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對氮氣窒息事故的認識及應采取的預防措施
通常情況下氮氣對人體無毒害作用。但由于不遵守操作規程,使氮氣泄漏,某些工作空間中氮氣濃度增高,氧濃度降低,容易使人窒息昏迷。
引發氮氣事故常有以下因素:
1.思想麻痹大意。認為工作空間較為敞開,氮氣會從敞口逸出室外,忽略了氮氣排放量的影響因素。當排放量很大時,會造成氮氣聚集使工作空間缺氧。
2.對氮氣的危險特性認識不夠深刻,存在僥幸心理。
3.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區域缺少安全警示標識,無關人員可能進入該區域。
4.盲目施工,會造成慘痛的局面。檢修前缺乏對工作現場做充分了解。
5.施工前,沒有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
6.不佩戴CO、O2檢測儀,不攜帶正壓式供氧儀,沒有采取安全措施,隨意進入富氮空間。
7.工具攜帶的方式有缺陷。
8.搶救人員既不明情況,又不采取自身防護,盲目進入富氮空間。
在生產過程中應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1.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加強崗位操作技能培訓,避免因誤操作導致設備損壞和管道閥門泄漏而引發事故;
2.對崗位工人進行安全知識教育,使其了解、掌握氮氣的理化性質、事故預防及應急措施;
3.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制定窒息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加強演練以提高崗位工人事故應急救援能力和救援水平,并根據工藝變化和人員變動適時進行修訂,使預案具有可操作性;
4.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場所懸掛安全警示標識,嚴禁無關人員進入該區域;
5.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場所,加設強制通風裝置,以減少氮氣聚集;
6.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
7.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場所中作業前,先制定完善的作業方案;并報備安全科室審核通過后再作業;
8.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場所中作業前,必須將待檢修設備與生產系統可靠隔絕,經強制置換并分析合格(氧含量>18%),落實好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作業。在不可能置換完全的情況下,作業人員必須使用正壓式氧氣呼吸器,正確攜帶CO、O2檢測儀,并設專人監護;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場所中,嚴禁佩戴過濾式呼吸器作業;
9.不得將純氮氣排放至通風不暢的空間;氮氣的生產、使用現場和操作室等要保持通風換氣良好,并定期分析周圍大氣的含氧量,保證其濃度不低于18%;
10.控制室操作人員要加強對壓力、流量等參數的監控,以便及時發現氮氣泄漏情況并及時得到有效控制。
低溫甲醇洗消耗偏高原因及解決措施
裝卸搬運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檢維修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蒸化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刷毛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整經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硝酸鈉使用注意事項
煤氣設備與管道附屬裝置安全
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要求
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注意事項及預防措施
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評價報告記錄
天然氣危險性分析
化驗室潛在安全隱患與防護措施
埋地燃氣管道的安全間距控制
危險源辨識及風險控制
重大危險源辨識、評價及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