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采油集輸流程的投產和管理
(1)采油集輸流程中容器和設備的投產。油氣和設備投產前,應指定詳細的投產方案,要有周密的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投產前的準備和啟動投產,必須執行規定的操作規程。
(2)輸油管道的試運和投產
①管道投產前必須掃凈管道內雜物、泥沙等殘留物,保證流程暢通。
②管道試壓。使用規定的介質(液體或氣體),按設計規定的試驗壓力和有關技術標準,對管線進行系統強度試壓。
通常以水為介質進行強度試壓,緩慢升壓,當達到要求的壓力時穩壓10min,無泄露、目測無變形為合格。需要做滲水實驗時,試驗壓力為設計要求的壓力時,滲水量應不大于允許值。氣壓試驗時,壓力應逐漸提高,達到試驗壓力后,穩壓5min,無泄漏且測無變形為合格。強度試驗合格后,降至設計壓力,無泄漏,穩壓30min,壓力不降為合格。真空系統在嚴密性試驗合格后,在聯動試運轉時,還應以設計壓力進行真空度試驗,持續時間為24h,增壓率不大于5%為合格。
③投油。管道輸送的原油,其凝固點高于管道周圍土壤溫度時,投油前應用熱水預熱方式提高土壤溫度,防止原油在管道中凝固凍堵。
a.熱水出站溫度,應根據原油性質和管道防腐保溫材料的耐熱程度及工藝要求確定。
b.短距離管道可采取單相預熱,長距離管道可采用正反輸交替輸送熱水預熱。熱水量應不少于預熱管道容量的1.5倍。
c.投油前,管道末端進站水頭溫度必須高于原油凝固點溫度3~5℃。
d.投油時要增大油流量,一般應大于預熱水量的1倍。投油后無特殊情況,在穩定的溫度場還沒有建立起來之前,一般不準停輸。
(3)外輸工藝流程的操作與安全技術
①原油外輸工藝流程的操作,由調度統一指揮,除特殊情況(如發生火災、爆炸、凝管等重大事故)外,任何人不得擅自操作外輸工藝流程。
②流程操作,遵循“先開后關”的原則。具有高低壓部位的流程,開始操作時,必須先倒通低壓部位,后倒通高壓部位;關閉時,必須先關閉高壓部位,后關閉低壓部位。
③管線運行時如發生通訊中斷,應迅速恢復通訊。保持流程正常運行。
④防止超壓的泄壓裝置必須保持完好,長期投入使用。
⑤在輸油管道上進行科研實驗時,實驗方案應通過有關工程技術部門論證,主管負責人批準后,在專業人員指導下方可進行。
⑥正常操作時必須嚴格執行規定的操作規程。
⑦對停用時間較長的管道,必須采取置換、掃線、活動管線等措施,保持管道暢通。
低溫甲醇洗消耗偏高原因及解決措施
裝卸搬運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檢維修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蒸化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刷毛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整經作業安全風險告知卡
硝酸鈉使用注意事項
煤氣設備與管道附屬裝置安全
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要求
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注意事項及預防措施
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評價報告記錄
天然氣危險性分析
化驗室潛在安全隱患與防護措施
埋地燃氣管道的安全間距控制
危險源辨識及風險控制
重大危險源辨識、評價及監控