
7、發現火災或自然預兆應立即向礦調度報告。
8、撲滅電氣火災必須首先切斷電源。
9、任何人發現工作面火災都應首先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直接滅火。
10、當工作面火災無法用直接滅火或直接滅火無效時,必須采取封閉措施。
(四)防治粉塵安全技術措施
1、建立完善的防塵灑水管路系統。
2、嚴格控制風速,防止煤塵飛揚。
3、定期沖刷積塵,井下巷道不得有厚度超過2cm、連續長度超過5m的煤塵堆積。
4、轉載點設噴霧灑水。
5、作業人員要搞好個體防護。
九、機電設備維護的安全技術措施
1、煤電鉆等手持式電氣設備,必須有良好的絕緣。
2、煤電鉆必須使用綜合保護,每班使用前進行一次跳閘試驗。
3、非機電人員不得擅自拆卸電氣設備。
4、井下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所有開關在切斷電源時,必須閉鎖,并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的標志牌,只有掛此牌的人方準取下此牌,恢復送電。
5、電纜懸掛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中有關規定。
6、電纜同電氣設備連接時,芯線必須碼好,并用壓線板或線鼻子連接,電纜續接時要用冷補膠冷補或用與電氣設備性能相箱的接線盒。
7、井下供電調和要做到“三無”、“四有”、“兩整齊”、“三全”、“三堅持”。
8、必須堅持周檢、旬檢等日常維護保養制度,使其保持完好,并達到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的相關規定。
十、局扇管理的安全技術措施
1、局扇由跟班檢修工負責管理,保持其正常運轉。
2、局扇及其啟動裝置必須設置在進風流中,吸風口距回風口距離不小于20M。
3、局扇與工作面所有電氣設備必須裝設風電閉鎖,一旦停風,必須立即自動切斷工作面電氣設備所有電源。
4、臨時停電檢修或交接班時,不得停風。
5、恢復通風時,必須預先檢查瓦斯,局扇及開關附近10m范圍內瓦斯濃度低于0.5%,方可啟動局扇,局扇啟動30分鐘后,必須檢查工作面及回風流中瓦斯濃度,當瓦斯濃度底于1%時,方可恢復工作。
十一、專業性較強的各種作業安全保證措施
(1)施工用電安全保證措施
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JGJ6-88 的規定執行。
臨時用電工程的安裝、維修和拆除,設專人管理,持證上崗,非專業人員不準進行操作。電氣設備和電氣線路必須絕緣良好,用電設備必須安全接地接零,場內架設的電力線路其懸掛高度及線距應符合安全規定,并應架在專用電桿上。變壓器必須設接地保護裝置,安護欄,設門加鎖,近旁懸掛“高壓危險”的警示牌。所有配電盤、配電柜要有絕緣墊,安裝漏電保護裝置,并上鎖。配電箱要能防火、防水,箱內不得存放雜物并設門加鎖,專人管理。移動的電氣設備的供電線,使用橡膠套電纜,穿過行車道時,套管埋地設置,破損電纜不得使用。
檢修電氣設備時要停電作業,電源箱或開關握柄要掛“有人操作,嚴禁合閘”的警示牌并設專人看管。嚴禁個人亂拉、亂接照明燈或其他電器。現場架設的電力線路,不得使用裸導線,臨時架設的線路,不得搭在鋼筋、模板和腳手架上,必須安設絕緣支承物。
(2)機械設備使用安全保證措施
各種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取得操作合格證,不準操作與證不相符的機械設備,不準將機械設備交給無本機操作證的人員操作,對機械設備操作人員要建立檔案,專人管理。操作人員必須按照本機說明規定,嚴格執行工作前的檢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觀察及工作后的檢查保養制度。駕駛室或操作室要保持整潔,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嚴禁酒后操作,嚴禁機械設備帶病運轉或超負荷運轉。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和維修時,機械設備停放在安全地點。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存放時,應選擇安全停放地點,并應明確規定指揮聯絡信號。機械設備在作業過程中,應派專人進行監督指揮,嚴禁盲目和違章操作,
以免造成機械損壞和人身傷害。定期組織機械設備安全大檢查,對檢查中查出的安全問題或隱患,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調查處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使用鋼絲繩的機械(如攪拌機、卷揚機),在運轉中嚴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觸鋼絲繩,用鋼絲繩拖、拉機械或重量物時,人員要遠離鋼絲繩。
(3)車輛運輸安全保證措施
定期進行施工安全知識的教育,不斷強化安全意識。
駕駛員必須遵守有關規定,無軌膠輪車在幾種特殊道路上行駛的安全要求:巷道岔路口,山下坡時,司機要集中注意力,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謹慎駕駛,安全行車。要注意車輛維修保養,剎車和方向要靈敏可靠,杜絕帶故障出車,不開快車,不準酒后開車,不準非駕駛員駕駛車輛。
十二、其它未盡事宜執行2001版的《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